年輕人以進廠“為恥”,製造業何去何從?

當下,製造業面臨多重挑戰,而用工荒也是其中之一。每年,關於工廠招工難的消息,總會時不時的出現,不少工廠老闆抱怨,給的工資也不低了,可是卻招不到人,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了?

過去,不少人以進廠上班為榮,為了得到一個工位,不惜託關係,求人情。現在呢,很少有年輕人想進廠上班,當工人了,時代的發展,為年輕人創造了更多的崗位,擇業的多樣性,導致工廠招不到人,這也是製造業用工荒背後的主因之一。

不僅是招不到人,甚至有大量年輕人“逃離”工廠,而作為實業家的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也揭開了工廠現狀,甚至還也直言不諱表示,年輕人以進廠“為恥”。

年輕人以進廠“為恥”,製造業何去何從?

曹德旺表示:“現在的年輕人以進工廠為恥,我們上一輩人以進工廠為榮。年輕人寧願送外賣、送快遞,也不願意進工廠,互聯網公司招大學生,兩三千塊錢都願意進,福耀開四五千的工資都招不到人。”

另外,曹德旺還認為,當下年輕人寧願去做物業保安,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去工廠了,這是目前國內製造業的困境。在曹德旺看來,“絕不能丟掉製造業”!眾所周知,福耀玻璃在美國也建廠,而在美國剛建廠時,就給曹德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他發現,願意在工廠工作的美國人都是老年人,基本沒有年輕人。美國的年輕人都願意棲身於華爾街和硅谷。我們公司這些年來在美國組織過很多次招聘,基本招不到年輕人。有人說,給出的工資低,美國人看不上,其實完全不是,企業給員工開出的工資收入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但是,還是招不到年輕人。

不得不說,年輕人不願進廠,已經成為了一個普遍現象。中國的人口已經破14億了,按理說,製造業並不會缺少勞動力,可是,由於年輕人思想的轉變,導致對工廠的工作反感,寧願送外賣、當保安,都覺得比在工廠舒服。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少人和曹德旺一樣,也對製造業的未來感到擔憂。眾所周知,製造業也是一大重要的產業,製造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少不了大量的勞動力來作為支撐,一旦製造業失去了勞動力,面臨的局面,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現在進入工廠的人,很多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而他們總有一天會面臨退休。而到時候,如果還沒有年輕人願意進廠上班的話,這意味著,工廠缺少勞動力了,無法注入新鮮血液,又將如何保證良好的運行了,所以,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深思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年輕人為何不願進廠呢?曾幾何時,工廠,也是眾多年輕男女實現夢想的地方,他們在流水線上揮灑青春和汗水,賺取報酬,改變了生活。可是,如今,很多年輕人即使沒有工作,也不願意進廠,他們到底是怎麼想的呢?無非是這三大原因。

年輕人以進廠“為恥”,製造業何去何從?

第一,年輕人不願吃苦。在工廠上班,如果你沒有學歷,沒有背景,沒有技術,或許只能從流水線的工人做起。而對於在工廠上班,相對來說比較枯燥乏味,每天機械重複著工作,偶爾也會做些體力活,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同時,很多年輕人也是獨生子女,他們不能吃苦,也不願吃苦。

所以,在工廠,高強度的工作,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在工廠上班,或許是可以拿到高薪的,但是常常需要加班,並且沒有雙休,常常是“三點一線”,工廠、食堂、宿舍,這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也是無法接受的。

總而言之,工廠,不再是很多年輕人擇業的首選了,即使工廠門檻低,年輕人也“不屑一顧”。正因如此,很多工廠即使給出高薪誘惑,依舊是無法吸引年輕人,從而導致招工難,和用工荒了。

第二,進廠上班的年輕人,會被貼上標籤。其實,進廠上班,和從事其他的職業一樣,只是一份平凡的工作而已,但是總是會被人用“有色眼鏡”來看到。一旦一個人進廠了,就會被外人認為沒人學歷,沒有出息,也沒有前途。

這些標籤,讓年輕人也非常反感進廠了,畢竟,誰願意被人看扁呢?很多年輕人,都心氣高,而且虛榮,好面子,他們肯定也不希望被人看輕,所以,不願意進廠上班了,為了改變外界多自己的看法,年輕人會選擇從事一些聽起來很體面的工作。

年輕人可能會選擇從事銷售、文職等類型的工作,或許這些工作的工資,並沒有在工廠那麼高,但是相對來說,不僅體面,而且輕鬆。正因如此,年輕人不願再像父輩們那樣在工廠埋頭苦幹。

第三,有了錢,輸了健康。剛才也提到了,在工廠上班,工作強度比較大,所以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另外,很多工廠都是有夜班制度的,而很多年輕人並不能接受夜班制度。雖說,年輕人還年輕,身體也不錯,可是,誰願意拿身體來賭明天呢?

年輕人以進廠“為恥”,製造業何去何從?


工廠的倒班制度,很容易“掏空”年輕人的身體,因此,不到萬不得已,估計沒人願意拿自己的身體來賭明天了。所以,不能為了錢,而輸了健康,在這樣的想法之下,年輕人也就不願意進廠了。

綜上所述,近幾年,不少製造業工廠面臨的"用工荒"令人矚目,年輕人不進廠,導致製造業後備力量缺乏,從而導致退休年齡段集中,技能傳承、技術工人斷檔風險日趨嚴重。隨著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對於高技術人才也是求賢若渴,但是,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因此,年輕人不願進廠,到底是他們人生觀、價值觀的改變?還是市場經濟環境下多變的就業趨勢所致?對此,你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