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建筑师妈妈的“自救”之旅

斜杠青年、兼职讲师、童书妈妈、阅读达人,标签等身的高超,同时也是一名有着10年工作阅历的建筑设计师。在拓展副业之前,跟多数设计师一样,高超时常会感到一种无力感。

这份无力感,压在新进宝妈的身上,格外强烈。

2015年,设计行业下行,重返工作岗位的高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机缘巧合又仿佛命中注定,她开启了自己的副业之旅,更是一场“自救”之旅。高超找回了自己。


01

尝试突破

大学毕业之后,高超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从私企到外企,她换过几家公司,体验了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企业文化。几年下来,工作虽忙碌,但很充实。

2015年,女儿2岁。经历过怀孕、哺乳的低迷期,高超觉得,自己总算“熬”出头了。带着重返职场的兴奋劲儿,她计划着如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迎难而上,实现自我。

现实总让人措手不及。2014年,房地产市场下滑,全国主要城市房价出现集体下跌。作为下游行业,建筑设计行业也受到较大影响。为了活下去,不少设计企业纷纷降薪裁员。这一行业现象,一直延续到2015年。

高超的薪资,也开始变得不稳定。

“就算继续努力,对于我来说,收入的天花板也可以预见。那个时候,我开始不安,而加班的强度依然很大,经常早出晚归。一周下来,跟女儿打不到一个照面。有一次,她发高烧在医院输液,我还是只能在单位加班。”高超告诉「计成」。

工作和家庭的矛盾,行业和薪资的起伏,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高超想要求变的心态,越来越强烈。


一位建筑师妈妈的“自救”之旅

△ 高超和女儿

“那个时候,我对继续奋斗的意义十分迷惘,感觉自己陷入了恶性循环。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尤其是妈妈们有过类似的感受,除了困惑和迷茫,也许我们都应该做出一点行动。我是一个不甘心被动接受的人,越是如此,我越是对掌控自己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往。”

高超决定“自救”。但是在最初,她对于自己能做什么完全没有方向,因为被“困”在建筑设计的圈子太久,外面的世界于她而言,充满了陌生。“那就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开始吧。”高超说。

第一个改变是阅读。无论工作多忙,高超都坚持在上下班的路上看书、听书。有什么想法和灵感她就赶紧写下来。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

世界领导力大师约翰·麦斯威尔讲过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家门口有一棵很大很粗壮的树,他很想把这棵树砍倒,但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他决定,每天只砍五斧子。

刚开始砍的时候,这五斧子对这棵树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变化。第二天、第三天也是,但他坚持砍了下去,不多不少,每天利用闲暇时间砍五下。终于有一天,大树被他砍到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高超深受启发:目标专注,小步迭代。

樵夫为了维持生计有很多事情要做,高超同样如此。需要工作,确保稳定的收入;需要照顾小孩,兼顾家庭;还有生活中很多琐碎的事情,但依然会坚持,每天“砍树”。

后来,为了能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提高自我,高超决定换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让自己拥有正常的作息生活。“真正换的时候,还是有一些迟疑,因为接受这样的机会,大概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在本职行业的更好的发展。”高超说。

换工作之后,高超像是推开了一扇门,门的外面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不再被没日没夜的加班所牵制,她有更多的空闲时间。那段时间,她阅读了很多书籍,听了不少优质的线上课程,也加入当下很火的成长社群。

除了输入,高超也开始尝试输出,这是她的第二次自我突破。

高超注册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工作之余,她会在公众号写些个人成长类的文章。作为与外部多元世界链接的通道,通过公众号,高超认识了不少有同样经历的建筑师妈妈。


02

副业变现

一级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考试——建筑师心中的一座大山,高超在28岁时就通过了这门考试,并且是以85分的高分,通过了被称为魔鬼轮回的大设计作图。


原本,一场执业考试而已,高超也没有多想。除了找工作的时候会有加分,她并不清楚这个考试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2016年底,有一次我收拾自己的书柜,看到自己当初备考时做的一套套图纸,看着那些已经被我研究透彻的内容,心想,如果让我去辅导别人作图考试,应该能够提高他们的考试通过率。”高超告诉「计成」。

一位建筑师妈妈的“自救”之旅

△ 备考“一注”考试时,高超画的图纸


联想到自己过去学过的那些微课,高超有了一个想法。她打算把自己的考试经验和复习方法,做成一套微课,提供给更多的朋友。

2017年春节假期,除了过年那几天,剩余的时间,高超将自己“关”在家里,为接下来的课程开发作准备。她开始了第三次自我突破。

构思、定价、推广、运营,高超专门写了一篇课程介绍文案,发在自己的公众号,并且请同学、同事们帮忙转发。大家都很热心,文章阅读量很快就破了3000。短短几天,高超就招满了第一期的100多个学员。

“要说顾虑和疑问也是有的,比如有一些比较保守的朋友好心劝我说,你到底行不行,是不是今年先在小范围试试,明年再开始,别搞砸了。但我觉得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如果你觉得要等到自己比较牛逼了再开始,可能就有点晚了。”

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高超一点点做,边做边摸索。在离第一次课程尝试间隔大半年后,她又开始为第二年推出的更新版课程作准备。

工作之余做副业,除了满足赚取“外快”的需要,其实更有意义的是,它有可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而这些人脉和资源又能触发更多的可能。

因为第一期课程口碑较好,高超的第二期课程,基本都是第一期老学员介绍过来的。有了这些基础,更多的机会也渐渐向她靠近。

比如,高超会帮助一些相似领域的老师定制课程内容,再后来,“就会有建筑行业的垂直APP平台来主动谈合作了。”不到两年,高超就从一个副业小白实现了30万的工作外收入。

“大家好,我是高小迷(高超微信名),一个4岁宝宝的妈妈。熟悉我的朋友称呼我为高老师,或者小迷。”现在,高超经常以这样的开场白给她的学员上课,或是在一些平台上分享她的个人经历和副业经验。

从身边能做的一件小事做起,不断地自我挖掘,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喜好,将它通过自己的资源链与社会需求变现,最后再从中总结出一套具有个人特色的副业运作模式。关键,它可以转移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03

知行合一

介于工作属性,建筑师妈妈是个比较特别的群体。大部分妈妈或许会因为工作而自豪,但面临工作和生活权衡的时候,她们也会更加迷茫。高小迷也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

短期来看,副业、工作与育儿是很难平衡的,但从长期来看,就不同了。

四象限法则,时间管理理论的重要观念。它将一天的事件按照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来分类,帮助人们理清现阶段什么才是需要最先做的事情;将它放大到一年、三年甚至五年计划上,知道自己当下无法做的事,被自己安排到什么时间去做了,或许就不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了。

“比如我今年上半年的重点是小孩教育,所以副业推进减少,只做了一些小常识、新版块内容的积累,但这个准备可以帮助我下半年的切换。”高超说。

这可能是职场妈妈发展副业或者个人精进的一个思路。后来,高超创建了自己的社群——建筑师妈妈向前冲。帮助很多人的同时,也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

因为考试是一年一次,课程也不会持续的开,高超又开始了其它方面的探索和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她做过很多尝试:亲子教育、童书、副业发展咨询、知识管理服务、书评讲书稿、跨境电商等。

“但都不成气候,其实这些都是自己摸索的一些过程。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聚焦,我当时因为没有想清楚,其实走了很多弯路,不过这也是连点成线的过程。”

经过不断地自我剖析,自我定位和重新挖掘,最终高超找到了让自己特别心动且知行合一的那个点。

一位建筑师妈妈的“自救”之旅

△ 高超的学习笔记


知识体系建筑师——人生发展知识版图的“策划、设计构建、行动、管理”,以知识管理和学习力为基础,实现个人成长与价值变现。不同于仅仅关注学习力,高超希望从个人挖掘层面明确自己更应该学什么,到实现学习内容的价值变现的完整体系。

她表示,这是当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变。”


两年前的高超,整日忙碌,却异常迷茫,天天都在想着如何“自救”。现在的高超,依旧忙碌,但已不再迷茫。她清楚自己的下一步,每天在多个身份多项任务中自由切换,忙而不乱。

人处于一种迷失、混乱的状态时,很难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但大多数人,潜意识里都很期望“选择自己”。当我们理顺之后,一步步去行动,再给予一定的时间、足够的耐心,终究会离自己所期待的越来越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