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距離比冥王星還遠的“第九”行星

太陽系的八個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24日投票決定,不再將傳統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視為行星,而將其列入“矮行星”。許多人感到不解,為什麼從兒時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陽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義,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級”?

新的天文發現不斷使“九大行星”的傳統觀念受到質疑。天文學家先後發現冥王星與太陽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處。冥王星所處的軌道在海王星之外,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20世紀90年代以來,天文學家發現柯伊伯帶有更多圍繞太陽運行的大天體。比如,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發現的“2003UB313”,就是一個直徑和質量都超過冥王星的天體。布朗等人的發現使傳統行星定義遭遇巨大挑戰。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的新行星定義,意在彌合傳統的行星概念與新發現的差距。大會通過的決議規定,“行星”指的是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在太陽系傳統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這些要求。冥王星由於其軌道與海王星的軌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義,因此被自動降級為“矮行星”

據報道,太陽系外圍可能隱藏有一個尚未被發現的世界。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捉摸的太陽系第九顆行星,但一項新研究可能最終證明,這一神秘世界是真實存在的。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一顆遙遠的岩石天體,他們認為該天體被一顆尚未發現行星的吸引力吸引到一條“特別的軌道”。他們表示,這一發現支持了一種越來越有說服力的觀點,即所謂的“第九顆行星”是存在的。第九顆行星是由加州理工學院專家在2016年首先“推測”出來的,當時,他們發現太陽系邊緣一組冰冷天體的軌道是傾斜的。

  他們稱這些冰冷天體——所謂的“海王星外天體”的軌道,因太陽系中第九顆行星的引力而傾斜了。這些天體軌道為橢圓形,指向同一個方向,與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平面相比,傾斜了30度。雖然第九顆行星從未被發現,包括NASA科學家在內的許多天文學家,已經發表多篇支持這一理論的論文。在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密歇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描述了他們在2014年發現的一個遙遠的天體,大小與矮行星相當。

被稱作“2015 BP519”的這顆岩石天體,引起該團隊的興趣,因為其軌道與太陽系內大多數天體圍繞太陽旋轉的平面有異乎尋常的傾角。

  他們利用太陽系計算機模擬系統研究了其奇怪的軌道是如何形成的。模擬顯示,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不會使2015 BP519以這樣的軌道旋轉。當研究人員在模擬系統中加入符合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提出特徵的第九顆行星後,模擬“重現”了2015 BP519目前的軌道。

  論文聯合作者、密歇根大學天文學家大衛·格迪斯向Quanta表示,“這不能證明第九顆行星的存在,但我可以這樣認為,2015 BP519在太陽系的存在,支持了第九顆行星存在的理論。”

  雖然天文學家仍然在利用望遠鏡尋找第九顆行星的蹤跡,但這項研究增加了第九顆行星存在的證據。2017年10月,NASA加入了有關第九顆行星是否存在的討論,稱5個不同的證據都指向第九顆行星是存在的。NASA稱,假設第九顆行星不存在,帶來的問題比解決的還要多。

  加州理工學院行星天體物理學家康斯坦丁·貝蒂金——其研究團隊接近找到第九顆行星——表示,“目前有5個不同的觀察證據都證明第九顆行星是存在的。如果你假設第九顆行星是不存在的,這一假設帶來的新問題比它能解決的問題還要多。突然之間我們就有了5個難題,必須提出5種不同理論來解釋它們。”

  目前,研究人員在利用夏威夷的斯巴魯望遠鏡進行觀察,希望能發現第九顆行星,並希望能揭示有關其起源的秘密。2016年,貝蒂金髮表了一篇論文,對柯伊伯帶6個天體的軌道進行了研究。他的研究發現,這些天體的橢圓形軌道指向相同的方向,與八大行星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面之間的傾角為30度。貝蒂金隨後進行的一系列研究,都表明第九顆行星是存在的。

太陽系中距離比冥王星還遠的“第九”行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