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原文來自Harvard Business Review,作者Tom Linton;Bindiya Vakil

原文鏈接:https://hbr.org/2020/03/coronavirus-is-proving-that-we-need-more-resilient-supply-chains

各國政府和衛生保健機構正在努力阻止新冠肺炎的傳播,治療感染者,十幾個行業的製造商也正在努力應對該流行病對公司供應鏈的影響

不幸的是,許多公司正面臨著供應危機,這源於其採購策略的弱點,而這些弱點本可以在幾年前就得到糾正。

據供應鏈圖析和風險監控公司Resilinc發佈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這場危機的嚴重程度。該數據顯示了位於中國隔離區、韓國和意大利的工業區數量,以及來自中國隔離地區的商品數量。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又一次慘痛的教訓

2011年3月,日本福島發生地震及海嘯後,許多跨國公司都從其供應鏈中隱藏的弱點吸取了慘痛的教訓。這些弱點曾導致了收入損失,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導致了市值下跌。

儘管大多數公司可以快速評估福島災難對其直接供應商的影響,但他們對災區二級、三級供應商受到的影響視而不見

差不多九年過去了,如今世界各地的公司開始爭先恐後地確認哪些“隱形”低層供應商(沒有與他們直接交易的供應商)位於中國受影響地區。他們必須重新學習福島的教訓

許多公司後悔自己依賴單一直接供應商。每個供應鏈經理都清楚單一採購的風險,但是為了確保供應或控制成本,他們還是會這樣做。通常,他們的選項很有限,而且這些選項都在中國。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在許多情況下,當前的供應鏈危機都根植於上游的決策。例如,從單一供應商或單一地區採購對多個行業至關重要的通用塑料樹脂。這樣的決策在供應鏈中層層疊加,甚至影響了那些直接原材料不來自中國但供應商來自中國的產品。

風險管理原則至少要應用於公司的一級和二級供應鏈。二級以下的供應鏈環節至少應瞭解風險。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某些情況下,零件或材料無法找到多個供應源。例如,供應商擁有獨特的知識產權;需求數量不足以讓兩個供應源並行;或根本沒有多個供應源。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需要用新的供應源和方法補充其傳統的採購路徑,以瞭解和減輕他們承擔的風險。

監控和圖析

公司應該對全球供應商進行24小時的監控。人工智能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新技術,使監控供應商的成本可負擔、操作可執行。就像我們開車一定會買車險一樣,我們必須要了解那些會在未來帶來混亂的新聞,才能夠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運營遍佈全球的供應鏈。

一些公司(例如通用汽車)不僅做到了實時監控,而且花了很多年時間繪製其供應鏈地圖。圖析使得供應商們瞭解了他們的全球站點和分包商,也瞭解了零件的來源或通過的站點。

供應鏈中斷時,投資於上述措施的公司將從中受益,因為他們能夠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內確定未來幾天、幾周或幾個月內供應鏈將受到的影響。

當公司對中斷的源頭和受影響的產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時,他們就有時間立即執行迴避和緩解策略,例如通過提供替代品折扣、購買庫存、在備用地點預訂產能、控制庫存分配等控制需求。

當然,以這種積極主動的方式需要付出代價。例如,多來源採購要求合格的供應商和不同國家/地區的工廠。但是,通常可以通過減少分配給成本較高的供應商和國家/地區的業務份額來抵消這些成本。

能夠在供應商、工廠和國家之間快速轉移生產的優勢,將提供足夠的投資回報,以證明這些成本是合理的。

在過去的十年中,圖析和監控的成本有所下降。減少對庫存、人工流程和人員的依賴而節約的成本,以及一條快速、靈敏、靈活的供應鏈可以抵消這項投入。儘管每隔幾週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供應鏈仍然可以運營。

在2020年1月,對供應鏈進行了圖析的公司已經確認哪些零件和原材料來自武漢和湖北其他地區,因此,他們可以繞過瘋狂尋求信息的環節快速跟蹤響應

新冠病毒的流行再次告訴我們:一個可靠的、可圖析次級供應商的監控系統,對於當今供應鏈和採購行業必不可少。

疫情之下學到的一課:提高供應鏈彈性,監控次級供應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