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停課不停學”期間的“語文教師”(原創)


假如,我是“停課不停學”期間的“語文教師”(原創)


假如,我是“停課不停學”期間的“語文教師”(原創)

隨著疫情形勢的不斷向好,青海等省市已經拉開了開學的序幕;但全國還有不少的省市達不到教育部所提出的“三不”開學標準,網課學習的故事還在繼續。

前不久,我遇到了一位同事的愛人,她從事的是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就談到了上網課的尷尬。她說:“很多孩子根本不會,她自己也是在摸索,每天通過扣扣上課,批閱作業也不好使。”我半開玩笑說,語文課好上一些,讓他們背背書、寫寫字、讀讀課外書就行了;數學課要難上一些。因為我們是農村學校,農村學生基本上沒有電腦,低年級的學生上課都是用父母的手機(大多數家庭為了控制孩子玩手機,都是用的老人機);有的家長外出過後,還要專門為孩子購買一部手機來上網課。昨天在學校工作群收到區委區政府發來的專門通知:“……著力解決中小學線上教學全覆蓋(不漏1人)和最後一公里問題……”,估計有個別的偏僻地方沒有網絡。



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很多上了年紀的教師學會了用扣事、釘釘上課,甚至直播、在線編輯登記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練就了一些原來不會的本領。我就是其中之一,學會了扣扣直播上課,用釘釘發佈公告等等。特別是聯繫到和前面所提及的小學生語文網課聯繫起來,我有一些自己膚淺的看法和不成熟的觀點。在疫情期間,語文課是不是每天都要教師直播(有些學校可能領導要求必須上),語文作為一個主幹學科,每天都會有相應的教學任務,字詞句篇、古文現代文、閱讀作文等,弄得教師手忙腳亂,又因講的時間太長,口乾舌燥;抑或教師準備或下載好微課視頻或課件,上傳讓學生觀看,效果不見得好。與其教師每天講,不如讓學生自己閱讀、記誦和和練習為佳。

大家知曉,語文是基礎學科,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學科,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語文沒有學好,一是現階段對學生的最直接的影響是升學考試;二是說長一點,對他們未來走入社會工作也有影響,且影響是一生的。從某種程度而言學好語文是終生受用。又尤其是高考改革過後,有人說,得語文者得天下;我也很贊同這種說法。經過平時我觀察和曾任班主任時的體會,一般成績不好的學生,語文閱讀能力較差。我教學歷史時,課本上的一句話,讀得吞吞吐吐,讀半天記不住,更不說理解了。在做材料分析題,找不到關鍵詞(中心詞),或關鍵句子;更別說理科大段大段的文字,學生一看到腦殼就疼,那就別奢望學生去解答題目要求了。現在學生的書寫真糟糕,有的學生的字戴上眼鏡都難辨認,還真有點神仙都不認得的感覺。寫個作文不是從手機百度,就是編造無色無味的故事。有時候教師們開玩笑:“說是語文老師的事”。其他學科的老師把責任推卸給語文老師,說是“語文老師沒教好”,語文老師似乎有一種被冤枉的感覺;其實每一位老師都有責任培養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學生的家長,更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課外書的良好習慣。



假如,我是“停課不停學”期間的“語文教師”(原創)


今天,我突發奇想,腦子裡蹦出一個“膽大包天”的想法:在疫情“停課不停學”期間,我想當一回網課(農村)“語文老師”的想法,語文課這樣來上好不好?

假如我是一名語文老師,在上課時不採取每天直播的方式,也不下載什麼微課,頂多一週搞一二次直播(主講寫字和寫作)。第一天上課前開門見山,直接佈置任務,直接把任務佈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家長配合監督,讓學生每天獨立去完成,其目的是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自由分配讀課外書,二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將採取“五字教學法”上網課,即“讀、背、寫、看、講”。

讀。一是讀教科書課本,二是讀課外書。

如果課本已下發到學生手裡,一是要求學生在一週之內把課文通讀一遍,就像閱讀課外書一樣;二是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我會把小學各年級或初中階段(課標應該有具體書名)要求閱讀的課外書目錄放到學生群和家長群裡,提前跟家長溝通和交流,吩咐家長自己在噹噹網或京東網或其它網站,新華書店也行,去購買至三五本,趁未正式開學之際,抓緊時間讀幾本課外書。因為開學後,各學科任務比較重,作業多,真正學生讀課外書的機會很少。如果明白閱讀重要性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會專門安排時間讓學生閱讀。這肯定是個好事。所以,這段時間絕對是讀書的好時機。不知很多家長和同學抓住這個機會沒有?我是這樣想的。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這足以說明閱讀的重要性。

讓學生多閱讀絕對是什好事,會讓他終生受益。故我把“讀”放在首位。



背。一是背本學期要求背的課文和詩詞;二是背小學階段或初中階段要求記誦的古詩詞。告訴學生,早上是記憶詩詞最好的記憶時光,要求早上起來大聲地念讀,當然還有下午。



寫。寫包括寫小字、默寫、寫好詞佳句、寫批註、寫作文。每天要求學生練習寫一篇正正規規的小字,書寫的來源就是教科書的字詞;默寫就是本學期教科書上的詩詞;寫好詞佳句,是指在閱讀課外書時把好的詞句寫在專門的好詞佳句本上,以便查閱;寫批註,是在閱讀課外書時,可以在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地方批註自己的感想;寫作,就是要求每週寫一篇像樣的較高質量的週記,題材不固定,自己選擇。我可以建議建議記疫情下的所見所聞,特別是那些抗疫一線的“最可愛的人”。



看。就是每天看新聞30分,或者晚間新聞。讓學生每天關注實事。一方面拓展視野,二是關心國家大事,三是從小培養社會公民的最基本的責任感。



講。每天晚上睡覺前跟家人講三分鐘的故事。講自己當天的閱讀的課外片段、學習心得、看新聞的感受也行。這個任務交給家長,每天由家長來監督完成。一是增加父母與孩子的親合力,二是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假如,我是“停課不停學”期間的“語文教師”(原創)


根據實際情況,每週安排一節課練習寫小字的直播講解課,或者從網上下載一個關於練習寫小字的微課也行。我會專門地講解書寫,即講如何練習寫小字的方法,以加強學生書寫練習。還有就是安排一節專門的習作講解直播課,專門講解如何寫好習作的一些訓練方法。

上面“讀、背、寫、看和講”的五個要求和任務,提前用電子檔的形式列成條發佈在家長(學生班級)群的公告欄裡,我還會單獨發給每位家長,一來可以單獨交流,二來避免個別上了年紀的家長不經常關注班級群,遺漏了告知學生無法完成學習任務。

當然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說功夫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行,需要我們長期的堅持和培養。

我在此特作聲明,愚人撰寫本拙文,別無它意,只是一念之想,更無一丁點詆譭和貶低語文教師之意。權當自樂和練筆。如果您是一名語文教師看到此篇拙文後,請您立即關閉瀏覽器,更請您高風亮節。愚人知道全國有千千萬萬的語文教師,你們是教師行業中知識最淵博,度量海無邊的佼佼者。謝謝,您的海量和包涵!

(烏江撰寫於2020年3月12日晚8點至10點於火,3月13日上午修改,3月14日中午再修改)


假如,我是“停課不停學”期間的“語文教師”(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