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似錦的吃相

房似錦的“吃相”

陳魯民 陳魯民自由談 今天

房似錦的吃相


房似錦的“吃相”

時下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安家》裡有個房店長,芳名房似錦,在上海乾房屋中介,模樣不錯,人也聰明,業務能力超強。可就是吃飯時全然沒有一點矜持,本是個未出嫁的姑娘,吃起飯來卻狼吞虎嚥,如同饕餮,一個大包子兩口吃完,一份豆漿一口氣喝淨,吃起麵條呼呼作響,真是酣暢淋漓,大快朵頤,可就是吃相太難看。究其原因,是因為她出身農村貧窮家庭,從小餓怕了,養成了不雅的吃飯習慣。

人的素質體現在方方面面,吃相即是其中之一,因吃相不雅而被認為素質不高,從邏輯上來說,也是成立的。我有個朋友,第一次去準岳母家吃飯,就因吃相差,吧唧嘴,被老太太一票否決。幸虧姑娘意志堅定,看中他的才華人品,死活要嫁他,家裡實在拗不過,只好同意了這門親事。就是到現在,結婚快十年了,孩子都上學了,他每次去岳母家吃飯,還像受罪一樣,拘束謹慎,生怕老人家挑理,小心翼翼吃個半飽,回來還得再吃。

作為文明禮儀之邦,國人歷來講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尤以“美食家”孔子為典型,他老人家不僅“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而且還要“食不語”,“割不正不食”,吃飯還得聽《韶樂》助興。不過,一般百姓,引車販漿者流,江湖好漢們可就沒這些窮講究了,他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吆三喝四,划拳行令,只圖吃個痛快,一醉方休。這種吃相在過去曾被稱為豪爽、過癮,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則被視為粗野、沒教養,時常為人詬病。

如果說在自家吃飯,吃相差點也就罷了,可要出門在外,吃相差就丟人了。如今,走出國門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花錢大方,類似“散財童子”,給老外送了不少銀子,可是,中國遊客卻名聲不咋樣,甚至被有些酒店、飯店拒之門外,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吃相太差。或吃飯時大喊大叫,影響他人;或盤子盛得太多,吃不完隨意浪費;或吃得杯盤狼藉,不講衛生;或狼吞虎嚥,狀如餓狼;或連吃帶拿,佔小便宜等。屢屢被外國媒體諷刺,說有些中國遊客好像幾輩子沒吃過飽飯似的。

平心而論,咱們真正吃飽飯也就是這三十多年光景,過去確實是經常餓肚子了,飯菜一上桌,便風捲殘雲,一掃而光,先填飽肚子再說,誰吃慢了就吃不飽,哪還顧得上講究吃相。每在電影上看到外國人吃飯時還要系餐巾,鋪桌布,刀、叉子、勺子排列整齊,細嚼慢嚥,寂靜無聲,咱們不知那叫吃相優雅,文明表現,反說那是豬鼻子插大蔥——裝蒜。

房似錦的吃相


老祖宗說“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儀”,早已富起來的國人也該講究吃相了,譬如,吃飯不要大聲喧譁,不要暴食暴飲,不要隨意浪費,不要狼吞虎嚥,不要亂耍酒瘋,不要踢桌打椅……做到安靜就餐,文雅吃飯,循規蹈矩,彬彬有禮。果如是,哪怕你點的就是豆腐白菜、粗茶淡飯,在人們眼裡,也是氣質優雅的謙謙君子;反之,你就是要了滿桌山珍海味,也不過是有幾個糟錢的土財主、暴發戶形象,連端盤子的侍者都看不起:瞧那吃相!

現在,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咱們不妨也辦個吃相培訓班,那些想提高品位的人,想甩掉土豪帽子的人,想與國際接軌的人,想嫁入豪門的人,都歡迎來此深造,一定會學有所得。尤其是像房店長這樣吃相不雅的人,要趕緊惡補,否則,在大上海混世界,僅這一點露怯,就會被人小瞧,甚至影響生意,那可就是大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