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典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清風典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譯文】

孔子說公治長,“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曾被關在監獄之中,但不是他的罪過”。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楊伯峻《論語譯註》

【小識】

“異人”公冶長

說到這一章,論者大都會提及皇侃《論語義疏》引《論釋》中的故事:公冶長從衛國返回魯國時,剛到兩國邊界,就聽見幾只鳥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不一會兒,就見一位老婆婆在路上哭。老婆婆說她兒子前日出門,至今未歸,恐怕已死,但不知所在。公冶長說,剛才聽到幾隻鳥相呼,前往清溪吃死人肉,也許是您的兒子吧。老婆婆去看,果然發現了兒子的屍體。老婆婆報告了村官,村官認定公冶長殺了人:“冶長不殺人,何緣知之?”隨即將其交給獄吏。

獄吏問公冶長為何殺人,公冶長說他沒殺人,只是聽懂了鳥語,才知道清溪死了人。獄吏不信,欲試真假,決定關公冶長六十天。一天,幾隻麻雀在監獄柵欄上嘰嘰喳喳地叫,公冶長聽著聽著就笑了。獄卒隨即報告獄吏,獄吏問公冶長“雀何所道而笑之”,公冶長說,麻雀說,白蓮水邊有拉糧食的車翻了,公牛的角也折了,糧食撒了一地,相約一起去吃。獄吏派人去看,果如其言。後來,公冶長又說他聽懂了豬和燕子的語言,且屢試不爽,於是獲釋。

孔子將女兒嫁給公冶長,決不是因為公冶長聽得懂鳥語,但能不計較公冶長坐監的經歷,說明孔子真的不同凡俗。

會說鳥語(口技)的人,會給人們帶來很多樂趣。能聽懂鳥語的人,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只是樂趣,很可能還會有很多“驚嚇”!前者可以叫做“喜劇片”,後者可以叫做“驚悚片”。可以想象,和公冶長在一起,生活一定不會乏味。(尚之)


【清風典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川牛膝

川牛膝:莧科植物川牛膝的乾燥根。本品呈近圓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60cm,直徑0.5~3cm,氣微,味甜。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用於經閉症瘕,胞衣不下,關節痺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主產四川、雲貴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