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拔節期發生病害與防控建議

春分時節即將到來,自南向北我國小麥已經進入了拔節期

。溫暖潮溼的春季也是小麥的許多病原物開始活躍,進入了生長髮育和侵染流行危害的旺盛時期。當小麥上出現流行性的白粉病、鏽病、赤黴病和紋枯病時,需要進行應急防控。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採用品種抗性及農藝措施等進行防控已為時過晚,合理使用化學殺菌劑進行防控成為可選擇的主要方法。


小麥拔節期發生病害與防控建議

1. 小麥主要病害的發生和危害:基於病原菌流行危害對溫、溼度的需求,小麥條鏽病、紋枯病、白粉病、葉鏽病和赤黴病將先後發生。鏽病和白粉病菌的寄主專化性強,病原菌主要來自於感病的小麥和轉主寄主。鏽病的夏孢子可隨氣流遠距離傳播,條鏽菌夏孢子在感病小麥上遇到適宜溫度(7~10oC)和溼度(有水膜或100%相對溼度)時,在2-3小時內即可萌發侵染,經過葉片內部幾天擴展,然後在葉表出現病症,形成孢子堆,進一步擴散流行危害。葉鏽病菌對溫度要求略高,近年在華東地區的發生有加重趨勢。白粉病菌的分生孢子在適宜溫度10~20 oC下,隨空氣相對溼度增加而提高萌發率,病害週期短、流行快。紋枯病菌主要來源於土壤,可在冬前或返青期侵染小麥莖基部,4月份開始進入發病高峰期。赤黴病菌可來源於多種作物的病殘體,病殘體上的病菌一般在4月份形成子囊孢子,侵染小麥花器,引起穗腐;病殘體上的菌絲或分生孢子在冬前或拔節期在溫暖潮溼的條件下,也可以侵染小麥芽鞘或莖部,引起莖基腐和莖腐。赤黴病菌產生有利於自身侵染和擴展的毒素(DON)還會汙染小麥,威脅食品和飼料安全,危害人畜健康。

2. 小麥主要病原菌的抗藥性監測情況:南京農業大學等單位經過多年小麥病原菌抗藥性系統監測和防控技術研究,還未發現小麥鏽菌對常用三唑酮等殺菌劑產生抗藥性,也未發現小麥紋枯病菌產生抗藥性。但是,小麥白粉病菌對三唑酮表現了20~40倍左右的抗藥性水平,以致用藥量增加、持效期縮短。華東麥區小麥赤黴病菌已經對多菌靈等苯並咪唑類殺菌劑形成了抗藥性群體,儘管通過提高多菌靈用藥量在赤黴病發病初期表現一定效果,但在小麥收穫前遇到陰雨仍然會爆發危害。近年,山東、河南、湖北部分地區也出現小麥赤黴病菌對多菌靈的抗藥性菌株,尤其在豫南麥區赤黴病菌抗藥性發生較重。值得注意的是,多菌靈等苯咪唑類殺菌劑不僅因抗藥性失去防效,還會刺激病菌產生毒素,增加了對食品安全的威脅。此外,近年也發現小麥赤黴病菌對戊唑醇等三唑類殺菌劑也出現了低水平抗藥性菌株,在三唑類殺菌劑和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亞致死劑量下,病菌也會增加毒素產生。

3. 小麥病害的防治建議:建議在3月中下旬初見鏽病、白粉病和小麥紋枯病時,可以採用葉菌唑、戊唑醇或嘧菌酯有效成分5-8 g /畝,三唑酮有效成分9-12g/畝,兌水噴霧防治。在赤黴病常發地區,小麥揚花5%時,可選用氰烯菌酯與葉菌唑(有效成分15-20 g/畝)、氰烯菌酯與戊唑醇(有效成分16-24 g/畝)、丙硫菌唑(有效成分8-12 g/畝)、氟唑菌酰羥胺(有效成分8-10 g/畝)兌水噴霧;在揚花達到80%-95%時(約間隔3-5天)再噴藥1次。在赤黴病菌抗藥性發生比較嚴重的江蘇、安徽、浙江、上海及豫南等地,不推薦使用多菌靈、噻菌靈、甲基硫菌靈等苯並咪唑類殺菌劑。由於小麥赤黴病發生在由多個小穗組成的麥穗,1個孢子侵染即可擴展到穗軸引起穗枯,所以噴藥時應保證噴水量和提高霧化效果,確保各小穗均勻著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