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輔黃道周的忠義氣節,令無數人折服

黃道周是名滿天下的書法家,畫家,以及一代大儒,正在國破家亡之際,為了捍衛自己的忠義,寧死不降,成為凜然正氣的民族英雄,連乾隆皇帝知曉他的事蹟後,都稱讚他無愧第一代完人。

大明首輔黃道周的忠義氣節,令無數人折服

據李光地《榕村語錄》所記,施琅二十六歲時,曾受黃道周節制,領兵出關。他向黃道周獻計,建議棄去習水戰不習陸地的海兵,遣散招募而來的烏合之眾,只帶少數精兵潛往江西、湖廣聯絡各地豪傑義軍,"團練選擇而用之",事情尚有可為。而以當下不懂戰陣的羸弱之兵與清軍鐵騎作戰,將"立見其敗"。黃道周認為施琅所言直中要害,"但我受命而出,焉能中棄其軍?濟,則社稷之靈;不濟,但辦一死。"又說:"汝有異志乎?但不知吾心事,不過送一死以盡吾事。汝等可為此事?天下雖大,哪有黃道周藏身處?明知散去,坐吾以失律之罪,然吾兼程進,一出關便不復理渠矣。"

大明首輔黃道周的忠義氣節,令無數人折服

黃道周的心志在此表露無遺,他之所以領兵出征,就是為了報君恩,盡吾事,如飛蛾撲火般只管前行,既不能捨棄,更不能退卻。為了忠義、道德、理想與信念,黃道周不顧生命安危,不計成敗得失!這些,自然是年輕的施琅無法理解的,也是追求實利與功名的他一輩子難以企及的高尚境界。同時,也反襯出洪承疇、吳三桂及其他明朝叛臣降將的猥瑣渺小,明末官場的腐朽黑暗以及漢人的苟且偷安、懦弱退化。

大明首輔黃道周的忠義氣節,令無數人折服

崇禎九年的時候,黃道周被重新召回當官,那時的明朝局勢已經十分兇險了,最後明朝滅亡,黃道周在南明任職,招募了上千人 ,而馬匹只有十幾匹,糧草更是不足一星期,最後黃道周被俘,押送南京,當囚車拉著黃道周趕赴刑場的時候,黃道周登上刑場的那一刻,站立不穩,差點摔倒,站在一旁的劊子手以為黃道周怕死,便嘲笑他。黃道周只是淡然說了句:"我已絕食十二日,站立不穩只是身體發虛,十分飢餓而已,但我身為大明臣子,就算死也要保持威嚴。"劊子手一聽這話,立馬就跪下了向其賠不是,並且請其坐下行刑。

大明首輔黃道周的忠義氣節,令無數人折服

黃道周的忠義氣節,雖九死而不悔的高尚情操,就連他那強大對手的後代──乾隆皇帝,也心悅誠服地親筆諭文,說他"立朝守正,風節凜然,其奏議慷慨極言,忠盡溢於簡牘;卒之以身殉國,不愧一代完人";清道光皇帝也為他的堅貞氣節、道德人品所征服,予以最高規格待遇,下旨從祀孔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