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白種人至上”一直都是西歐國家的理念之一,這種種族觀念在大航海時代異常突出,從15世紀開始,海上殖民的擴張,讓奴隸販賣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最為突出的就是黑奴販賣了。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不過這些只是奴隸,在白人世界,還有各種各樣的怪誕演出,演員都是身體怪異的人,費城就有最大的畸形秀,又或是將身體特殊的人類關進動物園,再或者在世界各地進行人體展覽,楚格尼尼就是其中之一。

楚格尼尼是最後一人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她的一生伴隨著殖民充滿著悲劇,塔斯馬尼亞人是塔斯馬尼亞島的原住民,它位於澳大利亞南部,也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這裡也稱為“世界的盡頭”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大約在一萬年前,冰河時期,塔斯馬尼亞就已經出現在歷史當中,在冰河末期,冰雪融化,雪水覆蓋了塔斯馬尼亞和澳大利亞的連接處,形成了巴斯海峽,正因為海峽緣故,塔斯馬尼亞保留了相當原始的風貌。

1642年,荷蘭航海家ABEL TASMAN發現了這塊島嶼,在西歐人的觀念當中,誰能“無主之地”就歸誰所有,白人開始向著塔斯馬尼亞殖民,而18世紀英國崛起,“日不落帝國”擴展到了“世界的盡頭”。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塔斯馬尼亞成了英國的殖民地之一,1802年,英國人將一部分囚犯和奴隸作為殖民開拓者安置在了島嶼上,但是當地人有了不少的土著人,殖民一貫的緣故就是屠殺,塔斯馬尼亞人也遭到了清洗。

但為了更加能夠拉攏當地的人心,英國開始鼓勵通婚,奴隸和塔斯馬尼亞人之間的通婚,當時被稱為“異族通婚”,楚格尼尼就是殖民奴隸的當中的一員,她並不是第一批殖民者,1812年,她出生在塔斯馬尼亞南部的300個小島之一的布魯尼島。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在殖民時期,楚格尼尼的童年並不好過,殖民抗爭時,她的未婚夫遭到殺害,15歲時,母親又被捕鯨人擄走殺害,1828年,一位木材商人藉著銷售木材的藉口來到了布魯尼島,楚格尼尼跟兩個妹妹在劫掠當中又被擄走,成為了奴隸。

雖然殖民者鼓勵通婚,但是這些政策並沒有減少原住民的反抗情緒,於是楚格尼尼就成了一個形象大使,殖民者廢除了她的奴隸身份,並讓她跟原住民保護官伍瑞迪結婚,兩人是政治婚姻,但依舊免除不了提斯馬尼亞人這個奴隸身份。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兩人的婚後生活被殖民者記錄了下來,毫無隱私可言,對殖民者來說兩人只是控制原住民的手段,但是屠殺總是必不可少,伍瑞迪再一次衝突當中遭到殺害,楚格尼尼又嫁給了“比利王”威廉。

1871年3月,“比利王”威廉去世,而他是最後一位純種的塔斯尼亞男性,而楚格尼尼是各種大屠殺當中的最後一位倖存者,晚年時期,楚格尼尼在病痛當中過世,她臨終前,希望能夠將自己火化。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但是並不如願,1878年,她的屍骸被皇家塔斯馬尼亞學會挖掘出來,並在塔斯馬尼亞博物館進行展出研究,一眨眼時間過去了72年,直到1976年,楚格尼尼的遺體才被火化,她的願望最終如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