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評出中國十大暴利行業。銀行排第二。為什麼?

曹政情


題主所說的十大暴利行業我去網上查了很久,找了N+1個版本,也沒找到哪個是官方或者半官方組織發佈的,100%都是網友憑空杜撰出來的。

可能題主看到的是這份排名:

1.菸草;2.銀行;3.網貸;4.演藝;5.籃球足球;6.小眾不透明行業;7.眼鏡;8.保健品;9.美容護理;10.嬰幼兒用品。

這份排名我們就不做評價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就單說一下銀行的盈利水平。

銀行有多賺錢?

根據3.12日公開披露的統計結果,目前24家銀行公開披露了2019年的業績,24家銀行淨利潤總額超過439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0.9%。

銀行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賺的每一分錢容易嗎?

我們知道,我國銀行分為三大類:國企銀行、民營銀行、股份制銀行。三類銀行都在央行和銀保監會的指導領導下開展業務。

我們通常認為,最賺錢的行業是那些壟斷行業。比如菸草、高速公路、鐵路、石油等。這很好理解,比如菸草,從菸草種植到菸草銷售都有嚴格的准入制度,全國範圍內菸草行業是一家,沒有競爭也就意味著沒有壓價行為,沒有壓價行為也就意味著高利潤。

但是銀行是壟斷行業嗎?顯然不算,頂多算“半壟斷行業”。上文我們說過,銀行除了國有銀行外也有民營銀行,比如微眾銀行、蘇寧銀行等,只要符合准入制度,民營銀行同樣可以審批成立,同樣可以開門營業公平競爭。

既然銀行不算是壟斷行業,那麼銀行賺的每一分錢都不容易,至少比起菸草、石油、公路鐵路這些行業來說,銀行賺錢真的不容易。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從銀行基層員工來說,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各類考核、各類攬儲、各類考核手機銀行開通率等等;從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競爭來說,你提高存款基準利率的20%,我就提高存款基準利率的30%,你存款5萬送紙巾,我存款5萬就送米麵,競爭形勢可謂異常激烈,犧牲的也是被壓縮的銀行的利潤。

我就見過一家支行的行長,剛上任時任務重,為了完成全支行的存款任務,3年下村攬儲跑廢一臺車。

所以,我的觀點是,我們不否認銀行是暴利行業,但是銀行不同於像菸草這類“全壟斷行業”,賺的每一分錢都是銀行與銀行之間競爭而來的,也是實打實的“辛苦錢”。如果你有一個銀行從業的朋友或者家人,就更好理解我所說的“不容易”了。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浮雲君在網上檢索了不少時間,也沒有找到網友所說的:銀行業是十大暴利行業排名第二的證據。看來這個觀點是網友主觀“猜測”的。


不過這個猜測有沒有道理呢?—— 浮雲君覺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銀行業未必是十大暴利行業排名第二,但是銀行業真的很賺錢


浮雲君找到了 2017 年的世界企業淨利潤排行榜,前十名中我們的國有大銀行(中農工建)就佔據了 4 席,宇宙第一大銀行工商銀行位列第四,你說賺不賺錢?




銀行業真的很賺錢,賺錢能力遠超大部分人的想象!


下圖是 2019 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歸母公司的淨利潤排名,我們可以看到排名前十的銀行淨利潤都在 400 億之上


400 億是什麼概念:我們所熟知的快遞巨頭圓通速遞,總市值才不過 350 億!玻璃大王曹德旺的福耀玻璃總市值也就 500 多億!


也就是說這些銀行一年的淨利潤,輕輕鬆鬆就足夠買下一家大中型的上市公司!



這樣進行對比,大家可能還是感覺不直觀,浮雲君再舉個例子做個比較。我們熟知的阿里巴巴、騰訊,這兩大科技巨頭應該算是非常厲害了吧?他們的服務、產品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應該很賺錢才是。


看一下下圖 2014 - 2019 財年阿里巴巴的營收與淨利潤情況,2019 年全年的淨利潤是 878 億,同比增長 37%。


下圖為 2014 - 2019 Q1 騰訊的營收和淨利潤狀況,2019 財年的數據還未公佈,不過可以參照 2018 年,全年淨利潤是 787 億




我國兩大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和社會民生息息相關,大家每天都離不開,一年辛苦賺錢也就賺 800 - 900 億,但是國有大銀行,發發貸款,做做投資,一年就能賺上千億......



為什麼銀行業這麼賺錢?


(1)我國的金融業開放程度相對不高,缺乏競爭

因為參與准入的門檻較高,依靠著圍牆的保護,缺乏必要的競爭,所以各大銀行收益都非常可觀。我們所熟知的網商銀行、微眾銀行也是這幾年才拿到牌照,而且受到“一行一店”規則的束縛,銀行線下網點只能開設一家。


政策環境仍舊沒有鬆綁,廣大的外資銀行難以順利入場參與競爭。所以相對缺乏競爭的領域,自然就會很賺錢。


(2)新增貨幣主要通過銀行體系向外投放

就像這次應對肺炎,央行向市場投放大量貨幣維穩市場信心和情緒,銀行一般都是“水龍頭”負責釋放流動性。通過貸款、通過投資,銀行能夠輕鬆賺取大量的利潤。


就以貸款為例,三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 2.75 % ,但是銀行五年期以上商業貸款基準利率卻高達 4.9%,淨利息差就能達到 2.1% 。在貨幣乘數的效應之下,存款的盈利空間會被大幅度放大,每筆存款最終能夠收穫 10% 以上的收益!





總結


銀行業真的很賺錢,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銀行都在“躺著賺錢”。馬雲曾經說過要讓銀行業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很可惜,願望還沒有實現,馬雲就退休了。


浮雲財經觀


真正中國十大暴力行業的排名並沒有相關數據來舉證,暴力行業的排名非常混亂的,但不管怎麼排名,銀行的賺錢能力絕對會在十大暴力行業之內。


根據當前暴力行情排名:

  1. 菸草行業
  2. 銀行行業
  3. 石油行業
  4. 化妝品行業
  5. 金融行業
  6. 醫藥行業
  7. 日用品行業
  8. 保健品行業
  9. 軟件行業
  10. 汽車行業

根據不同的年份的評估,暴力行業都是會變更的,但不管怎麼變更銀行暴力行情是不可能被踢出局的。

為什麼銀行在暴力行業排名第二?

其實銀行暴力行業被稱為第二肯定是有原因的,賺錢能力確實沒有排名第一的菸草行業這麼暴力。

最賺錢的中國菸草

2019年菸草行業工商稅利總額為12056億元,同比增長了4.3%;上繳財政總額為11770億元,同比增長17.7%,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企業。
如上圖,這是中國知名企業的利潤相比表,中國菸草的賺錢能力已經秒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就是兩桶油的賺錢能力連中國菸草的零頭都比不上,可想而知菸草行業的利潤有多好。

上面看了暴力行業排名第一的菸草,年利潤高達1.2萬億,平均每天有幾百億的利潤收入。
而銀行行業是日進斗金的說法,也就是最多每天賺幾個億的。如上圖,銀行龍頭工商銀行每年賺2800億左右,每天賺7個多億,跟每天賺幾百億的菸草沒有可比性。

當然銀行也每天有賺幾個億的,同比其他行業已經是暴力了,很多企業一年的利潤都沒有銀行一天的利潤高。所以在其他行業相對銀行是非常暴力了,躺著賺錢的行業。


老金財經


比如你拿10萬元存銀行一年,活期利息百分之0.3左右,而銀行貸款利息在8左右,也就是說銀行貸款出來賺的錢是你利息的20倍到30倍之間。就算定期存款,一年利息也只是百分之1.5左右,銀行賺錢也在你的利息4至6倍。

並且銀行也許拿你的錢去理財,投資,賺的錢就更多了。




夜郞春秋


銀行和實體經濟一個利厚一個利薄的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程度。資本利潤率已經大幅高於工業,而且高於石油和菸草,我們都說菸草是最暴利的,石油勘探開採也很暴利,而現在銀行業比這兩個行業利潤還要高。

2011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利潤會超過1萬億元,那麼人均利潤會超過50萬元。相比之下,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去年前三個季度實現利潤3.68萬億元,但這些企業有8700多萬人,人均利潤不到4萬元。除去個人所得稅,人均淨利潤不過3萬元,以此計算,銀行的人均淨利潤是工業企業的12倍。所以說銀行業確實是暴利的。



粵創投


說實話,十大暴利行業排行很亂,銀行排第二位的好像沒有看到。但是不管怎樣,銀行都是非常賺錢的。

網友評出的暴力行業有這麼多:菸草、銀行、網貸、演藝、足球籃球運動、修車修表小眾行業、眼鏡、保健品、美容、嬰幼兒用品。

銀行是最賺錢的行業

有人以前還把房地產作為賺錢的行業,後來才發現,原來房地產都是為銀行打工的。房地產的大量資金都是通過銀行貸款獲得,我們買房子的錢也是通過銀行按揭獲得。轉來轉去,房地產都是為銀行打工。

工商銀行被稱為宇宙第一大行,2018年年報顯示其利潤高達2977億元,是中國所有企業中利潤最高的。實際上,千萬不要被表面所迷惑。工商銀行2018年的利息收入高達9481億元,利息淨收入高達5725.18億元。

利息收入是怎麼創造的?其實就是將大家的存款放貸出去賺取的收入。結果,付給存款所有者的利息只有3755.75億元,自己留下了5725.18億元。要不我們才說銀行業是最賺錢的行業。

這僅僅是國有六大商業銀行中的一家,我們國家銀行總數量是4588家。

除了銀行,暴利的行業還有保險業。

2018年全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8016.62億元,賠款和給付支出12297.87億元,有2/3被留下了。當然,商業保險公司的原保費收入,尤其是養老保險和分紅保險都是為參保人的積蓄。不過,其實我們也要知道跟保險公司賭概率,我們是不會贏的。

比如說航空意外險是20元保20萬,但是飛機出事的概率只有1/530萬,也就是說20元真正按概率來的話,需要賠付一億零六百萬。這也是為什麼保險公司保險推銷員的佣金非常優厚的原因了。

所以說,凡是金融行業暴利都很大的。但是暴力又怎樣?生活是離不開他們的。


暖心人社


題主說的這個中國十大暴利行業基本都是網友自己發揮杜撰的,並沒有一個官方統計。根據福布斯和世界銀行對於全球的統計來看。中國利潤最高的行業是銀行,而並不是第二名。可能題主說的第一是菸草,但是菸草在全世界來看都不是暴利行業。

一、銀行為什麼是暴利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銀行的運作模式,首先是通過民眾存款來募集資金,支付最高大概3%的年利息。然後再將錢貸款給其他需要的公司和個人,收取最低4%,最高24%的年利息。銀行就是賺取這中間的差價。

看似好像這個差價利潤並不是很高,但是擋不住中國這麼大的市場,而且銀行貸款的項目基本都是風險特別小的。比如一些國家基建項目,還有國企單位的項目。關鍵是銀行也不需要多少人手,在所有行業中,銀行應該算是人效最高的。

從行業性質來看,製造業是邊際成本最高的,製造多少東西的產品就得花等比例的成本。互聯網是邊際成本比較低的,一億用戶的成本比100萬用戶的成本增加不了多少。但是實際上銀行才是邊際成本最低的,這邊低息,甚至無息借錢,另外一邊以幾倍的利息再貸款出去。又不需要增加太多的人手,所以銀行的利潤是特別高的。曾經某行的行長都說,銀行利潤高的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二、離錢越近,利潤越高

在全世界範圍來看,金融行業都是最賺錢的行業,世界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是最富有的幾個城市,例如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東京、上海。世界上最有錢的街道應該就是華爾街了。

從利潤排行可以看出來,工商銀行2018年的例如是2976億人民幣,相對應的中國利潤最高之一的非金融公司阿里巴巴年利潤僅僅不到700億,工商銀行的利潤等於4個阿里巴巴。

這還是銀行在非常剋制放貸,吸收存款的前提下獲得的利潤。要知道例如房貸,裝修貸都是國家政策控制著利率的,如果真的放開銀行自己定的話,肯定不止3%-7%的貸款利率。

離錢越近的行業越容易賺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開始去做支付,支付做不了的就做網貸。網貸基本上也是銀行不吃的邊角料,但是也夠其他公司大吃一頓了。


小漁的創業信條


如果只看營業利潤的話,把銀行列入暴利一點問題都沒有

因為2019年的統計數據還沒有完全出來,我們選用2018年的數據。以A股上市公司為例,2018年底A股上市公司一共3600家,這3600家加在一起的營業利潤是多少呢?3.2萬億,當時上市銀行有28家,這28家銀行的營業利潤是1.8萬億,佔比高達56.3%,等於是其他3572家上市公司加在一起還沒有這28家銀行賺的錢多!

所以,如果這麼講的話,把銀行算成暴利行業一點問題都沒有,因為他們賺得實在是太多了,記得幾年前有次大會上,民生銀行的行長曾經說過一句話,“賺錢賺到不好意思”,所以說銀行是真得很賺錢。

銀行業雖然“暴利”,但是和一般的暴利行業不大一樣

提到暴利行業,我們經常會想到菸草、殯葬、美容整形、房地產開發、眼鏡等等,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這裡面其實至少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國家壟斷性質的,包括菸草、電信、殯葬等等,這些行業其實也非常賺錢,但是賺得錢大部分還是要上交國家的,相關從業人員待遇雖然也很好,但是不可能無節制的把利潤都弄進個人的口袋,銀行其實也屬於這一類,大部分的利潤都是要分給股東的,而無論是六大國有銀行,還是各地的地方股份制銀行,大股東其實仍然是國家,只有少數股份制銀行以及民營銀行的大股東是私人或者私企,不過這類銀行的體量還是比較小的。跟大銀行無法比,比如上面提到的,2018年28家銀行賺了1.8萬億,其實其中一半以上是四大國有銀行賺的。而且近年來銀行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儘管仍然屬於比較高的,但是優勢已經沒有以前大了。

另一類是自由競爭或者說競爭性比較大的行業,這類行業往往要麼是藍海階段,要麼是已經初步形成了市場壟斷,否則是很難有暴利存在的,比如像醫藥、眼鏡、白酒等行業隨著競爭的不斷增強,暴利程度其實是逐步受到抑制的。而這類行業是經常變化的,所以賺錢多也是靠的本事。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GDP年增速大致可以看作所有行業的平均淨利潤率,能夠超出越多的自然就越是暴利。


以真正創造財富的製造業為例,平均淨利潤率還不到5%,有的甚至只有2%左右,只有高端製造業才能達到10%左右。


在所有行業中,銀行業利潤佔比過高,這是銀行業暴利的直觀表現


2019年全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9932億元,同比增長8.91%,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0.96%。


單純從淨利潤金額上還看不出暴利,我們不妨再換個角度分析。


2018,中國企業500強實現營業收入為71.17萬億元,其中33家金融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淨利潤為10.7萬億元、1.7萬億元,分別佔全部企業的15.0%、65.8%。17家銀行的淨利潤為1.4萬億元,佔全部企業的43.4%。


至 2019 年三季度末,A 股上市銀行總市值佔全部上市 公司總市值約 16.56%,利潤總額佔全部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約 39.01%。


在國內最強的500家企業中,僅17家銀行的淨利潤就能佔到500強企業的近半壁江山,其暴利可想而知。


國內銀行創新不足,喜歡錦上添花而不喜歡雪中送炭,企業不缺錢經營好的時候搶著送貸款,企業遭遇困難時就上門催債,斷貸行為讓企業陷入困境乃至絕境。


除了500強中利潤佔比最為豐厚外,銀行業的暴利還存在如下情況:


1、存貸款息差是銀行的最大利潤來源,淨息差就達到2.1%左右。


2、新增貨幣主要經過銀行流出,相當於躺著賺錢。


3、貨幣乘數下,一筆存款的收益加倍放大,輕鬆獲得10%以上收益。


財智成功


銀行在國內可以說是壟斷性銀行,之前國內銀行基本都是國有的,最近幾年可以允許民營銀行的成立,當然成立門檻都比較高,可以更好地保障儲戶的存款安全,不過即使現在銀行行業不算是全部國有,依然是暴利行業之一,畢竟銀行主要業務是存貸業務,賺取中間利率差,做好風險管理還有扣取中間的運營成本,銀行業的純利潤比其他行業都要高,所以銀行業屬於暴利行業。

雖然銀行是暴利行業,但是銀行在現今社會是必不可少的,銀行也為社會提供不少資源,例如個人儲蓄、投資、安家置業等,房貸和企業融資都離不開銀行的支持,銀行受到國家的扶持,公眾都會把錢存入到銀行裡面,銀行就可以動用這些資金放貸出去,從而賺取存貸利率差。

其實不但是銀行業,整個金融業的利潤都比較高,大型商業銀行除了銀行自身業務之外,都會開拓其他金融業務,例如券商、投行等,銀行除了利用資金去放貸之外,還會利用資金進行投資,這些投資有時候會帶來比存貸業務更好的利潤收益,目前國內利潤最高的銀行是工商銀行,利潤超過蘋果公司,同時也是阿里巴巴的四倍,可見銀行利潤之高。

暴利行業可以說是成本低、風險低、回報高的行業,銀行就是這樣的行業,銀行用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吸收到存款,而且貸款出去前都會做風控管理,銀行的風控是整個金融業裡面最高的,所以回報方面,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離錢越近的行業越容易賺錢,畢竟資金龐大,穩定賺取1-2%的利潤都已經足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