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個人的遭遇,命運的多舛都使我被迫成熟,這一切的代價都當是日後活下去的力量。”三毛曾在《夢裡花落知多少》寫下這句話,可她到底還是離我們而去。

三毛在臺北自殺

1990年9月,一組三毛的照片出自攝影師肖全之手,照片裡的三毛坐在茶館裡聽人侃侃而談,在路邊和車伕攀談,獨自一人坐在那裡百無聊賴地抽著煙……三毛當時十分中意這一組照片,覺得肖全捕捉到自己真實的一面。這些照片是在成都街頭拍攝的,照片中三毛眼神充滿哀傷。

可誰知僅過四個月後,1991年1月4日,在臺灣醫院的浴室裡有人發現三毛的屍體,尼龍絲襪自縊。這一年,三毛才48歲,臨終沒寫下一句話就離去。而這一年也是荷西逝世後的第十二年頭。

三毛,一個待人坦誠熱情行事隨性的女子,她曾和大多數女子一樣只是想追求簡單的幸福,和所愛的人結婚生子,執手一生。可這一切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

讀三毛的書,總能窺探出三毛的灑脫樂觀,可這樣一位堅強如頑石的女子卻以自殺的方式來告別這個世界。

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從小博覽群書的三毛

1943年,出生在重慶的三毛被父親取名為陳懋平。對她寄予厚望的父親怎麼也沒想到,三歲的三毛因“懋”字筆畫太多,擅自改名為“陳平”。長大後,三毛因鍾愛《三毛流浪記》將“三毛”作為自己的筆名。

三毛的祖父曾來滬經商,賺得盆滿缽滿,後把一大筆財產全部拿出來支持家鄉建設,自己卻在寺廟中度過下半生。由於祖父的言傳身教,三毛的父親和伯父住在同一屋簷下,一直和睦相處。

三毛的父親曾就讀於復旦大學,畢業後成為一位博學多才的名律師。母親出身大戶人家,接受過西洋教育。母親曾義無反顧放棄入讀滬江大學嫁給三毛的父親,抱著還在襁褓中啼哭的大女兒穿過槍林彈雨奔赴重慶與三毛的父親相見。

正是在祖父,父母親的影響下,三毛自幼年開始就博覽群書,初中就看遍市面上所有的名著,同時也繼承了母親的果敢性格。

三毛雖很小文學修養高,可數學學得一塌糊塗。初二時,數學老師對三毛當眾羞辱。十幾歲的三毛正處青春期,脆弱的心靈受到嚴重創傷,伴隨他一生。此時的她不再上學,獨自一人躲避在房間裡閉門不出。

在家人的努力下,本出身書香門第的三毛在父母的悉心教導下,在詩詞和英語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遇到一生摯愛

24歲時,三毛遠赴西班牙求學,時值大三的三毛與小她8歲的荷西相遇,荷西對三毛一見鍾情。而三毛不過當荷西是個毛頭小子,見荷西時常逃學僅為了與自己相見,便認為他不過圖一時新鮮,嚴厲批評荷西,讓他趕緊回去上課。

可為愛執著的荷西仍逃學只為三毛見一面。終有一天荷西鼓起勇氣向三毛深情表白:希望三毛能等他6年,他定會讀完大學服完兵役來娶三毛。三毛聽後噗嗤一笑,不假思索地拒絕荷西,兩人再見不過只是禮貌相待。

那時的三毛身邊追求者眾多,在眾多追求者她碰到心儀的他,1970年,三毛的未婚夫突遭意外,正籌備婚禮的三毛深受打擊,心情極度低落。這時的三毛又一次在西班牙與荷西不期而遇,此時仍深愛三毛的荷西鄭重其事地向三毛求婚,令三毛莫名感動,這一次三毛欣然答應。兩人終牽手相戀。

後三毛看到一張撒哈拉沙漠的照片,對那裡的生活充滿神往。荷西得知後毅然辭掉工作默默前去打點一切,然後接三毛同住。

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七個月後,荷西如願在非洲一個小鎮娶到自己痴戀已久的三毛,並將在沙漠中辛苦找來的一副駱駝骨架贈送給三毛,三毛看後大為喜歡並一直珍藏。

撒哈拉沙漠雖景色壯觀,可環境極其惡劣。三毛在這一特殊環境下創作了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這裡她和荷西生活是甜蜜的。他們過上了曾經嚮往的生活,他們對這裡的居民伸出援助之手,日子儘管艱難但很充實。荷西的關懷備至吹散了讓她如沐春風,在這裡他們可以無拘無束,與世無爭。

荷西突遭意外

只是這一切終歸還是要回到現實。1976年,作為潛水工程師的荷西去往一小島工作,三毛依依不捨地離開撒哈拉沙漠跟隨荷西一起來到大加那利島,在島上他們仍然幸福如初。

1979年,三毛的父母來到島上看望闊別已久的三毛,住了幾日後三毛一路陪同父母去倫敦坐飛機。在機場荷西送走三毛和父母后,便投身到潛水工作中,荷西在工作中發生意外,僅兩天的分別兩人天人相隔。

當天晚上,三毛接到長途電話連忙趕到停屍房,深陷悲痛中,連續幾天她不吃不喝,多次暈倒,父母苦勸無果,好友瓊瑤打來越洋電話苦苦相勸此一心想追隨荷西而去的三毛,直至三毛心情平復不再尋短見。

三毛自殺前在成都街頭,眼神中充滿哀傷,4個月後在醫院上吊

不願父母朋友擔心,三毛選擇堅強面對,努力剋制住輕生的念頭。可每當夜深人靜時,三毛止不住思念荷西,時常徹夜難眠。荷西的離去,讓她整個人都精神渙散。

她回到闊別14年的臺北,開始休養生息,之後的作品明顯少了許多。她還是會去旅遊,只是很少出國。一年有三四次都會去四川成都,望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沉思很久。

荷西的突然離開,讓她不知何去何從。世界之大,儘管她遇到很多人,看過很多風景,可她卻再也找不到如荷西那樣愛她的人,碰不到陪她一起看風景的荷西。世界之大,她依然漂泊,只是少了荷西。在荷西離開12年後,她選擇與這個世界永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