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短途騎行需要怎麼準備?

Apple-King


這個春節因為冠狀病毒的影響,無數人都呆在家中,很多人精心制定的旅遊計劃也泡湯,各大景區也是紛紛關門。可以預計的是當疫情結束後,被困家中的人們會紛紛走到戶外感受大自然。騎行也是接觸大自然的一種方式,或者你已經計劃在疫情結束後買一輛自行車週末騎遊,那麼這12個建議你必須知道。

1.從本地車店買車

雖然現在網購很方便,網上下單一輛自行車快遞能給你送到家門口,價格還會比你在車店買更便宜,聽起來一切都很棒,但為什麼仍然建議你去本地的車店購買?首先快遞過來的自行車仍然需要簡單的安裝,即使發來的車已經裝好關鍵零件了,但諸如前後輪、腳踏還是需要自己安裝的,你如果自己不會安裝的話,還是需要拜託別人;其次在車店你可以親自試騎,這總比看圖片視頻買好;最重要的是售後服務,當你的自行車出現變速等一些問題時,車店的技師可以幫你解決。

2.正確的車輛設定

也許你聽說過“騎車傷膝蓋”這樣的話,事實是如果你的車輛設定不正確,在一定強度下確實會造成膝蓋的損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車座高度的設定。坐高太高或者太低都會傷害膝蓋,所以要找到正確的坐高設定,而公路車更有bikefiting的系統來讓騎行更舒適。

3.學會補胎

當你在都市或者城鎮中騎行,你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家修車店或者路邊攤老師傅來幫你解決扎胎的問題。但當你騎行在郊外、或者遠離城鎮幾十公里遠的地方扎胎了,要找到一個修車師傅可不容易。所以如果你要獨自出現,最好學會一下怎麼補胎換胎,不然只有坐貨拉拉了。

4.購買一些必要的騎行裝備

你若問一個騎行經驗豐富的人“騎行需要什麼裝備?”他可能給你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但其實有些裝備是隨著你對騎行的喜愛在購買的,比如你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專業,那麼一套緊身的騎行服、鎖鞋、鎖踏不可少。但其實如果你剛剛騎行,為了你自己的安全購買一個質量可靠的頭盔。買一條質量稍好的騎行褲即可。

5加入一個本地騎行組織

加入一個騎行組織意味著什麼?通過騎行組織的騎行活動你能認識更多和你一起喜愛騎車的人,可以從他們那學到更多的騎行經驗,在騎行的路上有更多的夥伴,當你騎不動時他們會鼓勵你,你們可以彼此互相幫助。

6.儘快上鎖

這裡的“鎖”不是自行車鎖,而是鎖鞋和鎖踏;無論是山地車還是公路車都有自己對應的鎖踏,使用的鎖踏除了改進踩踏效率,最大的好處就是糾正你的踩踏姿勢避免膝蓋的不舒服。

7.換一個舒服坐墊

很多人剛開始騎行時都會覺得騎久了臀部難受,為了讓臀部舒服除了一條好的騎行褲外坐墊也是重要因素。男士的坐墊首選中空以減少對會陰的壓迫,另外那種硅膠坐墊套千萬不要使用。

8.學會變速

和單速代步車、共享單車不同,合理的使用變速,可以讓你騎行更輕鬆騎得也更遠。當你在爬坡時,選擇前小後大的齒輪方式,讓你的踩踏更省力。而你想進行一個衝刺看看自己最快能騎多快時,選擇前大後小的齒輪。

9.遵守交通規則

雖然大多數時候交警不會管自行車的交通違規行為,但這不意味著你能隨意違法交通規則。逆行、闖紅燈大多數的非機動車交通事故都是這兩個原因造成的。

10.多練習騎車的技巧

比如捏剎車的時機、以及捏剎車的技巧,這些只有在騎行中自己去感受才能掌握;更為進階的就是下坡時怎麼控制速度,這些都需要不斷的經驗積累。

11.一定要進行補給

一次騎行的時間可能4-5小時甚至更長,除了喝水當你騎行超過90分鐘時,就可以適當的吃一點穀物類的零食來保證體力不會損失過大。

12.輕裝騎行,減少負重

你剛開始騎行時可能不清楚到底需要帶什麼,但原則就是能不帶的都不帶,當你帶的東西越多,你的車就越重,你騎行就需要耗費更大的體力,而且你可能在騎完後發現帶的某幾樣東西完全沒用上,還白白為他們浪費體力。


彡不妥協


之前基本沒有騎行經驗的話最好還是先騎個20,50,70公里適應一下,長途騎行的話要帶好頭盔護具,一定要注意水的補充,如果路邊修車點多的話可以選擇不帶補胎工具,但是周圍修車點少的話一定要帶補胎工具,這個季節要注意防暑和電解質的補充。穿好防曬衣,開始不能騎太快,要勻速騎行完全程,加油吧,200公里其實挺簡單這些應該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