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負責任的家長,身為老師心裡難受、煩悶,我該看開嗎?

a741753690


答案是肯定的。這是做老師都會遇到的情況,我們不僅會面對還要去接受,對於有特殊情況的家長還要學著去理解。

01

作為老師,每接手一個新班都會發現孩子們是有差異的。


有的學習好,家庭好;有的學習不好,家長盡心;還有學習不好,家長也不盡心的。這一類是最讓人揪心的!


這段時間要填報健康打卡,每次快到截止的時間都會發現總是那幾個家長沒有打卡。在微信群通知,逐一@名字,甚至打電話也接不通!全班就差這幾個人了,可偏偏人家不急!


班上操心的家長早上6點就把卡打了,可這些人呢?截止時間快到了還沒有打。健康卡打不上,說明什麼?說明家長不是一個操心人!


做老師的要知道,世界上就是有不操心的家長,就像有不愛學習的學生一樣!

02

老師理解的家長不負責任的表現,主要有:不檢查孩子的作業,不關心孩子的衛生,不參加家長會,不關心孩子成績退步,不和老師聯繫詢問孩子在校表現……


這些問題也曾困擾過我,但靜下心來想想,作為家長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不少家長並不像我們教師的上班時間那麼規律,下班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已經入睡了;還有些家長工作非常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就想趕快歇一歇,再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管孩子。


雖然他們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知道一個孩子的成長對於一個家庭意味著什麼。卻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面對這樣的家長,我們還是要理解——家長工作的艱辛,生活的不易!

03

當然,還有一種家長是讓人非常難以理解的。


班上小瑤頭髮亂蓬蓬的,穿的衣服髒兮兮的,許多同學都不想和她坐同桌。


令人吃驚的是,開家長會的時候,一位衣著靚麗年輕貌美的女士竟然是孩子媽媽!無論如何,也很難把眼前的孩子媽媽和髒兮兮的小瑤掛在一起。


這樣的家長讓人難以理解:自己注重儀表,孩子卻同學厭煩。我們習慣了省吃儉用為兒女的母親,這樣的媽媽令人吃驚!


孩子遇上這樣的家長讓人疼惜!

老師在工作中接觸的是孩子,透過孩子看到了家長,瞭解了他的家庭。五十多個孩子就是五十多個家庭,好似一個萬花筒無奇不有。有些幸福得讓人羨慕,有些拮据得讓人揪心,有些則是替聰明伶俐的孩子沒有遇上匹配的父母感到惋惜!


春風綠夢田


我也是一名小學老師,在我們的教學生涯中會遇到很多的學生,也會遇到很多的家長。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家長們也更是形形色色。雖說我們肯定不想放棄任何的學生。但實際上我們對學生的作用很小,也只能是教給他學習知識,如果他不想接受的話,我們沒有任何的辦法。孩子在校也只有8個小時,剩下的時間算是交還給了父母,如果遇到極不負責的家長,我們真是無能為力。


就拿我們班一個很聰明的小女孩兒來說,她比較外向,但就是不怎麼聽老師的話。之前有一次作業寫得十分馬虎,錯了一大半。在課堂上沒有時間改,我又害怕她回家偷懶,所以我在微信裡(私聊)給他父親說明了一下這個情況,並請他在週末的時間監督一下孩子修改錯題,消息發過去,那真是石沉大海,沒有任何的回應。

直到星期天晚上,他拍了孩子的作業,說“這個沒錯”,是的,就這四個字“這個沒錯”。好了,我巴拉巴拉解釋一通,“答案雖然對了,但式子列錯了也不行”,最後又是石沉大海。

星期一的時候,我檢查一下她的作業,結果一道題也沒改。而且,她爸爸把那道題上我畫的錯號用很粗的筆給我汙掉了,瞬間,我感覺到她父親深深的惡意。我氣極反笑,笑著說:好吧,好吧,那就利用課下的時間改吧。”

下了課我實在氣不過,向她的語文老師吐槽。她語文老師笑著說,你真不知道她家長呀?十分溺愛孩子。真是“捧在手心裡怕掉了,含在嘴裡又怕化了”從來不讓她幹活,一丁點委屈也不願讓她受,你讓她修改錯題,她爸爸不懟你才怪呢!

學校教育也只能是針對孩子智育,雖說也有德育這一功能,但實際上孩子的性格、品德的養成,主要是在家庭教育這一環節。如果家庭教育缺失或不良。孩子的這一生恐怕會走得十分坎坷。

三字經裡有句話每個孩子都會背:“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每位孩子都是一個完美無瑕的璞玉。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家長怎麼雕琢,都將會對孩子產生莫大的影響,想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需要家長堅持不懈地的努力。

但在實際的生活中,很多家長並不負責任。他們認為把學生送給老師,就沒有自己任何的事情了。甚至不會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對於這樣的家長,我們也只能搖搖頭。說句“算了吧,無愧於心就好!”


濟寧小學老師


我和妹妹都是老師,她說得對,不看家長,看孩子。為孩子我們盡力而為,不留遺憾。我們必須看開,因為隨著教齡增加,你會發現不負責任的家長太多了。

一開始我想做班主任的意義就是因為離異單親留守的孩子太多,我覺得自己的工作特別有意義,我想讓孩子感受一份來自班級的溫暖,能開心快樂長大。因此我特別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關注他們的心理。我的班級都充滿溫暖、快樂,沒有歧視,大家團結、友愛。有的班級能成為孩子一輩子的精神家園。成為他們永遠美好的記憶。

我所在的學校在郊區,每一屆班級裡離異家庭的孩子都得佔一小半。上一屆有一組我一眼看去特別心酸,都沒有媽媽在身邊。有許多的媽媽離開後就根本沒有蹤影,別提什麼責任了。這樣的例子我不想列舉了,太多了。我覺得孩子太難了。我們做老師的,心中得有大愛。包容天地的大愛,真的因為爺爺奶奶帶孩子特產多溺愛,各種找麻煩的,告狀的都有,咱也不能錯待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常常想到曾國藩的一句話:受盡天下蒼生氣,練就胸中一段春。

再說,跟孩子相處,孩子有太多感動我一生的舉動,我也收藏一生,做老師還是幸福的。雖然也有許多委屈,煩悶!





慧灜


平靜心對待就好。

俗話說:人有百姓,就有百種性格。幾乎什麼樣的家長觀念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性格,當然不排除確實有孩子的父母每日為一家人的三餐早出晚歸而犧牲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多家長朝九晚五的工作,有大把的時間陪伴孩子學習成長,可是卻認為學習是孩子和老師的事,不懂得溫故而知新的道理。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需要孩子鞏固,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回家寫作業,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個道理,家長只有認真負責的去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才能讓孩子有效的消化掉老師課堂內容,先不管孩子做得對錯,你只要讓孩子書寫公整,寫作業的時候認真的陪在孩子身邊,關掉手機關掉電視,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說到學習習慣,有些家長內心發毛,時常聽見抱怨:我家孩子晚上寫作業到幾點點,根本睡不好,根本沒時間做其他的。。。我想除了初三高三的和快期末考試那幾天外,孩子有大把的時間在玩,為什麼?我的女兒今年2年級了,除了學校的課,還學習鋼琴、古箏、聲樂、英譯、舞蹈、美術,每天把作業寫完,要練鋼琴、古箏、聽歌,每天把這些全部做完,9點至10點睡覺,仍然每天有3個小時的玩耍時間,而同樣學校年級同樣班的孩子,寫作業會寫到晚上8點,還沒學課外興趣班,孩子和家長還抱怨學習累,沒有玩耍的時間。。。為何區別這麼大?

首先我非常感謝我老婆讓我女兒從一年級就養成了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每天中午11.30放學,吃完飯12點想寫作業就寫,不想寫就練琴(鋼琴、古箏每天中午必須完成練習),練完琴大概1點,就開始各種玩耍到兩點準時去上學。下午4點放學,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媽媽放下任何事情陪在身邊,最慢的時候寫到6點就完了,同學在午託班也是一樣,基本在7點之前完成作業,那麼到9點是不是有兩個小時玩耍?開始的時候一直盯著她寫作業,她也會煩,但是這是習慣請不要放任,好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壞習慣也是慢慢養成的,到現在我女兒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非常自覺的把作業完成,她知道完成以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我們不會去幹涉她。而同樣作業量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寫到8點9點?喝一杯水耽誤5分鐘,上個廁所耽誤5分鐘,找塊橡皮擦5分鐘,這裡摸摸那裡摸摸又是10分鐘。。。如果你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些細節一定要改,當然土豪家庭同學隨意,以後成績不好可以繼承家業嘛。

說了這些,歸根結底,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家長的態度是掛鉤的,家長付出一分孩子收穫一分,所以作為老師對於不負責的家長不要太糾結,盡職盡力盡本分就好,無愧於心,你不能要求每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一樣,每個家庭都有各種客觀原因,該對孩子負責的家長你不抄心她都會對孩子負責,反之你苦口婆心的也無濟於事[機智]。



拉瘋的男子


對於不負責任的家長,身為老師心裡不應該難受和煩悶。因為這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工作和生活是要分開的,不能用他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我也是一個老師。我想跟你分享一下,首先我們要明確學生家長水平都各不相同,對於家庭教育的作用認識也不相同。有人說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綠葉,意思就是說學生千人有千樣,我們要因材施教。同樣的道理,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家長,也就是每個家長各不相同,有負責任的家長,必定也有不負責任的家長。對於不負責任的家長,我們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就可以了:

第一,誠心地與不負責的家長交流,語氣要平和。作為老師,有義務也有責任將孩子的真實情況告知家長,尋求與家長一起共建管理孩子的方法,探索最好的方法幫助他的孩子,讓家長明白老師是真誠的。老師與家長溝通的語氣要平和,不要斥責家長,認為他毫不履責,這並不一定的,有的家長特別負責,孩子表現卻特別差,你認為他沒有負責,他必定會委屈,怎麼可能來好好的配合你呢?

第二,老師要有同理心,不要苛求家長。有的家長家庭教育水平也不高,也許為生計而日夜奔波,他對孩子的要求不高。老師就不要奢求他能夠指導孩子,對於他的孩子,用愛心,耐心與真心去對待他們,盡到自己的職責就足夠了。

第三,有的老師會有完美家長的幻想,認為每個家長都理所當然地配合自己搞好工作,這是一種不成熟的想法,如果用完美的家長標準去衡量他們,就會產生不良情緒,影響的是教師自己的心理!

我們作為老師,對這些不負責任家長的孩子履行自己的教者的責任,不歧視、不拋棄他們。同時也要用自己的正能量去影響這些不負責任的家長,爭取能達到家校共識。盡己之責就可以啦!大可不必為這些去難受鬱悶!

希望能夠幫到您,祝您工作愉快!

石榴微教

2020.3.10


石榴微教


其實,老師根本不需要自己難受鬱悶。完全可以和家長建立友好關係,並且讓家長十分感激你。

第一,你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孩子學習不好,也是孩子本身能力所限。

你認為家長不負責,其實你不要有這種想法。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成才的獨特的方法和理由。比如咱們老師光想讓他成績好,考不及格的想讓他及格,及格的想讓他良好,良好的想讓他優秀。

我們把他趕上優秀的山峰,真的是不容易的,不是我們所說的,一個都不掉隊,這本身就不符合孩子的個性成長規律呀。

如果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那麼就允許班級裡,極個別同學是優秀的和不好的,中間的佔大部分。對於不願學習的同學,我們找到他的興趣點,找到他的特長,然後把他培養成為能工巧匠,這才是最好的方法,符合發展規律的好方法。



二,其實,教育就是給人以希望,給家庭以希望,這樣國家才有希望。而不是把孩子一個個趕上優秀的山峰。

有很多孩子雖然登上了優秀的山峰,但在山頂,不聽老師話,產生逆反,產生鬱悶,有了輕生的念想,甚至在頂峰跳懸崖,難道不是嗎?

我們的教育終究給孩子了什麼啦?沒有了希望,沒有動力,即使成績再好,這還是毀了孩子的未來啊。

所以你幫助家長找到孩子的特長和優點,然後,你鼓勵孩子,家長一定會感激你的。同樣你也找到家長的特長和優點,也表揚家長,家長也同樣不會忘記你的。



三,我以前當班主任,班裡邊的差生有10個,我專門去家訪差生,我不希望他們學習多好,我只希望他們不給我添亂,能當我的小助手,給我打掃衛生,幫助我管理班級紀律就好了。

其實哪裡是讓他們幫助我管理紀律啊,他們才是被管理的對象。讓他們當官,他們非常高興,紀律也好起來啦。於是我就表揚家長,表揚孩子。孩子們爭著讓我去他們家裡家訪。家長也爭著讓我講教育孩子的心理學,教育學。

後來幾位家長還成立了沙龍,每天晚上去我的辦公室探討學習的問題。後來我才知道,幾位家長曾經去安利聽過課,他們善於拉籠人,讓好多家長去我那兒學習,那一段時間我感到非常高興。

從此我班級裡的紀律非常好,越差的孩子和我的關係越好,他們的家長見我就非常高興,一直讓我到他們家裡去做客。

把沒法轉化的孩子當成朋友,找到他們的特長,給他們以希望,給他們家庭以希望這樣不是很好嗎?



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處處春


這位老師您好,我也是一名小學教師,同時也是班主任,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不負責任的家長,身為老師心裡難受不舒服並不是因為家長,而是為孩子而擔心、惋惜。

畢竟孩子小不懂事情,老師都能夠明白,當你聯繫家長說孩子情況的時候,家長愛答不理,有的聯繫不上,有的甚至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學習......各種不負責的家長多的是,讓人值得安慰的是大多數的家長是通情達理的,這樣的一個班裡最多一個兩個的家長,心裡不舒服肯定有的,但是再看到孩子氣又消了一大半。

我覺得所謂的“看開”就是家長如果真的不願關心孩子的學習,老師就不要再聯繫家長了,對於孩子,作為老師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我們可以放棄家長,但是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就算是學習提不上來,也得讓他明白是非對錯,讓他身心健康。

孩子的在校表現很大一部分就是家長的體現,孩子是家長形象代言人,各位你們覺得呢?


J老師百分課堂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前提是一定在自己能力範疇之內,只要自己盡心了,無愧別人也無悔自己足以。



青島小老虎


作為一個老師,我想來和大家就這個問題做一交流,對於不負責任的家長,或者不管不問自己小孩的家長,當老師的應該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上的認識:

1、不要企求所有的家長都是負責任的家長

正如我們當老師的,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聽話一樣,同樣的道理,我們也不能期望所有的家長都是負責任的家長。這個世界本就豐富多彩,我們對自己所遇到的奇人怪事都要保持平常心,不要也不能大驚小怪。如果我們遇到那些蠻不講理的家長,總是覺得不可思議,不可理喻,那就是我們的認識出現了偏差。說明我們當老師的思想境界還不夠高。所以,我們思想上一定要淡定,要告誡自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是世界的豐富性的具體表現。


2、對不負責任的家長充滿同情和理解

我們是當老師的,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和我們一樣。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家長水平也就可想而知。我們當老師的,幾乎每一個人都接受過多年的教育,而那些家長卻不一定讀過書。尤其是那些不講道理、對子女不負責任的家長,大多都是小學或初中畢業,文化素質比較低。再加上有的家長,性格不好,為人處世怪異,語言和行動都表現出一些和自身不符的格調。這些人,和我們當老師的打交道,我們只能是對他們充滿同情和理解,而不應該把對小孩的怨氣撒到家長的身上,否則就是火上澆油。所以,對那些素質不高,對自己的小孩又不負責任的家長,一旦有必要和他們交流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足夠的同情心,對他們理解和支持。避免矛盾的激化。



3、和那些不負責任的家長打交道,要注意方式方法

有的家長由於自身素質不高,說實話確實是不負責任的,特別是對小孩的教育上。筆者就是一個職業學校的老師,這樣不負責任的家長遇到的太多了。大家都知道,職業學校的學生,多是問題學生,脾氣不好,習慣不好,學習更是一塌糊塗。而這些問題學生的背後幾乎都有一個問題家長。筆者做過統計,職業學校的學生幾乎有60%來自於問題家庭。這些學生,家長把他送到學校後,就是交給了老師。在學校讀書期間是從來不會打電話給老師問一下小孩在學校的表現的。絕大多數的都是念三年書都沒一個電話,甚至都不知道班主任姓什麼。還有的家長,更為過分。因為他小孩在學校調皮搗蛋,不可收拾,班主任老師不得不聯繫家長,你要是聯繫一次兩次他還接受,等到他小孩犯錯誤多了,你再打電話給他,他甚至會在電話裡怒懟你,說:你怎麼老找我家小孩的麻煩?

和這樣的家長打交道,沒辦法和他交流。所以,還是那句話,不能和他們一般見識。同時,在和他們打交道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說話要注意語氣,注意言辭,不能激怒了他們。和這些就打交道,一定要打腹稿,想一下,要說什麼,怎麼說,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否則會激化矛盾,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4、不必要和家長生氣

對於有些家長,我們有時候肯定會心裡難受,不舒服,但毫無用處,你和他講理講不通,所以不必要和這樣的家長生氣。俗話說得好,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我們當老師的應該看開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求事事如意,但求無愧於心。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能做的就好了。有些事,有些人,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也是不必要去計較的。

二、行動上的作為:

1、一如既往,誨人不倦

對一些不負責任的家長,不但要求我們在思想上要改變,而且在行動上我們也要注意。對這樣的家長家的小孩,我們當老師的還是要繼續保持我們老師的公平公正的愛心,對他家的小孩還要一如既往的關愛,對他儘自己最大的關愛和管教。不能和家長一般見識,走極端。我們老師要有比較高的境界,在和這樣的家長髮生矛盾後,不要對他小孩不管不問,也不能刻意嚴加管教。其實,老師,只是我們的職業,這種職業要求我們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都施以關愛,要陽光普照,而不能對學生有任何的喜好或厭惡。也就是說,我們當老師的,做的就是教書育人的工作,能教育一個是一個,能教育兩個是一雙。我們要為人師表,不能和學生,更不能和家長賭氣。這是當老師的大忌,也是最不應該的。


2、該交流還是要交流

作為老師有義務也有責任把小孩在學校的真實情況告知家長,共同尋找管教孩子的辦法。在必要的時候,老師要以一顆赤誠之心和家長保持溝通,而不能因為家長的原因就放任他家小孩,或者不和家長聯繫。一旦小孩在學校犯了錯,如果不主動和家長保持溝通,那老師的責任就更大了。在老師這裡,只能是憑著自己的愛心、耐心和真心去對待孩子和家長,儘管不一定能改變教育好孩子,但我們做老師的需要盡到自己的責任。所以,該交流還是要交流。

以上是我的觀點,希望每一個當老師的都盡力而為,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儘可能的做到最好,真的努力還是做不到,就自我安慰一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千萬不要和自己過不去。


職校老師


對於不負責的家長,我們應給予他們精神需求,而不應該難過,煩惱。看開了春暖花開,看不開昏天暗地。

世界上沒有完全兩片相同的葉子,家長也是千遍一律,作為教師我們要放平心態,自我調節,人生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同時作為教師要有良好心理素質,才能正真獲得成功。

對於不負責任的家長,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心平氣和與家長溝通,用心去感化他;

2.通過家長會,提高家長的思想意識,促進共識。

3.家校共育。

總之,我們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才去”,做好本質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