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行中有“以畫說話”之言,實為至理,但有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作品就是你做出的“物”,好壞不用多說看“物”便知;第二,是說畫以載道,畫以抒懷,畫是無言詩,畫就是你說出來的話。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東坡行吟圖 黃文琦

A、既然“以畫說話”,就不能老是重複說老話。

可以說,多數畫畫的,還是把畫一幅畫當作一件物品去做,充其量是去做一件工藝品,打磨拋光,甚是仔細。還有的就是幾十年固守著一種題材一種面貌,似乎要把某類人或某類物,畫到空前絕後無以倫比,這種鍥而不捨不斷重複的心理能量和定力,是可敬但又是很可憐的。這不由使人想起某個唱歌的,雖然登臺必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而且一唱就是幾十年,但他就歌壇第一空前絕後了嗎?我看未必吧,換作其他人唱,也許有的比他唱得更有味。所以重複不一定就能出好東西,再說就算萬一給你打磨成了經典,但想到那靠它成名的歌者,是不是有點讓人噁心?畫畫雖然是謀生的一門技藝,但也是創造精神產品的一類藝術,所以“以畫說話”就有了高要求,既然是說話,是載道,就總不能幾十年或一輩都說那幾句老舊話,載那一點道吧?更何況成了經典也不能一句頂一萬句,而且還有長江後浪推前浪呢!一味重複,沒有創新,畫就會變得了無生趣,人也如是。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清涼圖 黃文琦

B、既然是“以畫說話”,就要儘可能講多種“方言”,以適合不同層面的需求場。

只要你以畫為生,你就不得安生,好的狀態是讓你辛苦並快樂著。一年到頭,或官方的或學術機構的再或民間團體的各種展覽,都可能向你約稿徵稿;還有收藏人士、畫行畫商,甚至親朋好友或者鄉黨應酬,都會向你訂畫索畫,那一刻消停過?而且不同層面的需要各有標準和要求,你若不能駕馭多幾種題材和多幾種筆墨程式,沒有掌握多種“方言”,你作品的受眾面或者說“市場”就小了,載道傳道也就少了。就算你是個某個官方美術機構的要員,人家礙於面子要了你的作品,但你作品講的不是適合需要的“方言”,自然也就親切不起來。可以說,能駕馭多種題材,能畫出多種語境作品的畫家,文化學識和手頭工夫的積累都是相對充實的,並在不同層面的“市場”和不同類型的領域裡摸爬滾打,弄得一身才華方招人喜愛的,這類畫家面對需求,可應對自如,贏得了自由和尊嚴。

再是面對要你供奉作品的場,要在內心有足夠的尊重,特別是當你有了一些名氣,更不能以名欺人去砸了人家場子。因為我看過很多主題性展覽,不少名家的作品語境並不符合這個展覽的主題;也看到過不少原本高雅的場所,掛上個別名家的作品後反而不高雅了,不管是因為有名就任性,還是他確沒有能力拿出符合這個“場”的作品,總之,就是沒有尊重和善待需求的一方,拿出的作品往往起到砸場子的壞作用。

當然,不管什麼樣的場,作品的表達還是要尊從內心的認知和情懷,最近在網上走紅的張文宏醫生,為什麼網民們都喜愛他?就是因為他的表達非常符合當今社會這個特殊的“場”,才引起強烈的共鳴和推崇。張醫生說:“你讀書多了,你被人欺負慣了,你就知道欺負人的嘴臉是怎麼樣的,你就要善待比你年紀小的、權力沒你大的人。”那我們畫畫的人,又有幾個不曾被人或被生話欺負過?如今就算有了點成就和名聲,是否也要善待社會需要於你的方方面面呢?建築設計大師貝律銘名氣夠大了,他所有作品的成功,都在於他很尊重作品所在地的場,他設計的建築最大限度地與環境的當下形態和未來發展相得益彰,所以他贏得了時間的檢驗和人們的尊重。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圓明園劫難 黃文琦

C、既然“以畫說話”,就萬萬不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最近因為疫情,畫“抗疫”作品己成美術界大躍進之景觀,張曉凌先生寫了一篇很有份量的評論《抗疫美術創作的罪與罰》,他一針見血指出:因為當今的畫家群體,大多數人學識與技巧都儲備不足,對重大題材創作的規律更是一無所知。他說在強迫自己品讀這些抗疫作品的過程,相當於精神自虐,因為基本一個套路,跟風模仿,大多數都是停留在抄照片畫新聞呼口號的層面上。

我也深有同感,曾發打油調侃道:

如今畫壇跟風盛,連篇累牘鍾南山。畫得崇高遭戲謔,畫得英雄苦不堪。

就抗疫創作而言,要“以畫說話”,怎樣才不至於拾人牙慧,去另闢蹊徑發出新聲?

張曉凌先生指出,抗疫創作,必須把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生與死、良知、生命、親情、愛情、悲憫、善惡、恐懼與無奈等等,當作關切的焦點與創作主題,使創品能成為紮在民族心靈上的一根尖刺,稍有異動,就會痛徹心扉。

問題是,我們有沒有能力去認識和解讀張先生提出的焦點問題及其價值?作品要達到張先生寄予的期望,我敢肯定,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勝任的能力。所以,要做一個名符其實的畫家實在沒那麼容易,有些技法蹩足尚未聞“道”的畫畫人,就敢經常大言不慚,開口必稱“我作為一個藝術家”或“畫家”,不是無知,就是無恥!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以畫說話。(2020.3.13於海口)

黃文琦作品欣賞: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南行小記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粉脂年華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飼鶴圖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聽琴圖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遊山圖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忽聞妙音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漁歸圖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心中有菩提,步步有蓮花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品鑑圖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秋韻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七夕花兒紅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相逢又是老話題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清靜去處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心清聞妙香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野鶴無凡質,寒松有本心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鬼谷春秋圖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有魚圖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高士行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一醉方休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一曲狂歌道世情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長恨春歸無覓處,知轉入此中來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山行天地氣,水映日月光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速寫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速寫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速寫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速寫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速寫 黃文琦

硯邊雜彈 | 黃文琦:關於“以畫說話”的ABC

黃文琦,1956年生,廣東揭陽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海南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海南省人物畫學會會長。

曾於部隊從事文化藝術工作二十餘年,1997年轉業先後任海口市畫院和海南省書畫院副院長,2006年起師從劉大為、任惠中從事水墨人物畫課題研究至今。有主要作品先後參加中國美協主辦的展覽十餘次,獲優秀獎四次。天津美術出版社、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上海美術出版社、南方出版社等出版有畫集若干。曾應邀為炎黃藝術館、全國記協、北京市及海南省完成多幅重大歷史題材巨幅創作。

多讀藝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