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安全可監管,公立醫院或將成為互聯網醫院主力

對於武漢市江岸區後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的居民來說,下面這張照片裡的“藥袋人”就是他們的藥神。


力求安全可監管,公立醫院或將成為互聯網醫院主力

△圖片來自江岸區宣傳部


他叫豐楓。在武漢市小區實行24小時封控管理後,為了解決居民買藥問題,作為江岸區後湖街道惠民苑社區網格員的他開始幫居民買重症慢性病藥物。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受到疫情影響,慢病患者無法出門問診購藥,許多有慢病的老年人在家強忍不適,更有孕期人群因身體不適焦急萬分。

疫情帶來大量的醫療需求擠爆線下門診,同時也加劇了部分病人對線下就醫感染病毒的擔憂。

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醫療成為抗疫的“第二戰場”,在疫情中“大展身手”。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一週內連發兩個通知要求就應對疫情積極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以緩解定點醫院診療壓力,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一時之間,遠程問診平臺遍地開花,部分醫療機構也主動開設了線上問診服務。民眾特殊時期的醫療需求讓互聯網醫療獲得前所未有的市場接受度,成為培育用戶使用習慣的一個契機。

不過,在對未來保持樂觀態度的同時,人們也在擔憂:疫情過去之後,互聯網醫療該如何獲得長足發展?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醫療想要長足發展,需要克服行業自身的不足。其中,最為核心的難題就是如何保證問診過程和處方流轉過程的安全可監管。

政策加持,互聯網助力慢病患者脫離“窘境”

有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的慢性病患者數量已經接近4億。這些患者需要靠長期服藥、定期到醫院複診,來保證自己的健康。按照常規情況,一次慢性病的處方醫保用藥量為4周。大量慢病複診病人需要頻繁掛號續藥,不僅浪費了患者大量的時間精力,也佔據了醫院門診資源,導致就診效率低。

疫情發生以來,前文所提到的慢病患者所處窘境,也體現出:在線下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在線就診購藥需求旺盛,互聯網將是打通醫療服務“最後一公里”的關鍵。

對此,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秘書長馬光磊表示,患者通過互聯網醫院進行復診購藥,可以有效解決患者“因藥就醫“難題;同時,也可以減少來院的患者,緩解醫院的門診壓力,釋放出更多的醫療資源,提升患者看病就醫的獲得感。


力求安全可監管,公立醫院或將成為互聯網醫院主力

△圖片來自pixabay


政策的走向驗證了這個觀點。疫情期間,國家連續發文支持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應用。

3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著力解決醫療保障制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意見》提出,創新醫保協議管理,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協議管理,簡化優化醫藥機構定點申請、專業評估、協商談判程序,將符合條件的醫藥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建立健全跨區域就醫協議管理機制,制定定點醫藥機構履行協議考核辦法,突出行為規範、服務質量和費用控制考核評價,完善定點醫藥機構退出機制。

在這份《意見》出臺之前,今年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兩部門才剛剛發佈了《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對符合規定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線處方藥費等實現在線醫保結算。如今,伴隨著該《指導意見》出臺,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有望走向常態化。

長期以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醫保支付,一直是難題,也成為行業發展的瓶頸。在此次抗擊疫情中,互聯網醫療在常見病、慢性病診療上,發揮了極大作用,進一步證明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尤其也凸顯了對分級診療的補充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馬光磊提到,互聯網複診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原本自費的針對常見病和慢性病的“互聯網+”複診將進一步減免,有利於實體醫院線上處方的落地,將顯著提升居民選擇線上問診積極性,驅動居民就醫習慣的轉變,互聯網醫療需求加速增長,進而刺激更多的實體醫療機構建設互聯網醫院。

安全監管是核心難題

從最初的線上問診、掛號發展至今,互聯網醫療產業經歷了此前數年的發展,也曾被資本所追逐,但是卻一直無法真正解決醫療服務的核心難題,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完全做到診療過程和處方流轉過程的安全可監管。

“比如目前政策規定只允許互聯網醫療為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的複診開方,但是卻沒有一個很好的方式來界定患者是不是真的在複診。”馬光磊提到,處方是“憑方複診”、“憑方售藥”的基礎,也是醫保報銷的依據,把握好處方信息的真實性,就能夠有效防止線上、線下醫療中的一系列不合規現象出現。因此,無論是出於為患者安全考慮,還是出於為醫保資金的安全考慮,都必須要保證診療過程和處方流轉過程的安全可監管。

2019年下半年,國家市場監管方也由於安全監管問題曾對網售處方藥的市場提出很多質疑,網售處方藥也曾一度被叫停。


力求安全可監管,公立醫院或將成為互聯網醫院主力

△圖片來自pixabay


但實際上,互聯網上的診療過程和處方流轉過程並不是完全不可監控的。馬光磊提出瞭如下的解決方案:首先患者必須憑藉電子病歷或首診處方進行“憑方複診”,通過鏈接醫院的HIS系統,確保處方的真實性;其次,患者憑藉獲取的真實處方購藥,藥師在核對無誤後“憑方售藥”,確保銷售的真實性;再者,在患者選擇送藥上門服務時,配送方也需要進行患者身份和處方信息的核實,做到“憑方配送”,保障患者用藥安全的同時也為醫保監管部門提供了全流程可追溯的監管依據,保障醫保基金的安全使用。

這樣的方案在青島市市立醫院已經落地。

前不久,市民辛女士通過青島市市立醫院微信公眾號的診療服務與在線醫生進行視頻問診,醫生為辛女士開出了合規的外延處方,經過用藥合理系統及平臺、藥店藥師雙重審核後,辛女士收到了一條短信,內容包括取藥碼、藥店鏈接,短信最後還附帶一條鏈接,點開該鏈接後,立刻出現可以買到這些藥品的藥店。辛女士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配送到家”。不到兩小時,辛女士就在家中收到了大夫給自己開的藥。

目前,該醫院的線上問診用戶中已經有40%開過處方,並完成藥品的配送。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服務患者,許多此前不曾申請互聯網醫院牌照的三甲醫院開始申請了。”馬光磊所在的青島易複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接到了許多為三甲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互聯網醫院線上處方落地的需求。在他看來,“公立醫院已經開始有效利用互聯網醫院了。過去,醫院認為互聯網醫院是一個邊緣化的醫療行為,隨著疫情的發展,人民群眾看病的方式發生變化,醫院的態度發生了變化,有更多的投入。”

實際上,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從政策上鼓勵互聯網醫院的建設。比如遼寧省衛生健康委要求省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積極舉辦互聯網醫院,推行互聯網診療,拓展線上醫療服務空間。

疫情爆發之初,為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髮生率,給患者就診購藥提供便捷方式,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以下簡稱“大醫二院”)緊急上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互聯網公益諮詢平臺,為市民提供“隔空問診”服務,目前,其互聯網醫院每天為近萬人提供在線諮詢問診服務,同時正在探索為針慢病患者與輕症患者提供包括在線複診續方、送藥上門等一站式醫療服務。

此外,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阜外醫院等多家實體醫療機構也在積極延伸服務範圍,擁抱“互聯網+”醫療,為廣大患者提供在線複診續方、送藥上門、醫保報銷等更高效、更便捷的醫療服務。

作為處方的源頭,國家的管理政策對互聯網醫院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依託實體醫療機構。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互聯網醫院可分為兩種,一是互聯網醫療機構掛靠實體醫院,成立互聯網醫院。二是實體醫療機構請互聯網平臺為自己搭建一個互聯網醫院平臺。

在馬光磊看來,這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與實體醫療機構的粘性較弱,後者的粘性更強,且更容易實現診療全程的可追溯可監管。“在尋醫問藥的過程中,患者還是會傾向性地選擇以大三甲為實體依靠的互聯網醫院。”馬光磊說到,未來,公立醫院或將成為互聯網醫院主力。

“對於實現診療過程和處方流轉的安全可監管、可信任的醫療機構是充分條件,合理的監管方案則是必要條件。”馬光磊說到。


力求安全可監管,公立醫院或將成為互聯網醫院主力

△圖片來自 yestone


之所以能夠在疫情期間快速搭建其合理合規的且能夠打通醫保的互聯網處方流轉平臺,是因為此前易複診已經有了充分的實踐。

早在2018年7月,廣西梧州市試行門診特殊慢性病的處方共享,將醫院HIS系統和定點藥房打通慢病患者憑醫生藥方,在醫院藥房,或醫保定點藥店購藥,均可統一支付標準,直接醫保結算。

據馬光磊介紹,梧州全面試點處方共享藥店,實踐瞭如何在監管之下有效地在處方零售藥店統籌賬戶報銷。

這樣的方案也符合《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可以幫助醫藥機構為患者建立和妥善保存電子病歷、在線電子處方、購藥記錄等信息,做到診療、處方、交易、配送全程可追溯,實現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三流合一,做到全程可監控,滿足患者可以在線查詢檢查檢驗結果、診斷治療方案、處方和醫囑等病歷資料。

“目前全國多個省市已經開始探索推行互聯網醫療與醫保支付結合的政策,鼓勵開展互聯網診療進行疫情防控。”馬光磊提到,未來隨著各地試點工作的推進,合情合理合規的處方流轉平臺或將持續推廣開來,不但實現了互聯網醫院處方落地,更為包括慢病患者在內的互聯網醫療用戶提供更便捷的購藥服務。

據瞭解,青島市醫保局於日前正式開通互聯網醫院醫保支付,依託實體醫院的互聯網醫院,探索升級“不見面”購藥服務,已實現患者足不出戶即可問診、續方、購藥、醫保支付的一站式診療服務閉環,並且正在積極探索更多便民措施。

在馬光磊看來,以實體機構,尤其是公立醫療機構作為依託,三流合一,是保障診療過程和處方流轉過程真實可靠的可行路徑。

“可以預見的是,互聯網納入醫保的常態性發展並不難,在有一個合理合規的樣本情況下,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院將實現良性發展。”馬光磊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