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看看昔日繁華小清河濰坊段: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應山東巡撫周馥邀請,英轄威海衛租借地行政長官駱任廷訪問山東。4月23日,駱任廷一行的船隊登陸小清河入海口壽光羊角溝,在這裡與迎接他的官員、保鏢合影。
先看看這個英國人留下的100多年前的濰坊入海口的影像:
(船隊進入小清河)
(靠岸)
(登岸)
(歡迎儀式)
(安保人員)
(看熱鬧的群眾)
(河上一家人,注意女主的腳)
(七十三歲的船主,依然精神矍鑠!)
(以船為家)
(這好像是在維修)
小清河,山東省通航河流。位於省境中部,源於玉符河汊流及濟南市諸泉,東北流經歷城、章丘、博興等縣,於壽光縣羊角溝東20公里處入萊州灣。全長240多公里,流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
小清河在唐代以前為濟水殘渠,金時劉豫疏導入海。元於欽《齊乘》曰:“古濼水自華不注山東北入大清河,偽齊劉豫乃導之東行,為小清河。”明劉敕《歷乘》載:”小清河,水出大明湖,環城而東,合黑虎泉諸泉之水,東北繞華不注山,經章丘、鄒平、新城諸縣入海。此劉豫之運河,今迷其故道。”明朝時,河道淤塞,其源退至章丘,以獺河為源。1891年,清朝山東巡撫張曜指令當時任登萊青道的盛宣懷治理小清河,歷經三年竣工,其源仍為濟南諸泉。
小清河風景秀麗。流水潺潺,夾岸綠蔭籠波,河內鵝鴨戲遊。河上多有水閘點綴風景,最著名者為五柳閘,古時因閘旁有五棵柳樹而得名。該閘始建於唐武德年間(618~626年),延續至現代,於1934年改閘為兩扇,混凝土結構,並取名為五柳閘橋。
小清河歷有魚米舟楫之利,至20世紀50年代,小清河濟南段仍有魚40餘種,產量較大,此外尚有河蚌、溪蟹、田螺、大蝦等。沿河設抽水站13處之多,灌溉菜圃、稻田。兩岸藕池甚多,盛產蓮藕、菱芡。
昔日,小清河航運繁忙,金元之後,多以其運鹽,故又稱“小鹽河”。濟南東郊黃臺板橋小清河碼頭,船桅林立,首尾相接,為貨物的重要集散地。
直至本世紀50年代,仍可行舟至濟南城區,在西門橋、成豐橋設有客貨碼頭。
2月9日,經報請當地政府單位審批,中鐵二十五局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全線復工:
濰坊港于山東半島中部,位於渤海''金項鍊“萊州灣南岸,現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擁有海岸線140公里。按照《濰坊港總體規劃》,濰坊港轄區內規劃四處港區,即:濰坊港東、中、西港區和內河港區。中港區為森達美港,西港區為壽光港,東港區為昌邑下營港,內河港區由羊口港務局經營,位於壽光市羊口鎮北部的小清河下游南岸。
小清復航工程涵蓋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五市,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改建三級航道169公里,新建、改建船閘4座、橋樑36座,改造水利、管道、線纜等設施777個,配套建設航道維護基地和信息化系統。概算總投資135.93億元。
小清河復航工程實現了多個“第一”:
● 我省省級第一個PPP項目,
● 全國內河航道第一個PPP項目,
● 我省水運建設史上第一個投資超百億元的項目,
● 我省第一個實現海河直通的水路交通項目,
● 我省航運史上建設內容最多、技術最複雜、創新最多的項目,
● 也是我省乃至全國設計最嚴謹、運作最規範的PPP項目。
小清河復航工程對濰坊的影響:可以改善沿線生態,對於防洪、生態、環保、灌溉等都有益處。河道加寬後,在不久的將來遊船也可以走貨運航道,將更方便市民的遊玩出行,可以坐船直達濟南的章丘,濰坊人的出行又多了一種選擇,帶動旅遊業的發展。
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小清河的復航;也將對濰坊人駕車出行產生不小的影響!
山東內河航運並不發達,大量貨物通過公路運輸,而這造成了濟青高速北線擁堵。小清河復航後,濟青北線的通行壓力將大大降低。
小清河復航後將實現千噸級船舶海河聯運,成為溝通“藍黃”兩區及省會都市圈的海河直達運輸通道,成為聯繫我省內陸企業與沿海港口的重要紐帶。
復航工程建成後,濰坊的貨物可以通過小清河航道,直接到達濟南以及沿河兩岸。近海產的海鮮、濰坊北部地區產的海鹽、水果以及工業產品,不用通過陸運,可直接通過河運運輸到沿河城市。
閱讀更多 詩境笙音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