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都原創:龍蟠小鎮

綢都原創:龍蟠小鎮

作者簡介:賈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龍蟠初中語文一級教師。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會員、南充市作家協會會員、南充市散文學會會員、南充市網絡作家協會理事、南充市嘉陵區文聯委員。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發表散文20餘萬字。

綢都原創:龍蟠小鎮

作者近照

龍蟠鎮,位於嘉陵區西部,距南充市25公里。海拔高度458米。原名蟠龍場,系清初古場,因場鎮位於蟠龍山側而得名,地處318國道上,交通便利。明末清初移民來龍蟠場居後,興場時,賈、青、蒲、楊、覃等幾姓族頭人幾經合議,根據場鎮坐落在山勢蜿蜒盤旋、若似蛟龍的蟠龍山側而命名為蟠龍場。1935年國民政府推行保甲制時,改名蟠龍鄉,1958年10月1日改為蟠龍人民公社,1966年改名為群英公社,1974年恢復為蟠龍公社,1982年南充地區地名普查中,為避免區內同名而改為龍蟠鄉,1984年撤鄉建鎮。

綢都原創:龍蟠小鎮

龍蟠小城鎮建設頗具規模,但有幸的是這裡的老街還保留著往日的容貌,大多街房屬連排式建築,面街的商鋪至今任在發揮著商業用途。漫步在龍蟠街頭,這裡的鍋魁涼粉攤點尤其多,香酥的鍋魁夾著粉白而有沾滿紅油的涼粉頓時勾起人們的食慾。

龍蟠鎮不大,也不是典型的江南小鎮。座落在叢草生存的甘草嶺上,位置極高,可以鳥瞰茫茫的稻田和山溝。沒有一條溪流,沒有一方池塘,沒有一拱石橋,更沒有烏篷船。鎮上有的是樓房,店鋪,街道。

龍蟠鎮幾乎都是寂靜的,不動聲色的,靜靜地躺在那裡。清晨,學校廣播傳出優美的曲子,和著清新的空氣和新番的泥土氣息。小鎮也有忙碌的時候。一到當場天,車流,人流,馬達,喧囂,琳琅滿目的商品,流動的小販,討價還價的爭執..........這些,構成了一幅跳動的畫面。

龍蟠小鎮的老街永遠是那麼寂靜,儘管有些許的商鋪,但並不熱鬧。那青青的木瓦房上,隱約可見雕龍和畫鳳。老街已靜靜地流淌在歷史的長河中。新街,賦予了小鎮鮮活的生命,店鋪林立,人潮湧動。新街,在新世紀的時代風景中徜徉。

龍蟠鎮沒有大都市如潮般的車水馬龍,沒有霓虹閃爍。只有匆匆的行人的背影。走累了,看著操著濃重的西路口音的人們從面前安靜地走過,眼中閃爍著希冀的目光,似乎是想找到一種寄予。時間在明媚的陽光中悄悄地流逝著。直到感覺到一絲涼意,才在暮色中回首,仰望街頭那一抹夕陽,輝煌了頭頂的一片天空。於是,恍然從一個長長的夢中驚醒。

綢都原創:龍蟠小鎮

龍蟠鎮的夏天,黎明清冷而幽靜,沒有了白天的桀驁不安和狂躁不已的熱流。空氣格外清新而又舒爽,田野一片寧靜而神秘。天際開始泛白的時候,晨曦慢慢升起。那微微的泛白越來越亮,漸漸的透出了一抹霞光。轉眼之間變得紅紅的,像火一樣的紅色,傾瀉在茫茫空曠的天宇。那紅色雖然耀眼,卻沒有燥熱的感覺。在她面前,彷彿全身心都融入繽紛燦爛的朝霞之中。總是每天都會看到不同的晨曦。每當全神貫注地儗視東方那清純少女般的晨曦的到來時,那東方少女都在短短的瞬間騷動起來。一霎那,嬌豔緋紅飛出了天邊。一分羞澀,一分熱烈,一分浪漫,一分多情。朝霞就像充滿了青春成熟的少婦,在你沉浸在少女純潔的矚目心愛的時候,驀地出現在你的身旁,許多聯想、許多遐想、許多柔情,許多依戀。所有這些都在你還沒有完全作好準備的時候,突如其來。在她面前,你無法抗拒,無法迴避,無法鎮靜,無法退卻。你能做的,就是不由自主地張開你的懷抱,盡情地去擁抱那片朝霞。你會深深地迷上那抹霞光,那紅色基調的溫柔多情,又是如此五彩賓紛的浪漫。

綢都原創:龍蟠小鎮

龍蟠小鎮,簡約而不簡單,從容中透出一股靈氣。在人流中,淺唱低吟的,是時光留下的斑駁痕跡。不張揚,卻很厚重,有一種感情在裡面靜靜地述說著,彷彿是在等待,又似乎是在追憶似水年華的美麗,只有青青的石板上刻下的足跡洩露了幾許滄桑。

龍蟠小鎮有沾滿了清晨露珠的溼漉漉的青石板路;有背光的地方青苔在悠然地生長;在日漸斑駁的灰色的老房子上,偶爾會有幾聲清脆的鳥鳴。

這是 一個安靜的小鎮。也許她還是會安安靜靜地等候在那裡,讓人想靜靜地貼近她,輕輕的呵護她。

綢都原創:龍蟠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