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問中國找墜落衛星,“航天之父”錢學森手心演算,指出方向

人類探索宇宙的序章是由蘇聯開啟的,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向宇宙太空發射了全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


蘇聯問中國找墜落衛星,“航天之父”錢學森手心演算,指出方向

僅僅幾個月,於1958年1月,斯普特尼克1號短暫的壽命走向了盡頭,由於當時航天技術尚未成熟,蘇聯發射上去的人造衛星並沒有安裝太陽能電池,從太空中墜落。為了回收這個衛星的殘骸,蘇聯科學家經過多次計算和推測,最後認為這個人造衛星會掉落在中國的東北地區。所以迅速和我國取得聯繫,希望能尋找到斯普特尼克1號人造衛星的殘骸。


蘇聯問中國找墜落衛星,“航天之父”錢學森手心演算,指出方向

當時錢學森兼任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長,所以中國有關部門緊急將尋覓人造衛星殘骸的義務傳達給了錢學森。畢竟只要他才曉得衛星和衛星殘骸究竟長什麼樣子。

接到這個義務之後,錢學森本人也是十分撓頭。沒方法,蘇聯只算出來了一個人造衛星墜落的大致方向,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線索。東北那麼大,總不能讓兵士們迎風冒雪大冬天出門搞拉網式搜索吧。


蘇聯問中國找墜落衛星,“航天之父”錢學森手心演算,指出方向

說來也巧,就在錢學森一籌莫展的時分,瀋陽那邊傳來了一個音訊,那就是有一名夜間值班的戰士,發現有一個火球墜落,他們疑心這個火球就是斯普特尼克1號衛星。

錢學森接到音訊後立即動身前往東北。一開端錢學森還奇異,假如在瀋陽能看到“火球”墜落,那麼在北京也應該可以看到才對,為何其他中央都沒有發現呢?

一小時後,錢學森剛到了瀋陽就趕緊詢問關於“火球”的問題。聽瀋陽軍方的描述,他們好像是已經確定了殘骸就落在了東北一樣。錢學森也很激動。如果是真的,那自然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好事兒。如果是誤判,再搜索也不遲。


蘇聯問中國找墜落衛星,“航天之父”錢學森手心演算,指出方向

於是錢學森顧不得吃飯,直接就找上了那個看到了火球的戰士,讓他詳細描述火球的情況。包括火球的大小,速度,掉落的方向以及弧度等。

隨著那名戰士開端回想,錢學森也掏出了隨身攜大的鋼筆,在手心畫了一個座標系,緊接著又花了幾根拋物線。然後就開端了緊張的運算工程。不斷到筆記寫滿了他的掌心還不夠。錢學森又在手背上寫了好記的數學符號和物理學公式。  

錢學森在經過了三分多鐘的緊張計算之後,錢學森就把筆收了起來,通知一切人,假如這個火球真的是人造衛星殘骸,那麼應該是落在瀋陽兩千公里之外的中央,也就是說基本不在東北,更不在中國境內。說罷,當天下午錢學森就前往了北京。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蘇聯方面就傳來了音訊,說斯普特尼克1號的殘骸,在美國阿拉斯加的一處雪山中被找到了。  


蘇聯問中國找墜落衛星,“航天之父”錢學森手心演算,指出方向

後來這件事傳開來,許多人對錢學森在航空工程、數學、空氣動力學等領域的紮實功底,佩服的心悅誠服,依據他人的描繪,錢學森在經過一番計算就能找到衛星殘骸,比那些蘇聯專家厲害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