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正如王安憶自己所說:“我是在直接寫城市的故事,但這個女人是這個城市的影子。”在上海這個城市,有著成千上萬的“王琦瑤”,她們居住在這個城市的角角落落,精緻而真實。順應著時代的變遷,而活出真正的自我。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1946年到解放戰爭結束對應著弄堂中走出的王琦瑤獲得“上海小姐”的稱號並被當政要人李主任養作外室的繁花似錦的生活。文革期間對應著王琦瑤失卻依靠從金絲雀的身份中脫離,在平安里開啟自己的新的生活,她把上海人特有的氣質完全展露出來,精緻、精明,充滿市井精神,世故卻不世俗;改革開放前後時期對應的是王琦瑤與這個城市的新一代——女兒薇薇之間不斷的爭吵與隔閡。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王琦瑤作為作者筆下老上海的見證者,她順應著時代變化的同時也在緬懷舊上海的風雅。情節在大社會環境中發展著,三個階段跨越一個人的一生,是半個世紀的回望。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那把裙裾展成蓮花似的旋轉,一百轉也是空轉,裡面裹的都是風,沒有一點羅曼蒂克。”再也不會有像程先生那種著裝考究的先生出現,就像再也無法與往事重逢。一切都像浮光掠影,隨著她生命的逝去,那個時代也徹底消逝了……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王安憶的文字是何其細膩,有人說《長恨歌》情節簡單,太過冗長。讀過之後反而覺得正是這份“冗長”才足以鏤刻上海四十幾年嬗變中的精雅與細緻,那不僅僅是浮華世界裡的精雕細琢,還是“王琦瑤們”活到骨子裡的優雅。那些文字是清風徐來的一幅幅畫面,讓人感悟己身的同時又不得不對人生的莫測而惋嘆。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王琦瑤的一生像流水一樣,不疾不徐緩緩流過。她的一生沒有去衡量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她遵從著內心所求,面對“最佳女婿”程先生對她單向的愛,她選擇了可以讓自己入駐浮華世界的李主任。風波已過,塵埃落定的平淡生活中,她沒有再做打算繼續擇偶,反而選擇了短暫貪歡的康明遜並一意孤行生下了女兒。韶華逝去,當慾望再被撩撥,她又一次遵從自己的內心接納了比她年輕一輩的老克臘……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故事的結局倉皇又淒涼,當她面對覬覦黃金的偷盜者時,並非不知自己的危險處境,她的不依不饒徹底激怒了暴徒最終導致自己命喪平安里,然而那不過是渴望著的一個了結罷了……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正如文中所說,“虛無就虛無,過眼就過眼,人生本就是攢在手裡的水似的,總是流逝,沒什麼千秋萬載的一說。”這種順應中的倔強似乎相互牴牾,卻又是那麼地讓人著迷。王琦瑤一直在做自己,一直在自己能夠做到的範疇中精緻又寂寞地活著,這一切,惟有屋頂上的鴿群是知情者。

閱讀紀:漫漫人生路,喜歡就好

今日分享話題:對比起“王琦瑤”式尊崇自我的人生選擇,究竟什麼才算是好的人生?是任其發展從生活的點滴中獲得快樂,還是一味向上取得成功才是好的人生?

注:本文圖文來源於網絡,最終解釋權歸培根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