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短信

最长的短信


●冯根林(安徽)


最长的短信


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是同班同学,直到中等师范毕业,我们还是同班同学。我们虽然不是同母同胞生活在一起,但我们像亲兄弟一样,在共同的母校里学习了12年。即使中师毕业了,我们又被分配在同一所学校,又在一起工作了96个月。学习和工作时间加在一起,整整20年。

我们是中考制度改革之后的首届中师生。后来,他考研去了北京,再到湖北省卫生部门任职;我调入机关,从事教学研究,一直留在家乡。

细算起来,分别32年,我们只见过一面。我到长沙开会,返回途经武汉,正好是周日,我提前给他发了短信:“在长沙,经武汉回乡。”

“请告知车次。”

我发了车次,出站时,他和爱人迎在出站口。然后邀请我到他家吃饭,饭后参观黄鹤楼,然后去东湖散步。

最后,他开车送我至动车站,再次别离。

各自忙碌,互不干扰。即使有时联系,也只是发几个字的短信,至多不超过10个字。

我们都是平凡的公职人员,都知道时间有限,更知道情谊深厚,心灵相通。君子之交淡如水,即使春节,彼此也极少互相问候。

新冠肺炎猖獗,他在这样的地理位置和职责岗位,一定是忙得忘了昼夜。而我在防控值班之余,终于不得不常常想起武汉,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黄鹤楼和东湖,想起那几万医护战士的集结,想起白衣天使的逆向飞行,想起没有硝烟的主战场。会为他担忧。

犹豫再三,我给他发了短信:

“爱护人民,爱惜自己。”我知道他的为官为人,因此把“爱护人民”放在前面。

泥牛入海,黄鹤一去不复返。

几天都没有一个字的回复。

我的担忧日益加剧,便又发了一条短信:

“你们都好吧?”

隔了12个小时,他才回复:“OK!”仅两个字母一个图标,用时一刹那。可想而知他依然处在争分夺秒地战斗中。

“非常担心,不敢耽误,不便多问。”

……

“保卫人民,保护家人,保重自己。”

……

又是漫长的等待,每天必看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通报。眼睛盯着武汉,想象他的奔忙。已近60岁的人了,长时间的连轴加班,身体能吃得消吗?

正月结束,直到2月24日,二月初二龙抬头的那天早晨,我的手机上才出现他的留言:

“感谢党和国家,感谢人民!一切向好,曙光在前。放心!”

我悬着的心终于慢慢地放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是几十年来,他发给我的最长的短信。我把这带有两个感叹号、长达20个字的短信,反复看了无数遍。

最长的短信,最好的消息。

最长的短信

冯根林,安徽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安徽省作协会员,曾获“安徽省文学艺术教育杰出贡献奖”、滁州好人。热爱阅读与写作,是《天府散文》的忠实读者。

最长的短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