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一批揚州白衣天使逆行,奮不顧身投入抗疫最前線。我們用“武漢日記”記載高光時刻:“戰地故事”講述一線動態;“暖心連線”真情溝通前後方;邀請領隊徐道亮“徐徐道來”,覆盤每日工作。這一群揚州精英“故人直奔黃鶴樓、不破疫情誓不還”,我們真誠期盼他們“相約勝利還揚州”,等花開之日,邀桃李春風,敬一杯慶功之酒。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近期絕大多數患者就能康復出院


■出鏡人:徐道亮(第七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醫療隊領隊、蘇北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根據昨天的要求,從今天開始把病人梳理後,能出院的就出院。對於不能出院的病人,調整治療方案,儘可能讓他們早一點康復出院。預計在20日前後,我們的病人如果不能出院的話,將轉給武漢市第一醫院自己管理的病區。

今天又出院了一部分病人。目前病人數不到30個,我們爭取絕大數的病人能治癒出院。

今天,我代表市衛健委來到了江夏區人民醫院,看望這裡的揚州隊員。他們已在這裡持續奮戰了 45天了,展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我們給隊員們帶來了揚州大廚精心準備的家鄉菜,為他們鼓勁加油。越到最後越不能出差錯,治療上不能鬆懈,個人防護上同樣不能放鬆。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一個月來,總是拒絕與父親視頻

“援湖北一個月了,武漢已經櫻花盛開。此時是凌晨時分,街頭空曠寂寥,我卻毫無睡意。”昨天,儀徵市人民醫院護士王莎這樣說。

當初,她接到出征命令時,沒來得及告訴遠在湖南的父母。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其實,我也怕他們知道後擔心,經過深思熟慮才決定告訴了弟弟,並再三囑咐不要告訴父母。”王莎說,“我和往常一樣按時給父母打電話嘮家常,但是每次都不視頻,因為視頻後他們就會知道我不在家。”

昨晚,王莎接到父親的視頻,她又拒絕了,卻感覺心裡慌得很,趕緊回電話過去。沒想到,父親第一句話就問:“你在哪?”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在家呢。”

父親沉默了,她也不敢出聲。

過了半分鐘,父親和王莎說了些家常話,並囑咐她注意身體,就掛了電話。

正在慶幸父親沒有發現她的秘密時,弟弟跟著來電了:“姐,我今天不小心說漏了嘴。”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想起父親的沉默,原來父親已經知道了,但他不忍告訴身體不佳的母親,我頓時潸然淚下。父愛如山,像岩漿一樣炙熱,在日常生活中又是那樣平淡。我獨自坐在窗前,兩眼凝視著遠方。眼,已哭得紅腫;淚,還在流著,我沒有擦,就放任地哭一次吧。”王莎說,“爸媽!先有國,才有家,我一定不辱使命,堅持到底,待圓滿完成任務,一定回家看望二老!”

滿臉壓痕,此生最美的時刻

蘇北人民醫院護士熊一婷說,支援武漢期間,發生了太多足以鐫刻入她生命的美好記憶。

夥伴們為了病人安危,主動延長工作時間;“愛心便利店”“呼吸操”“自制水袋預防壓力性損傷”等創新舉措,一封又一封真摯的感謝信,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讓她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愛的光芒。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患者劉奶奶,高齡的她總是收拾好自己的小包想回家。”老人一口武漢的話,她們交流起來略顯困難。於是,閒暇時間,熊一婷學習武漢話,跟她談談心,給她捶捶背揉揉肩,希望能慰藉一個老人思念家人的心情,更希望她早日康復,早日見到自己的兒女。

因在重症病房工作,熊一婷滿臉都是壓痕,雙手早已蛻皮,但她說:“如今的臉蛋和手,是我覺得此生最美的時刻。”以前拍照,總是愛美顏一下,現在的她反而更敢於面對相機,直視那個更真實的自己。

3月13日是在武漢抗疫“滿月”的日子,熊一婷想對堅強的武漢人說:“謝謝,謝謝你們的堅持和配合,我相信所有可愛的病人都能一天天的好轉。待疫情結束,願我們身邊都有親人相伴。你們的勇敢不放棄,始終是我心中最美的一束光!”

後方寄來明信片

溫暖了前方“戰士”

後方寄來明信片,熟悉的字體,見字如面,讓揚州市婦幼保健院護師湯志敏瞬間懂得“家書抵萬金”。

“在這個春天裡,早櫻開放,鳥兒南歸,但因為疫情,與往常不同。今天,收到一份來自家鄉的溫暖。”揚州市婦幼保健院護師湯志敏說,收到醫院領導親筆寫的明信片,當時就感受到了一份溫暖和感動。雖然不在同一個地方,但這張明信片將前後方的緊緊聯繫在一起。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春意濃濃的日子裡,我們不在一起工作,但都在抗疫,完成祖國交給我們的光榮任務,為戰勝疫情奉獻自己的力量。收到意外的溫暖與感動,真的如沐春風。”湯志敏讓後方同事們放心,他們會為祖國盡力。“手捧明信片,看著熟悉的字體,彷彿看見你們在我的面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家書抵萬金!”

寫“月記”

紀錄在武漢收穫的感動

3月13日是揚州市中醫院骨傷科主管護師張金花作為揚州醫療隊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市第一醫院“滿月”的日子。她特意寫了一則“月記”,記錄在武漢工作和生活的點滴。“從一開始的忐忑不安,到現在的從容面對,我已經完全適應了這個環境。”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張金花說,記得到武漢的第二個班,是下午5點到9點的班,她3點40分就從賓館出發,穿戴好所有裝備進艙。給病人發晚餐時,有一位叔叔關切地問她,有沒有吃過。怕叔叔擔心,張金花說自己吃過麵包了。“我因為腸胃不好,午飯後就不敢吃東西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張金花說,那位叔叔向她比了一個加油的動作。

在危重病房,每4個小時就要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徵。張金花所在的責任班都是相互協作,有人量體溫、測脈搏、指脈氧,有人量血壓。有一天,她拿著血壓計正給病人一個個量,一個大姐突然說:“我們血壓都很好,不需要量了。”原來,大姐是怕張金花在房間待的時間太長了,被傳染。張金花鼻子一酸,眼淚水直打轉。張金花對大姐說,如果有近距離的操作,可以把頭轉過去,不對著她們就行。沒想到,隔壁的幾個病人,齊刷刷把頭偏向另一方。

“真的,如果沒有穿防護服、戴防護鏡,我會好好地大哭一場。”張金花說,隔離病房不隔離愛。在這小小的空間裡,有著太多太多的感動。這裡見到的,不僅有中國的速度,更有中國的溫度。


“換個地方,繼續做我該做的事”

江都人民醫院呼吸科主管護師付星轉說,到武漢的這段時間,有驚喜,有感動。到武漢後,家人曾非常擔心,她父親發來的視頻聲音也有些哽咽。付星轉笑著說:“爸,我沒事,我只是換了個地方工作,繼續做我該做的事,繼續履行我該履行的職責而已。”父親簡單地說了句:“保護好自己,我們都支持你,早點睡!”這讓她更堅定了戰必勝的信念。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只用一週的時間,付星轉已經基本適應了在重症病區的環境,再加上她在呼吸科工作八年,所以在護理重症患者時得心應手。她深知這些患者身體上的痛苦與心理上的煎熬。工作之餘,她儘可能地跟患者溝通,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為患者做治療時,付星轉會主動介紹自己,跟他們聊聊家常,讓他們放鬆情緒。等他們病情平穩,付星轉就教他們做呼吸功能鍛鍊。每天,聽到最多的就是“謝謝”。

有位患者說:“姑娘,來年請你們來武漢看櫻花!”付星轉點了點頭:“這是我們的約定!”

一天下班,走出醫院大門,付星轉遇到了一對夫妻。他們都是教師,也是武漢的志願者,專門接送醫務人員上下班。付星轉上車後,和他們閒聊起來。他們問付星轉“怕不怕”,她笑著搖了搖頭。下車前,他們互相留了號碼,併發出邀請:“今年不能帶你們看櫻花,來年一定要來。”

付星轉告訴記者,當時她很想說:“此刻的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而是這些可敬可愛的武漢人。”她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這些患者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和患者爺爺成了相親相愛“一家人”

一位患者老爺爺輸液時,不停地用武漢話跟高郵市人民醫院護師嵇靜交流。意識到護士可能聽不懂,他便改用“漢普話”(武漢話+普通話)。原來,老爺爺比較焦慮,對治療有些疑惑。嵇靜耐心安慰他:現在最重要的是增強免疫力,保持好的心情,這樣對病情有幫助的。“有我們這麼多醫生護士在,您放心,一定會早日康復的!”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發午飯時,嵇靜見爺爺還有近一半的水沒輸完,便對他說:“爺爺,輸著液不方便吃飯,我來喂您吧?”爺爺直搖頭,不好意思地說:“我還沒有老到那種程度,暫時不餓,等輸完液再吃。”

接近下午1點時,爺爺輸液結束了,嵇靜拔完針,爺爺拿起冷掉的飯準備吃。嵇靜擔心冷飯傷胃,三步並兩步,趕緊將爺爺的飯菜熱好。爺爺對她揮揮手,示意她趕緊出去,因為他要拿掉口罩吃飯。嵇靜笑著說:“沒事的,我武裝得好呢!”爺爺說,武裝再好,也要避免增加危險,讓她趕緊出去。

後來,跟爺爺同病房的叔叔告訴嵇靜,其實爺爺早就餓了,因為輸著液,只要手一動就輸液不暢,又怕給護士們添麻煩,就一直忍著。

事後,嵇靜很嚴肅地“批評”了爺爺,告訴他:“有事情直接找我們,不要怕我們麻煩,我們也不怕麻煩!”

想到事事都為她們著想的爺爺,嵇靜內心也倍感溫暖。“我們幫著武漢人民,武漢人民想著我們,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武漢正在“甦醒”


3月13日,第七批江蘇省援湖北醫療隊揚州支援隊來到武漢剛好一個月。這段時間裡,他們用辛勤和努力換來了如今“床等人”的局面,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冷峻嶺寫下散文《甦醒》。他說:“不覺之間,我們已經奮戰了整整一個月。在大家的努力下,武漢變得越來越好,一切都將甦醒過來。”

甦醒

隨著重病人轉輕,輕病人康復陸續出院,我們的工作節奏也慢了下來。午後,病人多平穩休息,我也有了些閒暇時光。視線透過模糊的護目鏡,穿過玻璃窗,我也細細品味一下春日暖陽下的武漢。

馬路上的車較我們剛來時明顯增多了,雖算不上車水馬龍,卻也少了些靜寂的淒涼,多了些生氣,彷彿血管裡血液緩緩流動起來。馬路上忙碌的當屬快遞小哥,他們一手扶著電動車車把,一手拿手機靠在嘴邊說著什麼,從我的視野裡穿梭而過,給這座午後春日裡懶洋洋的城市增添了些許動感的節奏。

一隻貓靜靜地蜷縮在隔壁陽臺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間或睜下眼,告訴我它還活著。不遠處,兩位戴著口罩的環衛工人,手裡攥著掃帚,窸窸窣窣聊著什麼,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引得貓兒撇過頭去瞄一眼,又轉過頭來動動耳朵,滿不在乎地閉上眼。

突然,遠處傳來救護車的聲音打破這個寧靜。樓下,醫院門口漸漸人頭攢動,熱鬧起來。我俯下身子低頭望去,四輛救護車停在門口,鳴笛聲戛然而止。

後車門剛剛被打開,一名手提數個大小包裹、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年輕人,就迫不及待地跳上車去。同樣著裝的兩名婦人手拉著手說著什麼,另有兩三人手裡也是拎著大小行李跟在後面,走出醫院來到車旁。兩名婦人這才鬆開手,接過同行人手裡的行李,笑著向他們揮揮手,也分別上了車。

最後走出醫院的是一名老者。他在一位年輕人的攙扶下,緩緩走到車邊,停下了腳步。老者轉過身來,面對著那位身材瘦弱的年輕人,緩緩地彎下腰去。年輕人迅捷地也彎腰附身下去,扶起老者的雙肩,緊緊握住他的雙手,不知道說些什麼。老者慢慢地轉過身去,左手擦拭了一下雙眼,右手扶著年輕人有力的臂膀,顫顫巍巍地上了最後一輛車。

發動機聲起,車裡車外人們都揮起手來,直到四輛車漸漸消失在遠方,一行人才緩緩放下手。轉過身來,那一群意氣風發的年輕人,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回醫院。

經過這一陣騷動,外面的一切很快恢復了先前的平靜。

只是那隻貓早已醒來,它弓起身子,俯下前身,伸直前爪,咧牙張嘴地打個哈欠、伸個懶腰,緩緩地轉了兩圈,突然靈動地跳上欄杆,躥出我的視線。

寒冬已過,萬物復甦。暖陽下曾經冬眠的武漢已經甦醒,城市的脈動已漸漸恢復。回過神來,轉身看到病區裡護士在給患者指導呼吸操鍛鍊。

想到這些患者也快出院,我會心一笑,也融入到他們當中去了。


【武漢日記㉚·視頻】武漢正在“甦醒”


取得階段性勝利 要堅持再堅持


“爸爸早上好,今天是你去支援武漢第29天了,好好照顧自己,I love you……”黃鈺言每天早上都會給爸爸發一條這樣的語音。她的爸爸是江蘇省援湖北醫療隊揚州醫療隊隊員、儀徵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黃新奎。

“爸爸把這些病毒全部消滅完就回來。”黃新奎答應女兒,“回來給你舉高高,好不好?”他還叮囑女兒,在家要聽外公外婆和媽媽的話。黃新奎說,女兒現在長大了懂事了,之前錯過了女兒的生日,等他回去要給女兒再過一次生日,補一個生日蛋糕。

“在那邊情況怎麼樣了?”黃新奎的妻子、儀徵市人民醫院護士長嚴利娟問道。

“現在都挺好的,比來的時候要好得多,吃的喝的各個都有保障,都挺好。”黃新奎說,現在來這邊一個月了,工作流程都比較熟悉,而且現在也取得了一定階段的勝利,堅持再堅持就會奪取全勝。“我想很快就可以回去跟你們團聚了。”


通訊員 蘇宣 傅軒 海霞 紅芳 兆敏 尤豔

記者 丁雲 王詩韻 張慶萍 束露清

視頻製作 徐勇 張嶽 馮庭如 孫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