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福建第一茗茶

2020-03-11 16:28:19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速(上)

2020年开年,一场疫情打乱了经济发展的节奏,覆巢之下无完卵,这场疫情也影响了几乎整个茶行业。有业内人士预估,疫情之下茶行业损失或超百亿。

如今三月春茶季已至,从目前全国各茶区茶市情况来看,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明显。但无论是从茶叶产业链创新延伸加速,还是对线上营销的主动出击来看,这一年可以说是茶行业转型之年的开端。先来看看今年春茶季,茶市目前总体表现如何?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春茶价格涨跌不一

云南茶市

墨江:今年茶价受疫情影响,墨江普洱茶源广场春茶交易区春茶交易价格比去年低了些,预计中后期应会有所上升,总体价格应该会保持平稳。(普洱日报)

普洱景谷:春茶价格上涨,按目前发展趋势,茶农预计收入要比去年高。(人民网)

 四川茶市

丹棱:受疫情影响,今年主产区茶叶价格大概60-80元不等,比去年有所下降。(人民网)

贵州茶市

普安:2月份茶青价格,与去年同时期相比,略有上涨。(天眼新闻)

浙江茶市

中国茶市(新昌):综合十多位经营户的看法,今年中国茶市复业首日春茶总体价格上涨10%左右。(浙江新闻)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嵊州:2月底,茶青价格较去年同质量茶青价格下跌约10%左右。(越乡龙井)

萧山:总体来说,今年乌牛早的品质不错,但产量会略微下降,价格和往年差不多。(萧山广播电视台)

无锡:无锡市滨湖区首批春茶开采,记者了解到,今年新茶产量有所上升,价格和往年相比基本持平。(现代快报)

从目前各地部分已开市茶市来看,早春茶价格涨跌幅度在10%左右。然而衡量茶市发展并不能单看价格涨跌趋势,茶叶的产量、销量都是评估的重要指标。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线上营销的爆发

茶叶价格波动,往往是由茶叶产销情况以及供需关系决定的。

疫情之下,我国茶叶产销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采茶工紧缺;茶企茶商收茶困难;茶叶生产加工停滞;物流配送受阻;线下茶馆、门店销售受限。茶叶三问"种出来怎么卖?卖到哪里?订单从哪来?",本就让茶农茶商们备受煎熬,更勿论其它租金、员工薪资等等高额成本的持续累积,可谓压垮了他们最后一道防线。

以往行业提转型,大都停留在口号形式阶段,雷声大雨点小。如今,原本长期依赖的茶叶传统产销模式遭受冲击,火烧眉毛态势下,行业被迫转型升级,许多茶农茶企,纷纷转型升级线上营销,拓宽销售渠道,以确保茶叶生产销售两不误。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综合来看,目前茶叶线上营销渠道主要包括自有平台+第三方平台。

自有平台主要包括茶企官方网站、旗舰店以及各大自媒体平台等,而"直播"又成为了众多茶企在自有平台营销上的首选。

当下常见的茶叶直播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播开课分享茶识,达到吸引新用户关注,增强老用户粘性,双双加深用户对品牌的信任,以促进后续转化;另一类是主题现场直播卖货,在感染力极强的场景下,直接实现转化。前者有六大茶山、东卓茶业为例,后者则有下关沱茶、福元昌、双陈普洱、茶里等例子。据悉,日前六大茶山正式开启"云大会"模式,经销商大会暨新品发布会首次使用直播的方式,超60000人次通过网络直播参与会议,形成不错的传播效应。

茶行业转型之年!线上营销转型,产业链延伸加!


当然,疫情期间,也有人对茶市较为乐观,认为消费者宅在家,家庭茶叶消耗加大,会促进疫情期茶叶的消费,尤其在疫情后,或将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反弹。

但笔者以为,茶叶首先是非刚需品,且疫情期间物流不通畅,许多家庭现金流不充裕情况下(疫情期间支出比重大),即在需求、渠道、能力三个大消费前提皆不充分满足条件下,能促进消费者消费茶叶的动因只有一个--以消费场景为预设下,消费者需求被激活。

就当前互联网环境而言,直播是最能够有效预设消费场景,激活消费需求的手段之一。

至于前文所述的第三方平台,主要包括主流、地方媒体平台、各大ToB、ToC商业平台(含本地)等。自有平台与第三方平台的双轮驱动,以最大限度扩宽疫情期间春茶销售渠道,弥补损失,促进茶叶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