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道德經》:之第 六十七 章


管窺《道德經》:之第 六十七 章

第 六十七 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註釋】

肖:《說文解字》註釋為,骨肉相佀也。骨肉相似者,謂此人骨肉與彼人骨肉狀皃略同也。故字從肉。不佀其先。故曰不肖也。釋經傳之言不肖。此肖義之引伸也。

細:《康熙字典》註釋為,《說文解字》註釋,微也。《類篇》隷作細。《玉篇》小也。《書• 旅獒》不矜細行。《註》輕忽小物。《左傳• 襄二十九年》其細已甚。《註》譏其煩碎。

【管窺】

許多人認為“道”“德”的理念過於宏觀和抽象,似乎不夠具體。殊不知,“道”“德”思想是從千千萬萬的具體事物當中抽象出來的普遍原理,對人們在現實生活當中遇到的各種事物都具有指導意義。如果過於微觀狹隘,反而難以被應用到那些特殊或複雜的事件當中了。

修“道”進“德”,不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用到並且保持以下三件寶貝:

第一是慈;第二是儉;第三是不敢為天下先。

1. 慈,則能愛人惜物,勇於擔當;

2. 儉,則能預算周詳,普濟廣施;

3. 不為先,則能海納百川,深孚眾望。

反之,

1. 若是自恃勇武而不能愛人,就會陷入孤立無援,精疲力竭的境地;

2. 若是結交廣泛而不知儉斂,就會導致財政匱乏,無以為繼的局面;

3. 若是強行出頭而不顧其他,就會造成你爭我奪,到處樹敵的情勢。

慈為三寶之首,保持慈愛之心,就能夠得到“天道”的庇護和救助。

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護百姓,百姓就會像對待父母一樣愛戴他們的侯王。君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就能夠做到進退自如,無往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