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的小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痛,怎麼辦?

怡嘉人


1、首先要克服孩子寫作文的畏懼心理,現在不少孩子不喜歡寫作文,聽到寫作文就頭疼的例子還是不少的。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還是作文題目與學生的生活比較遠,學生無話可說。

2、解決辦法。(1)範文引路。如果老師佈置的作文題目確實離生活較遠,不妨就找些範文,指導孩子看看範文怎麼謀篇佈局的,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怎麼描寫的,好詞佳句有哪些,平時哪些地方可以用,等等。讓孩子讀,讀,讀,讀的基本能記住了,然後就背出來寫出來。特別是好詞佳句的不要漏掉。這個其實範文引路。(2)模仿範文。找些跟作文題目類似的文章,和孩子一起分享,分析,哪裡寫的好,如果是他自己寫會怎麼寫,哪段或哪些句子特別好,然後模仿範文進行寫。(3)幫扶寫作。幫助孩子拓寬思路,捋捋素材,確定內容後,再提供一些好詞佳句給孩子,鼓勵孩子大膽寫。

(4)豐富生活,獨立成文。孩子不想寫,關鍵是沒話說。生活即作文,豐富孩子的生活,然後讓孩子把親身經歷過的,親眼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寫下來。有源頭活水,作文自然會真情流淌。比方:包餃子、跳繩等等,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逼孩子。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眼光比較特別,童言無忌,童趣橫生的,不要用成人眼光去審視,讓孩子大膽寫,不要吝嗇表揚,哪怕一句話寫的好,一個詞用的好,也要大加讚賞。逐步積累,慢慢培養,會讓孩子愛上作文的。

3、堅持鼓勵。小學四年級,孩子還小,沒有定數呢,一定要鼓勵。作文寫好後,幫助修改,魯迅說過,文章不是寫好的,是改好的。然後投稿,如果發表了,會提振信心,進一步激發孩子興趣。


楊老師在水一方


四年級作文已經需要寫好幾百字了。我認為寫作文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要想作文寫得好。應該從這裡點做起。

第一,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可以讓孩子積累豐富的優美詞句,閱讀可以讓孩子獲得寫作的經驗。我家孩子從小就喜歡閱讀,他的書籍大概有兩百本。我覺得從三年級開始學習作文,他就沒有覺得困難過,雖然寫得不是特別好,但是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成語等還是可以用一些的。每次都可以寫出一篇還可以的作文。

第二,重視優美字句的積累,小學語文的輔導資料裡面都有單元總結,裡面有大量的好詞語,句子,反義詞,近義詞,AABB,ABAB等有規律的成語等,讓孩子把這些字句背會,最起碼讀熟悉。也可以買些好句好段,讓孩子經常閱讀。在寫作文的時候,孩子腦子裡有東西,他才有的寫。假期我們可以制定兩天背寫一小段好文章,這樣日積月累就可以積累大量的詞句。

第三,鍛鍊孩子的言語能力,多聽多看多說,給孩子提供這樣的平臺。也可以給孩子報一個專門教寫作文的培訓班,但是我自己認為,培訓班教的是方法,最重要的還是以上自己的積累和理解。

第四,給孩子準備幾本小學生優秀作文,讓孩子去閱讀,去體會,好的段落背會,時間長了,自己也就找到自己的寫作思路了。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你只要讓他經常見,經常讀,一定會有收穫的。

總之我認為作文的寫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語言的積累。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見解,打字不易,如果覺得有用請給予點贊支持。[祈禱]

圖片引用網絡


高中師者


四年級的小學生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疼,怎麼辦?你這樣問,我得恭喜你!你接了一個不太差的班。孩子們只是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疼,說明他們還是能寫的,只是覺得作文有點難。

有些孩子一二年級語文單元測驗能考滿分,到了三年級時因為有作文,成績開始下滑。到四年級時成績已經下滑得厲害了,其中丟分最多的題可能就是習作。

我接過一個班,三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期末考,四分之一還多的人不及格。四年級,我教他們時第一單元測驗有7個習作空白,還有同學也就寫個一百來字。所以說恭喜你,你的班只是學生頭疼。我的班是我頭疼。

我也在想,一直在想:怎麼辦?試過以前管用的方法,基本無效。後來我做了一些嘗試:

1.教學生寫具體。

學擴句,學動作描寫,學神態描寫,學語言描寫,學心理描寫。通過專項訓練指導,強化寫作技能,化整為零,平時多練寫句段,讓孩子體會寫作成功的快樂。

2.教學生寫生動。

當學生能把一件事寫個大概了,我就引導學生適當運用好詞(四字詞、疊詞、擬聲詞)好句(詩句、名言)或修辭手法來寫生動。

3.創設情景,用提問法寫具體、寫生動。

如:在指導學生寫具體時,我提醒同學們認真聽課,再點名叫了兩個同學出教室門口去站著。然後,我問在課室的同學:“老師剛剛乾嘛了?”有同學說:“老師剛剛叫了兩個同學出門口。”我再次提醒同學們注意觀察,然後叫門外的同學進來。我問:“剛剛他們倆幹嘛了?”學生回答:“他們從門外回來了。”我把學生的話寫在黑板上,問剛回來的同學:“你剛剛乾嘛了?”他說:“老師,你叫我回來我就忐忑地回來了。”我把他說的話也寫在黑板上,叫孩子們讀一讀,比較這兩個句子。

他們從門外回來了。

老師,你叫我回來我就忐忑地回來了。

第一句是第三人稱講了地點是門外,第二句是第一人稱講了為什麼回來(老師叫的)怎樣回來(忐忑地),但沒講從哪裡回來。第二句比第一句要具體些。

我說:“那你還想知道些什麼?”學生1說:“我想知道老師為什麼叫他們出門口?”學生2說:“我看老師叫他出去時,他站起來沒動,好像傻了。我想知道他當時心裡是怎麼想的?”學生3說:“我看他進來的時候敬了個禮,喊了一聲報告。”學生4說:“我看他倆出去的時候像老鼠。”我說:“好,請大家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寫清楚。讓不在我們課室的人看了你的文章,也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

4.開展活動。

如寫景,就帶孩子們在校園轉一圈,拍一些照片,再看圖回憶,先說後寫。然後寫其他地方,寫你覺得好的地方。寫一件事,就帶孩子們去操場玩兩人三足的遊戲,拍照,錄影,再回課堂上,先說後寫。寫完後,再修改。作為獎勵,再找時間下足球場玩抬轎子的遊戲。這樣,大家有相同的經歷,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不同的人寫的習作又不同,一分享,一比較,又可以有所收穫。

5.習作上牆。只要有可取之處的習作,自己願意貼上牆分享的就貼上去。但要說說自己的習作好在哪裡。

6.單元測試習作還空白的同學,要把試卷習作補滿。再口頭作文或用本子再補一篇。

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原來語文測驗十來分的,現在因為寫了作文,慢慢能考三四十分了,甚至有時能及格了。


小語隨談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我對作文的理解,大家是不是覺得太玄了?聽我慢慢道來:我家小孩三年級也是不愛寫作文,我媽媽打電話讓我輔導,我說輔導不了,為什麼呢?作文來自閱讀,仿寫和對生活的認知程度,腦子裡有東西了自然就寫出來了,現在要做好積累。

我的方式每天背一段生活中的諺語(可以看下我的頭條內容),一首古詩,抄寫一篇範文,讀一段文章(讀完陪他做遊戲),偶爾講一個小故事,堅持一個月,再去寫作文,腦袋就不空了,有內容的作文,我們才能去幫他改進語言修辭。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生活中看見的一件事,聽到的一件事,觀察的植物,風景,小動物等身邊的事都是好的作文,關鍵是如何表述出來?這是最難的,不同的人寫的都不一樣,妙手就是你對這件事的認知能力,任何人都寫不出自己認知以外的東西,也賺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小孩不會寫作文,是他生活的空間太封閉了,頭腦也太封閉了,眼睛也太封閉了,發現不了生活的美,我們要去引導他。


仰望星空的男孩


▂ ▄ ▅ ▆ ▇ █ 精彩分享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的方式每天背一段生活中的諺語(可以看下我的頭條內容),一首古詩,抄寫一篇範文,讀一段文章(讀完陪他做遊戲),偶爾講一個小故事,堅持一個月,再去寫作文,腦袋就不空了,有內容的作文,我們才能去幫他改進語言修辭。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生活中看見的一件事,聽到的一件事,觀察的植物,風景,小動物等身邊的事都是好的作文,關鍵是如何表述出來?這是最難的,不同的人寫的都不一樣,妙手就是你對這件事的認知能力,任何人都寫不出自己認知以外的東西,也賺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小孩不會寫作文,是他生活的空間太封閉了,頭腦也太封閉了,眼睛也太封閉了,發現不了生活的美,我們要去引導他。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關注█ ▇ ▆ ▅ ▄ ▂



教會音樂輕鬆學


我的方式每天背一段生活中的諺語(可以看下我的頭條內容),一首古詩,抄寫一篇範文,讀一段文章(讀完陪他做遊戲),偶爾講一個小故事,堅持一個月,再去寫作文,腦袋就不空了,有內容的作文,我們才能去幫他改進語言修辭。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生活中看見的一件事,聽到的一件事,觀察的植物,風景,小動物等身邊的事都是好的作文,關鍵是如何表述出來?這是最難的,不同的人寫的都不一樣,妙手就是你對這件事的認知能力,任何人都寫不出自己認知以外的東西,也賺不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

所以,要解決作文的問題,第一步是需要把學生先引進生活的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引導孩子觀察,思考。

比如說,一起散步的時候,上學的時候,你你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說:哎,寶貝兒,你看那個什麼東西,上面怎麼樣,中間怎麼樣,下面怎麼樣……上面像什麼,中間像什麼……

比如記述一下一天發生的事情,或者最喜歡最不喜歡的事情,都會涉及到對人物的描寫、心情的描寫,以及整個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當孩子把整件事記敘下來,其實就是在進行一個敘事性文章的訓練。



教碩考研星哥


試著回答下,不知道適不適合你家寶貝。

作文是很重要的,大家都知道,也很重視,有時候,越重視的事情會越著急,希望進步快點,所以給孩子的壓力就大點。這就可能引起孩子的不適,久而久之,適得其反。

孩子不喜歡聽作文的事,不妨換換思路,讓他來寫故事,寫日記,寫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寫作文最怕生編硬套,這樣寫出來也是乾巴巴不好看,字數湊都湊不夠。

比如,學校有什麼好玩的事,先讓他說說,然後順著就讓他把這個好玩的事給寫下來。喜歡看的動畫片,今天演了什麼,可以寫下來也讓爸爸媽媽看看。時間長了,讓他起碼對寫東西不反感,也能鍛鍊鍛鍊書面表達能力。

最後還得說下作文的事,上面說的辦法,是讓孩子先不討厭寫作文,同時鍛鍊著寫東西。對於應試的作文來說,還是需要多鍛鍊,多學習。先慢慢用上面的方法攢經驗,增興趣,然後再買些專門的作文書,聽些專門的寫作課,學一些寫作技巧。這樣多方面下手,應該會有效果。

希望這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大叔,一起陪好娃。



倆娃大叔


關於四年級的學生一寫起作文來就頭疼的事,我提一下建議。

第一,別把作文想的那麼高大上。作文實際上就是用我手寫我心。將自己平時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轉化成文字而已。

所以,要解決作文的問題,第一步是需要把學生先引進生活的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多引導孩子觀察,思考。

比如說,一起散步的時候,上學的時候,你你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說:哎,寶貝兒,你看那個什麼東西,上面怎麼樣,中間怎麼樣,下面怎麼樣……上面像什麼,中間像什麼……

像這樣多引導幾次,他寫起作文來就不困難了。

第二,還要解決好字詞的問題。你上面所做的工作是尋找素材。但是呢,寫起作文來,還要用到寫作材料,就是字詞,語言文字。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這就要多讀書,多看報,多積累。做好語言文字的輸入,在寫作文的時候才能有詞可用,有字可寫,才能做好輸出。

在這裡,一定要避免一個誤區,那就是以為看了就積累了,這是兩碼事。一定要有目的的積累,做一些摘錄筆記,摘抄之類的。

第三,適當的時候,有條件,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寫作文。給他做好示範。讓他看到作文並不難。

第四,循序漸進,先從寫話,寫段,寫日記開始。隨便寫,只要能寫出來就行。然後呢,慢慢的規範。

相信在這樣的幫助下,他的作文水平會提高的。

你說呢?


九哥朱建文


寫作文頭疼,主要兩點:一是孩子不愛閱讀,二來孩子參與生活可能比較少。對此可以引導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這點必須家長陪同一起,所謂同步引導;另外就是多陪孩子出去走走、培養留意與觀察生活細節的習慣,再引導孩子寫寫日記或者用錄音筆隨時記錄心得,這樣的話也能逐漸培養起孩子寫或說的興趣,會說就會組織語言嘛!


光哥來說


之前接觸過一點作文培訓,孩子有牴觸心裡的原因是對題目無話可說,不知道從何下筆,也不知道寫些什麼。現在重要的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從一點一滴開始。

我建議的方法是,引導孩子從詳細描寫一個特別簡單的物品開始。舉個例子,秋天在樹下撿了一片葉子,對葉子的描寫孩子基本上就會寫到 一片紅色的楓葉。

我覺得您可以引導孩子這麼寫:

1. 時間(假期、週末、週中;上午 中午 下午)

2. 地點(上學路上、朋友一起玩的公園、郊遊路上)

3.長葉子的樹(高大挺拔還是樹冠巨大像一支大傘;屬於什麼品種 什麼顏色)

4.葉子的顏色,因為同樣是紅色,紅色也有好多種,我們可以用常見的物品比喻紅色。如像初生的太陽

5.葉子的形狀,詳細描述有幾個三角形的尖,再用些比喻

6.葉子上的脈絡,粗的像枝杈一樣延伸開來;對著太陽能隱約看到細的像蛛網的結構

7.再看周圍都是滿地紅紅的楓葉,像一張地毯,柔軟 美麗 不忍破壞。

上面列的各條,用連貫的語言敘述下來,應該就有200字了。像這樣引導孩子分步驟描寫細節,先從寫小片段開始,簡單容易上手,能寫出來才有自信。之後再教給孩子列提綱,佈局,其實就是把學會的一個個小片段排序,在每段中間加點連接的句子,就是一篇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