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遊戲圈子裡層出不窮的天價拍賣向來是大家集體恰檸檬的時刻,圍觀大佬們的各種古早收藏,常常讓屏幕前的你恨不得早生二十年,穿越回那個年代親自剁手,說不定現如今早就解決了房貸問題。前陣子外國一位玩家Terry Diebold打算拍賣一臺二十多年前的主機,這款主機看似平平無奇,當事人卻透露,自己曾拒絕過120萬美元的天價買家。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八百多萬人民幣的主機??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或者換個問法,你曾想象過一臺主機可以結合卡帶與光盤,同時兼容任天堂和索尼兩個平臺的遊戲嗎?

這才是這臺天價原型機背後的神秘之處。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我們都知道,遊戲主機的容量載體分為卡帶和光盤兩種,兩者各有各的優點,也都有著相應比較適合的平臺。與光盤相比,遊戲卡帶讀取快、省電省空間、不易損壞,然而同樣有著製作風險高、滯銷成本高、容量小、結構複雜的缺點。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當然,當代主機本質上是以內置硬盤為主流,並不侷限於卡帶和光盤這兩種載體。而在任天堂PlayStation原型機研發的那個年代,老任佔據著全球90%以上的遊戲市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主宰”,任天堂內部也曾是有狂熱的硬件愛好者的,如開發過在卡帶中搭載MMC強化芯片,以及後來為SFC設計加速芯片的竹田玄洋。

他們希望尋找強勁的合作伙伴,研發出自己的光驅系統搭載後續主機,以對抗世嘉這種搶先一步推出MD主機,並已在歐美市場發光發熱的廠商,掌握熟練光驅技術又不熟悉遊戲市場的索尼顯然是個合適的對象。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經過一系列的談判,這款任天堂PlayStation主機最初的樣子,出現在我們面前。它最早的官方名稱叫做超級任天堂CD-ROM,在當時是任天堂首次為主機搭載光驅的一個標誌。這臺主機的性能粗略估計為世嘉CD的一半,外觀上有著“SONY”“Playstation”的字樣,不過卻有著超任手柄的接口。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不過,這場合作最終還是以失敗收尾,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如果由索尼來負責硬件的生產,那麼一部分的軟硬件接口肯定也是由索尼來提供的,未來索尼大可再製作一款硬件,使用同樣的接口,可以兼容任天堂機器裡所有遊戲的同時,還能提供比原機型更先進的硬件技術。我們知道,任天堂的遊戲審查制度不僅為了控制遊戲的品質,還在於壟斷市場,如果出了這麼一款遊戲機,老任不讓你賣的,拿來放在我索尼的平臺上也能照樣玩,對這個做慣了業內主宰的廠商來說無疑是毀滅性打擊。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時任美國任天堂總裁霍華德.林肯看出了合同中的漏洞,轉而與飛利浦簽署了一份保障任天堂主導權的合同,同樣也利用其中漏洞,規定索尼可以推出SFC-CD,但沒有規定其他廠商不能推出同類產品,這麼一來二去的拉鋸中,雙方一拍兩散。幾年後,索尼自己的初代PS上市,兩家在領域和觀念上徹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任天堂與日廠SE的前身——SQUARE公司從“親兒子”到“後媽”的恩怨情仇,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話題說回這臺原型機,幾年前一位 Reddit 用戶放出了一張傳說中任天堂PlayStation原型機照片,有好事的媒體為此採訪了1986年加入索尼的時任總裁吉田修平,他表示:

“當我加入久夛良木健團隊的時候(1993 年),確實有一款既支持超任(Super Nintendo)插卡式遊戲,又可以塞入光碟來玩的Play Station。實際上,當時我還在它上面體驗過好幾款作品呢。”

當記者讓他詳細談談這款原型機時,吉田修平說道:“有些事情,還是保留點神秘感才有趣嘛。”

拍出天價的任索原型機背後,是一部火花碰撞的年代劇……

不想談及這段“傷感情”的過往?不過天天覺得也可能是大佬早就已經忘了~文章開頭Terry拍賣的這臺原型機,來自於他早前在索尼工作時買下的廢棄拍賣品,當時他並沒有當回事,直到六年後才知曉這個產品的珍貴之處。

現在這臺原型機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在各種拍賣段子裡頻頻刷臉,它不僅是有著100萬美元成交案例的高價拍賣品,更是所有主機玩家們心中的一個情結,一個遊戲高光年代的殘缺見證。即便延伸到今天,歷久彌新的成功背後,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擱淺與妥協,正是業內無數遊戲製作者們的不懈努力,才給了我們夢幻般的童年與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