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古镇 我的祖母

我的家乡在石泉县熨斗镇。这是川楚古道上的一座驿站古镇,它有1400多年的历史,属于子午古道的分支。熨斗古镇建在考斯特地形的熔岩上,街道两边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镇依山傍水,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可见幢幢木屋砖舍以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富水河紧紧环绕着古镇。。古镇充满宁静之美,颇具“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古镇街道,用青石铺筑,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昔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时有老字号十多家,名播川陕湖广。著名的旅游胜地”燕翔洞”就在这里。这是我的出生地,我的家位于街道的西端,俗称为”上街“。

我出生于在60年代中期。出生那年闰二月,出生那天下着小雪。出生的当夜,由于母亲初为人母,不会带孩子,把我不慎从床上挤到了床下,深夜幸被起来查看我的祖母发现才捡起来,据说当时我以奄奄一息,嘴脸乌青,是祖母把我暖在怀中几个小时后才活过来的。

当母亲生我时我很瘦,仅三斤多一点,连头都支不起来,两个月后依然是非常虚弱的,我舅看到后说:“这孩子养不养的活呀!”这样的状况,在母亲奶水不足的情况下,是我祖母用手推小磨磨出的精细米粉,熬制成糊状,慢慢将我喂养才长结实起来的。

我祖母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在那个封建年代被裹了小脚。祖母是个有能力人,尽管她那小脚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但她依然走的非常快,办事说话也很利索,对人对事都很友善,在哪个物资不匮乏的年代,在家人经济来源很少,也靠她摆个小杂货摊子挣点钱贴补家用。我出生后由于体质不好,这个杂货滩变成了我的粮口袋。我们镇的街道地势两端低,中间高。我祖母60多岁的人了,每天一大早就迈着小脚,赶到镇上最高的古戏楼旁边摆摊,去时把铺面支起来,把货物摆上去,罢市了把铺面收起来连货带物寄存在别人家中,一卖就是一大天,非常辛苦。我会走路了,祖母在卖杂货的同时带着我。我祖母非常疼爱我,卖上2分钱就先给我买一杯南瓜子(当时的一种量具),卖1角钱给我买根油条或者或水果。我生病了,祖母摊子也不摆了,天天守着我,生怕我有闪失。在祖母宠爱下,我有时也犯混,但祖母总是想法满足我,从没打骂过我。祖母不在时我就到处找她要她。一次我祖母到不远的乡村去看医生。当时,妈妈刚给我做了双新棉鞋,为了让祖母知道我穿新鞋了,便偷偷一人从刚下过小雨的泥泞小道上去找祖母,等见到祖母时新鞋已经没有模样了。回来让母亲恨恨地教训了我一顿。

1978年,我的祖母因积劳成疾去世了,享年76岁。我当时悲痛极了,我知道没有祖母就不会我啊!


我的古镇 我的祖母

古镇清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