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維權行動⑥

購買熱水器等家電,商家稱“免費送貨上門安裝”,但實際的安裝費用,差不多抵得上家電本身的價格;網上找人疏通下水道,推薦使用未明碼標價的“藥水”,一次收費數千元,不給錢還拿刀威脅……生活中,一些不良商家常常“套路”消費者,一不小心就中招,還讓人有苦難言。

“3·15”维权行动⑥

在一些小區的門禁和樓道位置上,貼滿了各種管道疏通和家電維修的小卡片。南國早報記者 蘇華攝

又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南國早報記者梳理出幾個常見的典型“套路”,提醒大家注意甄別,理性消費,避免入坑。

家電安裝費用偏高, 安裝費能抵產品價

去年11月,鄧先生在網上花900多元買了一臺特價熱水器,價格差不多等於打了5折。下單第三天,熱水器就送到了家,他開始聯繫安裝事宜。次日,一名安裝師傅上門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安裝,完工後開出一個單子,費用總計700多元,其中包括螺絲、三角閥、三通、燃氣管等材料費,“安裝費差不多都能買到一臺熱水器了”。

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很多商家都會承諾對商品實行免費安裝。可一旦消費者真正購買後就會發現,商家承諾的所謂免費安裝,其實只是免除了安裝工人的工時費,而對安裝商品所需要的輔料,不僅不會免費提供,還會以比市場價格高出幾倍的價格賣給消費者,並告誡用戶“不購買使用我們的配件,不能保證安裝質量。”

疏通下水道遭“天價” ,不給錢還拿刀威脅

去年3月下旬,由於家裡的盥洗盆管道被堵了,王女士通過58同城網找來一名男子前來疏通。“他說管道被灌注了水泥,有一種420元的疏通劑可解決問題,我就同意了。”王女士說,男子從包裡拿出幾個裝著黃色液體的塑料瓶,打開蓋子往盥洗盆裡倒,十幾分鍾後稱已疏通管道,向她收費1680元。對方稱,每瓶疏通劑是420元,用了4瓶,還拿出一沓收據給她看,其中不乏一兩萬元的,“你這算是花錢比較少的。”

王女士看到疏通劑沒有任何標識,於是要求提供發票,對方只願提供收據。根據收據上的公司名稱進行查詢,發現根本不存在這家公司。眼見她遲遲不願付款,對方威脅稱“知道你家地址”,還亮出包裡的刀。最終,她只得全額付款。

事後,王女士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就此事進行投訴後,南寧市場監管部門介入,58同城網平臺退還了她支付的費用。

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網上有不少網友投訴,通過網站找人疏通管道時,對方對使用材料未明碼標價,也不提前說明使用劑量,最後遭遇高價“藥水”收費。一名下水道專業疏通人員稱,正規疏通公司一般利用氣壓、機械等設備疏通管道,基本不會使用所謂的“藥水”。在收費上,普通的家庭住房管道疏通不會超過200元。

家電維修“李鬼”多 ,註冊地址找不到人

在維修冰箱時,劉女士也遇到過冒充品牌售後的“李鬼”。她說,家裡的冰箱出現故障不製冷,她在網上找了一個標註為該品牌售後服務中心的聯繫電話。維修人員上門檢查後表示,冰箱的雪種沒有了,讓她花錢加雪種。劉女士說,花了幾百元維修費,冰箱根本沒修好,她再聯繫維修人員時,對方電話已打不通。

廣西消委會披露,家電維修服務糾紛已成為家電行業糾紛高發領域,網絡正成為家電維修坑害消費者的重災區。南寧12315指揮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在涉及家電維修問題的投訴中,92%的消費者反映通過百度、360網、58同城、114等查詢家電維修商家而受騙。而執法部門進行調查時,消費者提供的所謂網上找的商家都無法按註冊地址找到。

廣西消委會秘書長陳繼輝表示,不少消費者通過網絡平臺尋找維修服務,但維修後很快又出問題。對這些僅提供一個電話號碼的游擊隊式維修隊伍,執法人員難以監管。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下載南國早報APP

新聞24小時不間斷

↓↓↓

“3·15”维权行动⑥

關注南國早報官微

新聞早知道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