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物资装备中心全力以赴做好乙烯动力煤的保供工作


齐鲁石化物资装备中心全力以赴做好乙烯动力煤的保供工作

“乙烯动力煤已超过3万吨安全库存标准。”3月3日,一直为煤炭保供忙碌的齐鲁石化物资装备中心副总经济师、煤炭科科长李铭如释重负。
春节后,随着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出台,原计划正月初八后复工的中小矿全部停工,严重影响到公司乙烯动力站烟煤库存。
物装中心时刻关注着煤炭企业复工和供应情况,由于乙烯动力站没有国有大矿资源补充,中小煤矿复工无期,很有可能出现“粮仓无米”断炊的情况,停炉、降负荷随时都可能发生,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乙烯新区蒸汽平衡,关乎到整个公司的安全生产,煤炭保供形势异常严峻。
“大家要精心组织,密切跟踪,全力以赴做好乙烯动力煤的保供工作。”2月初,物装中心经理刘洪涛提出工作要求。1月份,因乙烯动力锅炉煤的进货资源只有地方中小煤矿供应,该中心在节前把乙烯动力站库存煤提至最高4.6万吨,同时把部分进口煤存放港口作为紧急备用。
面对巨大的保供压力,物装中心积极协调沟通,采取措施应对。
他们把供应商年前仅剩的存货拉运进厂,同时把部分存放在港口的进口煤也拉运回厂,并积极寻找替代货源,从山西、陕西、内蒙到北方各港口,一一询问查找。


最初结果不容乐观,新寻找的矿点最早3月初才能生产,陕西直达及港口资源煤的挥发分指标偏高,都不适合乙烯动力站直接使用。
该中心积极寻找合适货源,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在山西朔州找到两种煤资源,掺配后能达到生产质量要求。
中心当机立断,向公司汇报并得到肯定答复后,立刻上报集团公司物资装备部,抢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的这部分宝贵煤资源,并制定了详细的物流方案。
按照正常情况,从确定资源到进厂大约需要15天,即3月初才能转运到厂。但严峻的库存形势,让物装中心在采购上争分夺秒,提前制定了详细流程进度表,尽可能缩短每个环节的时间,争取煤炭尽快进厂。
2月15日,确定采购后,他们立即向集团公司物资装备部发函,确定物流公司和船期,与秦皇岛、青岛港进行沟通,提前做好船舶直靠、装卸船等工作。18日17时,满载着煤炭的货船到达秦皇岛港,比预计时间提前12小时。
在转港途中,采购人员利用卫星海事图实时追踪船舶位置,告知青岛港船舶预计到达时间,要求物流公司选择好港口直靠码头,提前办理直靠、提货等相关手续。
24日8时,乙烯动力站库存告急,仅剩7198吨,是3天的煤炭用量。当日凌晨,第一列60节火车驶出黄岛站,在下午抵达齐鲁石化,解了库存之急。同时,山西方面1列煤炭也在发运中。此后,乙烯动力站烟煤库存一路回升,3月3日达到安全库存。

“煤炭保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可疫情还未结束,保供任务仍很艰巨,我们要时刻关注煤炭市场变化,制定保供应急预案,坚决打赢煤炭保卫战。”刘洪涛语气坚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