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復工潮來臨,安陽人對扁粉菜的思念越發迫切。往日街邊肆意吃菜的畫面,在腦海中翻江倒海,不少人的五臟六腑開始大鬧天宮。一碗菜兩塊錢的餅,紮實又扛餓,是許多人上班族的早餐必選。古城安陽,也在“老闆兒,一碗菜兩塊錢的餅,要蒜要辣椒”的嘈嘈嚷嚷中,被喚醒……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王又又 | 文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安陽人的一天

是扁粉菜喚醒的

扁粉菜,安陽人心中的早餐之光,午餐之光,小吃之光!沒有任何食物可以替代扁粉菜在安陽人心目中的位置。

要問安陽人對扁粉菜的愛有多深?別問,問就比海深。

近日,隨著復工潮來臨,憋了一個多月的安陽人,這股比海深的愛實在是按捺不住了,大家對扁粉菜的思念越發迫切,不少人嗷嗷著“想吃扁粉菜啊!”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在小城安陽閒適熱鬧的往日,一碗扁粉菜,紮實又抗餓,是許多上班人士的早餐標配,也是其一上午的能量之源。所以,當春節的胡吃海喝成為過去,當秩序生活漸漸迴歸,人們越發想念那碗看似平平無奇,實則滋味醇厚的菜。

初春清晨,安陽九府十八巷衚衕里老青磚上的溼氣還沒來得及消,便有人走出家門來到熟悉的扁粉菜攤前報道。“老闆兒,一碗菜兩塊錢的餅,要蒜要辣椒!”一嗓子喚醒沉睡著的安陽古城。

漸漸地,半露天的菜攤上人影騷動,上班的、上學的、遛狗的統統在菜攤前找到自己的位置,熟人之間點個頭,哈個笑,招呼一打,便沉浸在自己的那碗菜中。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盛菜的師傅,往往也是扁粉菜的大廚,一柄碗大的鐵勺,掌握乾坤。一勺下去,連湯帶粉條,青菜、豆腐鑲嵌其中。十成十的一碗菜,頃刻便在眼前。

身後“咣咣”幾下刀聲,一張正燙手的蔥油餅散發著噴香的勾人氣息被切成幾份,裝在不鏽鋼的小盤中。服務人員忙碌的穿梭於廚房與半露天的桌位前,將一碗碗扁粉菜和蔥油餅送到客人面前。

在安陽,大部分的扁粉菜攤都會把座位擺到街道上,就算屋裡也有座位,人們也要到店外,就著油膩的長桌,聽著嘈雜的車鳴就餐。

就這樣,伴隨著紛紛擾擾的人間煙火,安陽人的一天,正式開啟。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然而,這些場面,在疫情之下只存於腦海。任何一個安陽人都沒想到,年前與之匆匆一別,再相見竟如此艱難……

在家憋了三十多天,沒有扁粉菜慰藉的日子,總是缺點什麼。隨著時間的流逝,趁假期廚藝大長的安陽老鄉已經按捺不住體內的洪荒之力,準備向扁粉菜下手了。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一碗湯鮮味美的扁粉菜

得湯、鍋、粉條相互成全

前兩天,在一片蛋糕、燒烤的爭奇鬥豔中,微信群裡一位朋友祭出碗自己做的扁粉菜,瞬間哀嚎遍地,秒殺眾人。

朋友的菜裡配著鮮紅的辣椒油,蒜汁據說已經融在菜裡。

大家眼饞的不行,紛紛舍臉求菜,“可以去你家做客嗎?蹭飯自帶超大飯碗的那種……”

隨後,不少中華小當家放出“拿下扁粉菜”的豪言。

然而,屏幕前的我,雖然也口水遍地,但卻沒有絲毫向扁粉菜下手的慾望。不是嘴巴不夠饞,實在是教訓太慘痛。

在不明真相的人眼中,扁粉菜就是一碗點綴著點青菜豆腐的粉條。看起來清湯寡水,沒滋沒味。然而,這碗菜可不是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先是菜湯,扁粉菜的湯全是高湯。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再者,做扁粉菜,得有一口大鐵鍋。翠生生的青菜、白嫩嫩的豆腐、暗紅色的豬血、琥珀色的粉條,涇渭分明的碼在鍋裡,被骨湯浸泡著。

只有鍋夠大,各種食材才能吸收骨湯的鮮美,卻又不互相打擾。

還有粉條,扁粉菜的粉條得是筷子般粗細的扁粉,就算長時間泡在鍋裡,也不至於軟掉。

一碗湯鮮味美的扁粉菜,得是湯、鍋、粉條相互成全。

然而,前幾年的我對此一無所知。由於常年在外,有時想起家鄉美食實在抓耳撓腮,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促使我向扁粉菜下手。

那年身在鄭州的我買了兩斤上好的精排,燉了一鍋骨湯,本以為如此便能復刻家鄉的味道。但沒鍋沒扁粉的我,只做出一鍋青菜爛,豆腐多,粉條軟的大燴菜,懟上辣椒蒜泥也無法拯救。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雖然味道比起一般燴菜還是有可取之處,但實在不是家鄉滋味啊!唉,自己做的,含淚吃完。

所以,別覺著會做蛋糕涼皮就拿得下滿漢全席,扁粉菜這個,咱可能真不行。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得知最愛的扁粉菜店搬了

我的淚差點掉下來

自打那次自己動手嘗試以後,我便乖乖向它低頭了。安陽航校旁邊的李三扁粉菜是我的固定吃菜攤點。

在安陽,有人的地方,就有扁粉菜店,一個人的口味,通常是從小養的。所以,別問安陽人哪的扁粉菜最好吃,一千個人可能有一千種答案。

在外人看來,不同的店,菜的味道都大差不差。畢竟食材種類太少,不容易做出太大差別。但若讓一張安陽的嘴嘗,這裡面差別可就大了。

比如湯的濃寡,粉條的軟硬,青菜是脆是爛,辣椒夠不夠香,蒜泥夠不夠味兒……等等,都是搭嘴瞬間,身體本能給出的答案。

眾口難調中,安陽人靠口口相傳,產生幾家扁粉菜中的明星店。

其中,名氣最大的無疑是黑龍扁粉菜。黑龍是安陽前些年湧現的明星菜店,如今,已經開了好幾家分店了。

千萬不要問安陽人多愛扁粉菜,小心挨懟


當然,人們最愛還是那些以“姓”冠名的扁粉菜店。例如南門的老崔,據說是安陽扁粉菜的創始人。是不是創始人咱不知道,但能在遍地都是扁粉菜店的安陽脫穎而出,絕對實力不菲。

除此之外,鐵西的老西扁粉菜,體育館東面的衛三扁粉菜,健康路的辣椒香扁粉菜,大西門附近的曹記扁粉菜,每一家店都有其一批忠實擁躉。

還有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航校門口的李三扁粉菜。可惜,不知什麼時候搬走了。

去年,當我又懷著滿腔熱情奔向李三扁粉菜時,迎接我的那堵白牆差點把我的淚逼出來。這些年,家鄉在飛快的變化,每次回家,他都有個新模樣。

所以,當那碗從小吃到大的扁粉菜店消失時,內心的失落久久不能平復,總覺得家鄉離自己又遠了些。

這次疫情,對我國餐飲旅遊行業的打擊之大,讓人春暖花開時節宛若立於寒冬。最近,安陽的各大企業都在陸陸續續的復工,可不知什麼時候,扁粉菜才能再次喚醒古城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