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的三十二擡大轎有多壯觀?今人看來,歎為觀止

明神宗萬曆六年,首輔張居正離京回湖北江陵老家。這次奉旨還鄉的原因是為一年前逝世的父親辦理喪事;張大人此行可謂極其風光體面,極其耀武揚威。

張居正的三十二抬大轎有多壯觀?今人看來,歎為觀止

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記述了他的這次回鄉之旅,除了肅靜迴避的儀仗隊,“隨從的侍衛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隊鳥銃手,乃是總兵戚繼光所委派,而鳥銃在當時尚屬時髦的火器。”動用新式武器保鏢,可比時下警車開道。

最歎為觀止者則是他此行的座駕,稱得上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公車。黃仁宇對這臺特製的巨無霸大轎不失幽默的描寫道:“張居正這一次的旅行,排場之浩大,氣勢之煊赫,當然都在錦衣衛人員的耳目之中,但錦衣衛的主管者是馮保,他必然會合乎分寸地呈報於御前。直到後來,人們才知道首輔的坐轎要三十二個轎伕扛抬。內分臥室和客室,還有小僮兩名在內伺候。”

普通八抬大轎約300~500千克,每個轎伕承重50千克或稍多一點;依此制度,張居正的座駕至少要有1噸至1噸半的自重,否則不可能分臥室和客室,也不可能載有兩位服務生,更不可能載有必不可少的衛生設備,以及供沏茶燒水的爐具。

張居正的三十二抬大轎有多壯觀?今人看來,歎為觀止

張首輔的前八後八,左八右八的三十二抬巨無霸大轎,不在京城使用的道理,一是怕北京城裡有的路段未必轉悠得開;二是京城人多嘴雜,張居正不想招搖過市,免遭物議。

不過,明朝中後期,政治腐敗,舉國貪瀆成風;官吏無能,唯知橫徵暴斂。而首輔的座駕能從本地路過,那是千載難逢的巴結好機會,除非白痴,誰能放過。但首輔此行所經河北、河南兩省驛道,估計也並非全程都是能保持四米寬,因此,大興土木地修橋鋪路。

後來一名叫楊四知的御史在參劾張居正的奏摺裡說,張首輔“歸喪沿途,五步鑿一井,十步蓋一廬。”自然是落井下石的誇大之詞,但中國官員之馬屁功夫,堪稱絕活,沿途州縣主要官員為了這臺巨無霸順利通行,增派民夫,拓展路面,動用工匠,加寬橋樑,以討好元輔,自然是少不了的。

張居正的三十二抬大轎有多壯觀?今人看來,歎為觀止

據黃仁宇文:“他從陽曆四月中旬離京,七月中旬返京,時間長達三個月。即使在離京期間,他仍然處理重要政務。因為凡屬重要文件,皇帝還要特派飛騎傳送到離“京千里的江陵張宅請張先生區處。”

想必張居正乘用的大轎也有其公務在身,隨時需要替主子料理國家大事的理由。唯其如此,這臺巨無霸“行經各地,不僅地方官一律郊迎,而且當地的藩王,也打破傳統出府迎送,和首輔張先生行賓主之禮。”《玉臺叢語》說:“居正奉旨歸喪,所經由藩、縣、守、巡,迓而跪者十之五六。”

張居正的三十二抬大轎有多壯觀?今人看來,歎為觀止

從江陵料理父喪回京的第五年,公元1582年,享年57歲的張居正病逝,兩年後在萬曆皇帝的授意下,抄家奪爵的一場反倒算差點將他從墳墓裡挖出焚屍揚灰。那臺大轎子是張居正許多罪狀中的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