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

蜀綵衣長勝未起。眾亂雲垂地。都城池苑誇桃李。問東風何似。

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於珠子。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里。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女兒紅”

生下她那年,母親便臥床不起,把她留給她的父親、染坊工匠——王寅。沒了母親照顧,沒有奶水的哺育。王寅用豆漿代替乳汁,竟也養活這個嗷嗷待哺的嬰孩。三歲那年王寅帶著女兒來到寺廟寄名,當大師手摸她頭頂時,她竟然神情莊重的流出眼淚。三歲孩兒就有這樣的心境,於是大師對她父親說道“此女今生與佛有緣,莫不如今日皈依佛門,免得日後離落。”可是王寅看著幼小可愛的女兒還是捨不得將她寄養在佛門。大師說道:“既然如此,也罷,了盡塵緣需待幾年,賜名師師。”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佛賜名”

四歲那年,其父終因商場恩怨,身陷牢獄,不堪折磨,逝於東京大牢。師師一生自此,親情了結。在街坊四鄰的憐惜中,卻也並不孤苦無依。數年如此,竟也生的惹人愛歡喜。才智非凡,註定此生不是一個平凡的女子。人的一生決定你遇見了誰,而後又改變你的一生。那年,在婉約的北宋,她遇見李蘊,一個經營妓院的商人。風塵歌妓一生,驟然轉換。優美的轉身,北宋悽美溫婉的細雨下,走出一個風姿卓越的千古名妓——李師師。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師師”

李蘊親自點撥她吹拉彈唱,一顰一笑。她清高,但不凜冽;她嫵媚,卻不妖嬈。在青樓做著頭牌的歌妓。生得貌美如花,氣韻非凡,舉止間有著貴族的氣息。她一心向佛,有著超脫世外的心境,又有著驚世駭俗的容顏與卓越的才情。她又上演著怎樣一幕幕生動的故事?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女兒奴”

最先走進她的是一位詩人,名叫秦觀。他帶著才華,走進師師的生命中。多才多情的他,俘獲一顆芳心。秦觀走進她的香閨,詩詞曲阜,換盞推杯,詩意盎然。他們彼此懂得,彼此愛慕,彼此憐惜。只是她明白自己的身份,從未曾向他索要過任何的期許。怎奈,他也深深知道、自己的前途,煙柳花巷再美好的女子,終究只能是萍水相逢、白駒過隙。她拿來素琴,調好音弦,歌聲婉轉。在曲中悲涼婉約的音調中,訴說著自己飄搖的身世。他忽然想要給她一份承諾,關於未來的美好。可是早已洞察世事的師師卻輕輕的攔住他將要說出口的話語。她慢慢說道:“我們只爭朝夕,紅帷帳裡,不將地久天長輕易提起,不將曾經過往隨意提及。只彼此輕聲問一句,今夕,昨夕,足矣!足矣!”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今朝有酒今朝醉”

後來,他離開,她也沒有等待。留個彼此一段美好的回憶,以及今生今世都再沒有聯繫。他只能在多年以後在夢中回憶,發出感慨的詩句:“邊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終身難忘!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知己難求”

在北宋飄搖的風雨中,師師獨倚闌珊,將心事訴說給佛。然而呈現在世人眼前的仍是顧盼盈盈。門前依舊王公貴子豪門紈絝,車水馬龍,歌舞昇平的景象。為博得美人一笑,一擲千金萬銀的追捧。李師師從來不拒絕別人的邀請,只是為了報答李蘊這許多年來的知遇之恩,養育之情。風月場所走過多少顯貴,可是她始終沒有為誰動過真情。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女兒憂”

北朝末年有一個才情萬千的皇家子弟,不太適合臨朝當政,更適合做一個逍遙自在的詩人。在柔弱的北宋,宋徽宗享受風花雪月,比指點江山的心情來的更長久。大把大把的年華里,不見江山的生靈塗炭,滿目瘡痍,只欣賞後宮佳麗三千人,粉黛霓裳。一手漂亮的瘦金體,看不出來是風流才子還是皇室天子。宮中的宦官佞臣把多情的天子帶到這座小小的樓宇之中。那一刻的北宋春心蕩漾,兒女情長。師師剛剛沐浴之後,被人領到一間香氣繚繞,裝飾精美的房間。她溫柔嫻靜的向宋徽宗面前走去。聰明的師師認識此人身邊的侍從和身邊的高官,他們都是身份高貴的權勢,只是不知曉此人的身份。看看此人,氣宇軒昂,還有那麼多的高官陪伴,就算不是皇親國戚那也是非尋常的子弟,萬不可怠慢。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清新可人

於是師師問道:“公子姓名?”宋徽宗說道:“叫趙佶,家住東京。”。師師笑道:“讓妾彈一曲與君聽”。宋徽宗看她沒有一絲的驚訝於慌張,只是從容的微笑。直到他驚豔她的才情,聽罷她的歌曲,送上一闕瘦金體的詞句,才子君王的豪情。那一夜,他留宿宮外,給這個歌妓一夜寵幸。如果他不是君王,她不是妓女,那麼或許他們之間會有不一樣的愛情。這一生註定與君王糾纏不清。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醉紅顏”

那一夜過後,清晨便使者來報,該是上朝的時分了。她心下一驚,莫非他就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天子。此時她內心說不出是驚喜還是憂慮。只能慵懶的躺在紅帷帳中,希望一切都是夢幻一場。可是她還是看見房中留有他的字畫,署名趙佶。不久就聽見傳言,說君王寵幸歌妓,李蘊此時慌張的問她,天子寵幸歌妓豈不是死罪。李師師淡定的說:“倘若他真的是天子,豈能將此事昭然若揭,落得風流昏君,名譽皆非?莫要怕。”。她依然繼續她的歌詞詩賦,高貴嫵媚,參禪拜佛,心靜如水。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清水出芙蓉”

宋徽宗回到宮中並沒有忘記她,還和身邊親信說:“遇見李師師之前,此生白活於人世,師師一人嫵媚柔情,風韻流轉,勝過後宮佳麗三千。只是礙於身份不能日日前去。”。有人聽見君王有這樣的想法,於是奸臣給皇帝出主意,只要修一條密道通往青樓,與之相會,便也沒有芥蒂隔閡。宋徽宗聽後大讚,太妙了。從皇宮多出一條密道,得寵的李師師來往於皇宮與青樓之間。天子曾許諾娶她到宮中,奈何師師並未答應,她知道皇宮內院啟是她這樣出身的女子能夠高攀的。宋徽宗也並沒有難為她只是有點失落。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紅塵妃子笑”

作為帝王的情人,再也沒有文人雅士敢踏進她的閨房半步。她終日也只能與音律作伴,於是她和一位通曉音律的才子相識。周邦彥是宋朝的稅監官,他聽到琴聲之後便於師師相識,並彼此經常切磋、探討音律。大膽的周邦彥沒有被帝王的氣勢嚇到,而是坦坦蕩蕩的來回於李師師的香閨。師師欣賞他的曲風韻律,不用多說一句話,便知曉其中的韻味。在這日日為友的日子裡,師師對他產生區別於其他人的情感。她欽佩周邦彥的才學,也欽佩他坦蕩的胸襟。於是兩人產生不是愛情的一種情愫。但是人言可畏啊,此時大街小巷早已傳遍他們的事蹟。宋徽宗連夜來到香閨,還帶來一個香橙是外域進貢的,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可是不巧的是,周邦彥此時正在師師的廂房中,無奈只好躲在床下。聽著君王細雨挑逗,怒火沖天。師師把君王打發走之後,便匆匆離開青樓。周邦彥想到如此君王,於是感到大宋威已,便做一首詞,將那日之事付諸紙上,以至街頭巷尾傳唱。某日宋徽宗再次親臨師師住處,聽到詞曲心裡蹊蹺:“是誰,對那日之事如此的明瞭?”盤問之下,知道那日床下還躲著一個人周邦彥,大宋稅監官。頓時龍顏大怒,隨便找一個理由把他發配邊疆。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知音幾許”

東京城外,師師為周邦彥送別,她知道此生恐怕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啦。李師師回到住處,遇見等待已久的宋徽宗。於是問道為什麼雙眼紅腫?李師師說,彈一曲《蘭陵王》。那時剛剛東京郊外,周邦彥送給她的詞曲。後來宋徽宗聽完曲之後,彷彿明白曲中的意思,又想想對周邦彥的懲罰太過輕率。於是又召回周邦彥,只是此生都不能與師師相見。李師師答應宋徽宗,只是為了知己不再漂泊在外。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美人”

她繼續做他的情人,而他繼續做他的君王。只是他依然沉浸在詩詞書畫之中,沒有半點擔憂陷在生靈塗炭、水深火熱的動盪中。到底誰才能救宋朝於苦難中呢?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書畫”

少年壯志的燕青出現在李師師的面前,對她說出豪言壯語,以及心願。她敬重英雄好漢。她希望英雄可以就百姓於水火。於是李師師和燕青拜成姐弟。他被李師師引薦給天子,將梁山想要招安的心願呈上。李師師把自己最真摯的愛情給燕青,她沒有給秦觀,也沒有給宋徽宗,亦沒有給周邦彥,而是默默無聞的燕青。願意和他浪跡天涯。此時的燕青也愛上師師。可是他還想一心報效國家。燕青再次來到李師師住處,向她辭行,他說:“倘若有緣一定會再次相見。”,說完就頭也不回的走了。李師師把伴隨自己的那串佛珠送給他。此後,李師師為他拜佛,而燕青征戰沙場。後來浪子燕青失蹤,沒有人知道他後來的事情。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空!空!空!”

宋徽宗許久不曾來到過,靖康之變,亡國之恥,北宋昔日繁華的東京更名改姓,金人俘去徽、欽二帝。揚言要找到李師師。不知後來是否找到她的身影。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終飄零”

李師師失蹤了,有人說她被獻給金人,營帳中不肯失去名節,吞金自盡。有人說,兵荒馬亂,她遇見浪子燕青。還有人說她更名改姓過著布衣百姓的生活。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紅顏落”

不管她是皈依佛門還是洗盡芳華,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她回到佛的懷抱,傾聽佛門的話語,不再被塵世打擾。

“多情皇帝”宋徽宗與“青樓名妓”悱惻愛情——李師師

“塵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