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蒂尔辞职:中国建企在马来西亚的项目会不会生变?


马哈蒂尔辞职:中国建企在马来西亚的项目会不会生变?

据法新社消息称,近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已向该国最高元首递交辞呈。消息一出,犹如向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一个国家的政局波动,直接影响他国企业在该国的投资。


那么同样的,中国建企在马来西亚的工程会不会再起涟漪?特别是中国建企在马来西亚的一些重点/焦点工程,可以说是牵动着企业及众人的心。因为中国建企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多,投资额大。如:隆新高铁约1000亿人民币、皇京港约800亿人民币、巴贡水电站、关丹港、东海岸铁路、大马城项目等等。


- 东海岸铁路的波澜往事 -


其实,能够引起大家关注的焦点,并不是马哈蒂尔的辞职,而是谁将会是其继任者,这个是关键

。因为在马哈蒂尔手里,中国建企已经妥善的处理了当前的所有项目可能涉及的变局。而现在马哈蒂尔要辞职,那么最大的变数就是其继任者的执政理念,以及继任者对前任执政理念及策略的认可度。为什么这样说?


据消息人士透露,马哈蒂尔上任时曾承诺,两年后他将把权力移交给马来西亚前副首相安瓦尔,由他接任总理一职。而这个安瓦尔好像执政理念与马哈蒂尔颇有不同,这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其中原因不细说,大家都懂。远的不谈,就谈近的。


东海岸铁路所遭遇的波折,就是马来西亚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副产品之一。东海岸铁路项目原本是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任内力推的重大基建工程,项目在2017年8月初开工。


2018年5月,纳吉布卸任,马哈蒂尔执政后,新政府7月便宣布东海岸铁路项目的实际成本过高,该国财政难以负担。因此,马来西亚财政部于2018年7月3日宣布该项目暂停施工,以寻求和中方企业重新协商。


不过,中国交建沉着应对,最终双方于2019年4月达成了协议。详情见:《94岁马哈蒂尔砍价351亿,中国交建减工程量沉着应对:马东铁路起死回生!》


在2019年7月25日,双方正式重启“东海岸铁路工程”。马来西亚铁路衔接公司和中交建成立的联合体将成为承建方,各自持股50%,各自承担50%的费用。马方也将这条640公里长的铁路定位为国家级基建设施,并有望成为东南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与云南的铁路相接。一波三折之后,终于落地。过程的种种波澜,令结果更加弥足珍贵。


马哈蒂尔辞职:中国建企在马来西亚的项目会不会生变?

- 前车之鉴要牢记 -


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波折之路,就是中国建企在外工程承包路上的一个缩影。同时这也是典型的他国政府违约,马来西亚铁路项目不是第一个,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遭遇政府违约的项目。除了东海岸铁路,回顾过去,我们经历了太多,因他国政府违约,导致项目被迫中止/终止。咱们来回顾下:


1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

2009年3月,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开发缅甸水电资源的框架协议》,该水电站是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伊洛瓦底江上游水电开发项目中最大的一座电站。总投资超35亿美元,2009年12月动工。


然而,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吴登盛却突然以“人民意愿”为由,单方面宣布暂停密松水电项目。由于项目暂停,导致中方损失惨重。据悉我方企业前期已经投入约70多亿元人民币。而停工后,投入资金的财务成本和人员维护费每年就达3亿元。同时,投资商还面临供应商、施工单位等有关合同方巨额违约索赔。


2

墨西哥高铁项目

2014年8月15日,墨西哥交通部发布招标公告,拟建设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速铁路项目。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的16家公司参与竞标。由于时间仓促,最后只有中资企业与墨当地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了标书,成为本项目的唯一投标人。然而,距离公布中标结果不到4天,也就是11月7日,墨西哥总统宣布,撤销中标结果,并决定重启招标程序。


然而,项目最后是这样没的:


2015年1月14日,墨西哥交通部宣布重启该高铁项目招标,到2015年1月23日,已经确认有包括中方在内的5家企业参与竞标。

1月28日,墨交通部以收集更多外界建议以完善招标信息为由,宣布推迟原定于1月29日发布的高铁项目招标正式信息。

1月30日,墨西哥财政和公共信贷部又有了新的理由,由于国际油价低迷、美国利率看涨,墨西哥财政和公共信贷部将调整联邦公共管理支出,在投资方面,将减少约181亿比索的投资项目,其中包括无限期暂停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速铁路项目等。


到最后就没有然后了,中资企业由于前期准备工作投入巨大,共有200多人参与标书的准备工作,据统计累计支出数百万美元,结果就这样打了水漂。而如果按照第一次中方中标的来履约,那么这将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完全采用中国标准的首条高铁。


3

斯里兰卡港口城项目

港口城项目位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是由中资企业投资的一项大型填海造地土地综合一级开发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9月正式动工,一期投资约14亿美元。


2016年,新一任总统西里塞纳上任,随即便在外交政策上声称,要改变前政府的相关政策,而这其中就包括已经开工的港口城项目。于是该项目被叫停,理由是该项目缺少相关审批手续、环评需要重新评估等。同样的,项目叫停给中资企业带来了每天约40万美元的损失。于是,中方根据协议提出了相应的索赔。


直至2017年初,斯政府宣布,与中资企业达成协议,此前协议中给予的永久使用权的20公顷土地,改为租赁期99年。中资企业放弃因项目停工对斯政府的索赔,斯政府另外划拨2公顷土地给中国公司,作为补偿。2019年12月8日,中国和斯里兰卡合作开发建设的科伦坡港口城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该城正式成为斯永久土地。

马哈蒂尔辞职:中国建企在马来西亚的项目会不会生变?

篇幅有限,不多举例了...


- 更要有未雨绸缪之心 -


上面的几个例子,是中资企业遭遇他国政府违约的几个典型案例。而在之前的文章中谈过,他国政治因素是导致项目变局的最主要的一个变数。而频繁遭遇政府违约风险,也就成为了中资企业的魔咒。因为政府违约风险一旦发生,企业作为外国债权人,由于政治地位不对等,很难通过法律等途径获得合理的赔偿。特别是在一些PPP项目上,由于时间周期长,且涉及到特许经营,中间的变数可能性就更大。


虽然政府违约风险识别难度大,风险管控不易,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在政府违约事件面前就束手无策。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做好项目前期投资经营风险分析、分析东道国营商环境、完善合同条约、项目进程中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购买政府违约保险

等手段来使损失减少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