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報一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情況:在美國3次申請核酸檢測均被拒絕

央廣網北京3月15日消息(記者李文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14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了一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情況。此外,北京市公安局還通報了一起兩名男子違反疫情防控規定的海外“代購”案件。

龐星火介紹,2020年3月13日,北京市報告一例從美國輸入的確診病例黎某,國內戶籍地為重慶市,長期定居在美國馬薩諸塞州。黎某表示,2月26日至27日他在美國參加公司會議,其中一名同事後來被診斷為確診病例。3月1日晚,黎某出現寒戰,未就診,之後又陸續出現發熱,最高39℃,伴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狀以及噁心、腹瀉、肌肉痠痛、全身乏力等症狀。龐星火說:“3月3日首次就診於當地醫院,給以奧司他韋治療,3月5日、3月10日就診於同一家醫院,胸片顯示均無異常。3月11日再次就診於同一家醫院,胸片顯示肺炎影像,當地醫院評估其症狀後未收治入院,在美國3次申請核酸檢測均被拒絕。”

為進一步診治,黎某及其丈夫、兒子一家三口於美國當地時間3月12日凌晨1點從洛杉磯機場乘國航CA988次航班,於北京時間3月13日5點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抵京時,海關對3人排查後,由120急救車轉運至定點醫院。3月13日,黎某診斷為確診病例,黎某丈夫及兒子診斷為疑似病例。龐星火介紹:“目前病例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病情穩定。共確定59名密切接觸者,其中14人在京,均已採取相應措施,其他人員信息已轉相關省份。在此,真誠提示,我國境外居民如出現發熱等症狀,請及時在當地就診,或採取居家觀察,避免出行。”

鑑於新冠肺炎已蔓延至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近期不宜去國外有疫情的國家和地區旅行或旅遊。發佈會上,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說,目前在新冠肺炎的診治上,對境外回國的人員,總體上把握的是兩方面的政策:“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回國過程之中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基本醫療保險的相關規定,報銷以後再實施財政的補助,個人不需要負擔相關費用。對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回國入境過程之中被確診為輸入型的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的,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原則上由患者個人負擔。參加了商業保險的人員,可以按照商業保險的合同規定支付相應的費用。經認定的困難人員,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給予醫療救助。”

發佈會上,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潘緒宏通報了一起涉及境外疫情案件。潘緒宏說,當前,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呈現加速態勢,世衛組織宣佈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北京市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形勢更加嚴峻複雜。2月28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疫情防控有關要求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明確規定“來自或去過離境國家疫情嚴重地區的入境人員,到京後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

然而,北京市公安局工作時發現,王某國和於某為達到牟利目的,明知《通告》中“到京後應居家或集中觀察14天”的規定,仍故意違反,2月底從外地來京後,連續往返北京和疫情嚴重國家,為他人海外“代購”商品。潘緒宏說:“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相關規定,對王某國、於某二人處以行政拘留十日的處罰。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相關規定,目前正在對二人進行集中觀察,待通過觀察期後執行拘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