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和夏威夷鼓王"叫板"

我敢和夏威夷鼓王

我和夏威夷鼓王在表演

夏威夷是美丽的海上公园,由于境内四季如春,风光明媚,因此处处充满了热带情调。这里蔚蓝色的天空和碧绿的海水交互生辉,亮丽的阳光和清晰的景物互相衬托,越发使这些群岛显得生气勃勃。它吸引观光客并不是靠什么名胜古迹,而是靠得天独厚的美丽环境,以及夏威夷传统的青春、热情友善和诚恳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的释放集中表现在位于檀香山的夏威夷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

这是一个夏威夷人的村落。演出开始前,观众还在陆陆续续地找座位;只见台上一个彪形大汉,光着乌黑的膀子,扎着一个红色的花环,正在奋力敲击着大鼓。鼓点或急或缓,不时还变换一些花样,引得落座的观众阵阵掌声。起初我并未在意,因为这是在很多表演场所都见得到的吸引看客的惯用伎俩。可是不一会,情况大有变化。只见他突然停止击鼓,用鼓棰向右前方一指,右面的观众大声鼓掌,他故作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击鼓;突然,又停下来,把鼓棰向正前方一指,正前方的观众使劲鼓掌;突然,又停下来,把鼓棰向正前方一指,正前方的观众使劲鼓掌,声音很大,可他还是做出不满意的样子,然后再指正前方,这个方阵的观众便情不自禁地连鼓掌带大声喝彩,这使他非常满意。就这样,观众的情绪自然而然地随着他的鼓声而被调动起来了。

然而,这只是序曲,好戏还在后头。听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喝彩声,只见他突然停止击鼓,拎着鼓棰走下台来,眼光在不同的方阵的观众里搜寻着什么。突然,他停在一个欧洲人面前,问他:“你是哪国人?”对方说:“我是波兰人。”“好哇,波兰先生,请您到后台去,一会儿与我同台演出。”那个波兰人一跃而起跑向后台。一会儿,他又停在一个黑人面前,当得知他来自纽约后,也邀请这个黑人到了后台。不一会儿,这个鼓手就转到我们面前,眼睛直盯着我的同事,看来他挑表演者还知道种族的代表性;我的同事由于不懂英语,直把他的视线往我身上引。果然,他用浑厚的英语问我:“你是哪国人?”我故意拖了一会,然后,突然用英语说:“我不会说英语。”他好像抓住了机会马上反驳说:“但你这句话说得非常流利,来吧!”当他得知我是中国人时,马上转过身兴奋地对大家说:“嘿,我们找到一位中国先生,大家欢迎。”在观众的掌声中,我也跑向了后台。

后台里,鼓手的助手给我们黄白黑三个人分别穿上夏威夷的黄色草裙,然后等在那里。只听鼓手在台上大吼一声:“准备好了吗?”我们齐声大喊:“早就好了!”说着便一溜小跑地上了台。此时台下观众看到我们的滑稽样,早就笑得前仰后翻了。这时,鼓手走到自己的鼓前,波兰人站到另一个鼓前,一起表演。鼓王敲几下,波兰人模仿着敲几下,开始还能跟上,越往后,越复杂,最后鼓王突然猛击一阵鼓,然后用夏威夷语对着话筒大吼一阵;波兰人虽然拼命模仿着击鼓吼叫,但总是不如鼓王做的地道,引来一片笑声。同样的办法也折腾了一阵子那个纽约来的黑人。就我们三个人而言,同鼓王反差最大的要算是我了,不但人消瘦,还带着副眼镜,文质彬彬,如何能像鼓王那样——粗犷、豪爽?!所以,观众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我的身上。我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发制人。我不等鼓王请,快步走到鼓前,在鼓王正同观众交流的时候,冷不防突然击鼓,这一突然之举着实吓了鼓王一跳,连忙回头看我,同时引来观众一片笑声。我毫不理会继续调敲鼓,把中国的威风锣鼓和陕北安塞的腰鼓点一股脑地敲出来,任凭鼓王绕着我走来走去,用眼睛瞪着我,那意思是:你怎么抢了我的饭碗,我是主角!等我敲够了,停下来,观众大声鼓掌。鼓王故意生气地对我说:“这是我的台子,我是主角,看你的还是看我的?”我赶紧见好就收,说:“当然是看你的了,你是鼓王嘛!我不过想给观众介绍点中国鼓点。”我和鼓王一问一答,事先没有排练,妙趣横生,引来观众一片笑声、喝彩声。

鼓王好像嫌我抢了他的台子,丢了面子。因此,在让我模仿他时故意增加了难度,不但鼓点敲得复杂,那一阵大吼,更是疯狂之极。我也不甘示弱,尽量甩开膀子,扯开喉咙,连敲带吼,完全变了一个人。看到观众拼命地鼓掌,我知道,我的模仿比鼓王想象的要好,也大大超出了观众的预料。节目结束时,鼓王依次给我们三个参演者佩带草编的花环,并表示感谢。轮到我时,鼓王特别强调说:“中国先生,你真让我吃惊,我原以为你是最无法模仿我的人,没想到你做的最好,感谢你——中国先生!”说完我们紧紧地握手拥抱。本来是一次娱乐活动,由于我的出色表演,使在座的人对中国人都刮目相看。我想,这也许正说明我国的威望越来越高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