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繪畫史中的傑作。這件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畫面,山頭雜樹茂密,飛瀑從山腰間直流而下,山腳下巨石縱橫,使全幅作品體勢錯綜,在山路上出現一支商旅隊伍,路邊一灣溪水流淌,正是山上流下的飛瀑,使觀者如聞水聲、人聲、騾馬聲,也點出了溪山行旅的主題。

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明清時期的著錄裡,沒有提到畫家的款印,不過歷來收藏者對此畫出自范寬確信不疑。最初,董其昌曾題有“北宋範中立谿山行旅圖”十字。此後,原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於1958年在畫作上發現了“范寬”字款,確認此畫為范寬真跡。

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由於在這幅畫中並沒有明顯的畫家落款,幾百年間,人們只能依據史料記載以及明代董其昌在畫上的題跋來推測這幅畫的作者。 此前儘管有董其昌的題跋,但那時還並不能完全證明這張畫是范寬的真跡。董其昌在跋上寫的是“北宋範中立谿山行旅圖董其昌觀”,“董其昌寫的不是鑑定兩字。而像董北苑的《龍宿郊民圖》,巨然的《雪圖》,董氏就寫了'董其昌鑑定’幾個字。

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然而在冥冥中,幾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谿山行旅圖》是范寬的真跡。1958年8月5日,李霖燦(時任臺北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從畫的右下角樹叢中發現了畫家的簽名。

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臺博藏品(25)尋找范寬《溪山行旅圖》隱藏的作者簽名(高清晰)

“忽然一道光線射過來,在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後,夾在樹木之間,范寬二字名款赫然呈現。”李霖燦在回憶錄中將那個激動人心的一刻化為了永恆。李霖燦指出,自己採用的是在考古發掘時最常用的網球法,才發現了范寬的簽名。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