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城市限購放鬆,疫情真能“解綁”房地產市場嗎?

3月2日,天津市發改委發佈《關於印發天津市支持重點平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滿足在津合理住房需求:

  1、符合天津產業發展定位的北京轉移來津項目,其在職職工戶籍遷入本市的,按照本市戶籍居民政策購房;

  2、其在職職工戶籍暫未遷入本市且家庭在津無住房的,按照外地戶籍居民購房套數政策執行;

  項目轉移至本市後,職工即可購房,但所購住房須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上市轉讓。

  當前,天津之行的限購政策是2017年出臺的《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深化我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實施意見》,按規定,非天津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範圍內購買住房的,需提供在本市3年內連續繳納2年以上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證明,補繳的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證明不得作為購房有效憑證。

  也就是說,符合產業定位的項目轉移至天津後,即使沒有天津戶籍也可以購房,不過,購房者需要持證3年後才能出售。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該政策明確了相關落戶和購房政策,客觀上有助於活躍市場交易,他表示,類似政策客觀上使得產業外遷的動力加大,職工也樂於在天津購房和定居,對於市場交易是有積極的活躍價值的。同時通過限制轉讓的方式,有助於促進房地產交易市場的穩定,防範投資投機購房。

  “唯一的差別是,此次政策強調‘項目轉移至本市’的條件。”嚴躍進指出,此類政策實際上在2019年就已經出臺,內容基本一致。在2019年《關於天津市促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中,明確對戶籍暫未遷入本市的職工,其家庭在天津無住房的,可在本市購買住房1套,不再提供在津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證明,所購住房需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上市轉讓。

  樓市政策密集出臺

  01

  和訊房產梳理發現,2月至今,全國各地區已經陸續出臺樓市相關政策至少16個,這些政策大概可以歸為四類,首先是跟土地出讓有關,多城市採取土地款項分期繳款政策,比如蘇州、海口、三亞、南京、上海等地,其次是降低或延後公積金繳存比例,包括東莞、深圳、河南等地,再次是購房補貼,最後是樓市限購放鬆。

  2月至今全國各地樓市政策盤點

  實際上,前兩類政策均是出於緩解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不屬於樓市調控範圍,只是為了應對疫情而短期內出臺的措施,至於購房補貼,則是當地政府為了促進樓市交易,比如,衡陽市規定,對購買新建商品房和存量住房,所繳契稅稅率為1%的予以全額補貼,非“雙一流”大學全日制本科生一次性購房補貼5萬元。購房補貼旨在促進樓市回暖,並吸引大學生留在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出臺樓市補貼的兩個城市均來自三四線,其中,撫州市屬於江西,衡陽市屬於湖南,疫情影響之下,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成交縮水最為嚴重。根據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研報顯示,2020 年 2 月(截至 28 日)全國 66 城新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 90%,同比 增速較 1 月回落 73 個百分點。一、二、三四線城市分別同比減少 75%、 88%、95%,增速分別較 1 月回落 60、69、78 個百分點。

  在業內人士看來,真正出臺樓市放鬆政策的區域只有駐馬店和天津,前者公積金購房降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後者對於非天津戶籍的購房者開了一道口子,不過,駐馬店政府已經被上級約談,要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而天津政策力度並不大,主要是出於京津產業對接方面的考慮,對市場基本面不會有影響。

  樓市會真正鬆綁嗎?

  02

  疫情還未結束,相對於當前不溫不火的樓市政策,人們似乎更願意相信未來樓市調控會進一步放鬆,事實果真會如此嗎?

  答案是大概率不會。正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所言,駐馬店被約談,會導致後續其他城市“救市”受到打擊,預計未來各地試探房地產調控的力度肯定會減緩。

  此次約談,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確要求駐馬店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實際上,這種強調已經不止一次被強調,2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時特別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不要指望房地產政策會有重大調整。”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鍾偉表示,房地產屬於典型的內需驅動型的不可貿易部門,和可貿易部門相比,疫情對其衝擊相對較小。無論有無疫情,房地產本身“房住不炒”的基本定論以及長效機制,都不會有太大變化,即便有短期宏觀經濟刺激政策的調整,房地產可能也不會是最主要的受益部門。

  不過,疫情之前,房地產行業已經處於下行週期,不同城市之間的樓市表現分化加劇,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基於此,業內認為深化因城施策是未來樓市的趨勢。

  華泰證券認為,一季度,地產產業鏈可能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但地產上下游產業鏈較長,政策對沖拉動經濟的效果較好,在因城施策大框架下,未來地產調控政策有進一步鬆動空間,房價出現回落的城市放鬆地產調控的可能性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