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8歲婆婆的自省:沒有子女願意養我,老了才知什麼是惡報


一位68歲婆婆的自省:沒有子女願意養我,老了才知什麼是惡報


01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就像是春天種下種子,然後澆水施肥,勤勤勉勉一絲都馬虎不得,到秋收的時候,才能有一個好的收成。

婆媳相處亦是這個道理,婆婆如果能在兒媳嫁進門後,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挺身而出,幫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她感受到親情的溫暖,那麼她也會感激終生。

在婆婆年老的時候,也可以好好的孝順老人,帶著一顆感恩之心,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給她無微不至的照顧。

愛迪生說過:“原因與結果、手段與目的、種子與果實是無法割裂開的。因為結果孕育在原因之中,目的事先存在於手段之中,果實隱含在種子之中。”

所以在我們想要得到甜美的果實的時候,就要在更早的時間,通過自己的努力,先種下一顆善良的種子。而不是婆婆覺得,兒媳贍養自己是她的一種義務。

有的時候發自內心的感恩之情和象徵性的必須做某種事情,有極大的差距,所以,自己種下什麼樣的因,最後能得到什麼樣的果,其實是完全不同的。

02

年輕時的生活觀,就是為老年種下的種子,有什麼樣的結果總是在年老的生活裡,體現出來。

周麗雯有兩兒一女,孩子都長大成人,前後都各種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而這個時候,老公突發疾病去世了,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生活。

但是,周麗雯是一個很會享受生活的人,自己有退休工資,而且身體很好,所以平時不僅能照顧好自己,還能隔三差五出去旅遊,日子過得也算是輕鬆自在。

沒多久,大兒媳懷孕了,什麼東西都吃不下,靠輸液維持營養,大兒子需要上班,沒時間照顧妻子,想讓母親去幫忙照顧一下。

周麗雯離開了老家,去了大兒子那兩天,感覺自己總是伺候兒媳,沒有一點當婆婆的樣子,倒像是個保姆,心理也開始不平衡了。

女兒打來電話,周麗雯和女兒埋怨,在大兒子這的生活不自由。

女兒說:“從古到今都是兒媳孝敬婆婆,哪有婆婆把兒媳當菩薩供著的,你不能太慣著她,不然到時候有你受的。”

以前周麗雯就聽女兒的,家裡有大小決策都會問問女兒,這一次周麗雯也聽女兒說:“等你老了,兒媳養你是他們的義務。”

聽了女兒的話後,周麗雯找了個藉口說自己身體不好,回了老家。此後大兒媳坐月子,帶孩子也沒有幫她。

二兒媳懷孕生子之後,也想讓婆婆去搭把手照看孩子,周麗雯說:“二個兒子一個閨女,都孝敬我,沒有讓我幹一點活,就是兒媳,進門就想把我當老媽子,沒門。”

女兒依然說:“媽,你這樣就對了,幫她們看孩子,累出病來還不是自己遭罪,就該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開開心心沒有任何負擔的過日子。”

周麗雯也是這樣做的,平時一日三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天天去做健身操,跳廣場舞,天南海北的四處遊玩,讓很多人都羨慕不已。

年輕時,身邊不需要人照顧,所以意氣風發。卻不知因為兒媳們懷孕,坐月子,帶孩子周麗雯都沒有參與,因此兒媳們都傷透了心。

03

周麗雯的年齡越來越大了,身體也出了問題,天一冷就膝蓋疼得難受,兒女們沒有一個在身邊的,這時候她才感受到深深的孤獨感。

到了晚年,年紀越大,腿腳就越不利索,好幾天出去買一點菜,做點菜粥自己喝,電視看膩了,以前一起玩的朋友也都漸漸的斷了往來,人越老,越發的孤獨。

兒女們都在外面安家,只能自己照顧自己。她給兒女們打電話,想讓他們輪流來看看自己,照顧一下自己,也想看看孫子們,感受一下天倫之樂。

可是,兒子們總是有很多理由:“工作忙,讓妻子帶孩子回去,妻子說孩子上學重要,不能去,現在生活節奏快,大家壓力都很大,您要是沒病沒災,我們就不回去了。”

女兒也是說:“讓兒媳去伺候你,再不讓她們把你接過去住,她們不這樣做,不怕街坊鄰居戳她們脊樑骨,罵她們不孝。”

兒媳更是有理:“我們沒有受過您一點恩惠,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您沒有幫我們,一點情分都不講,現在,您要是不能自理了,就請保姆,生病了就去醫院,可以出錢,但是不伺候。”

“我那帶孩子的時候,一邊看孩子,一邊打零工,那個時候,婆婆怎麼不說來和我們一起生活。”

周麗雯雖然能自理,但是生活質量越來越差了,周圍鄰居都一家人其樂融融,而她一年時間裡,兒女就來個兩三趟,兩個兒媳更是沒有帶孩子回來過一次。

有的時候實在是想孫子了,只能通過視頻才能看到孫子。但是,孩子和她很陌生,不願意和她多說話,連叫奶奶的次數都有限。

老了後,更想兒孫滿堂,但是傷了的心很難復原。周麗雯的晚年,感覺格外的悽慘。

今年68歲的周麗雯哭訴著說:“沒有子女願意養我,年輕時使的壞最後全報到我頭上了,老了,才知道什麼是惡報,真是悔不當初。”

人到老年,回看過去,是非對錯一看便知。晚年是否幸福,就是當初是否好好對待過身邊人。

人生一輩子就是這樣,如何待人,最終也將被他人如何待己。

04

行走於世間,善緣結善果,婆媳關係更是如此。

有的時候不是兒媳記仇,而是沒有深厚的感情,就無法建立親情。婆婆不去以一顆包容的心去接納兒媳,同樣,兒媳也會這樣待婆婆。

柏格森說:“因為原因是獨特的,已形成結果的一部分,而且與結果同時形成,既決定結果,又為結果所決定。”

周麗雯雖然有兩兒一女,但是她年輕時沒有伸手幫助過兒媳,以至於沒有子女願意養她,晚年悽苦。

如果在年輕時,周麗雯能幫著兒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替她們分擔一些,婆媳關係也許不會太差,到了晚年,也會給予她一個溫馨的晚年。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就是你給予了一個善意的微笑,我才願意和你“交朋友”,你給予了我冷漠,我便和你有了距離。

05

那麼,婆媳之間,應該怎樣培養感情?

英格索爾說:“幸福不是獎賞,而是結果;苦難不是懲罰,而是報應。”

很多兒媳都說過這樣的話:“婆婆在我生孩子的時候,給予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將來我也要好好對婆婆。”

“婆婆幫我看孩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總是第一時間站在我面前,給我排憂解難,有婆婆比有老公都強,她把我當親閨女,我就把她當親媽。”

人心才能換來人心,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也沒有誰無緣無故的就有義務對你好。能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本身就是一種美德。

婆媳關係的建立就是在生活裡慢慢堆砌起來的。

很多“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故事,在生活中上演,先有美好的種子種下,才能有好的契機出現,能讓家庭更和睦,能讓婆媳關係破冰重建。

所以,當兒媳需要自己的時候,不妨種下善因,也讓自己在未來能收穫更多幸福的果實。

-END-

今日話題:

婆婆該怎麼對兒媳,才能有晚年的幸福生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