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愛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窩是不是該算上一個?

你們都愛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窩是不是該算上一個?

沒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難稱完滿,有機會的話,最好不要錯過。

在“逛吃貴州”的青綠山水、尋常巷陌,有一個看得見、遇得到、聞得著、吃得上的貴州等你來。

看到眼饞處,便是出發時。

剛從成都出差回來,期間吃上一兩頓火鍋自然必不可少,跟貴陽人一樣,川人也愛吃的一味火鍋配菜是酥肉,且吃法也相近,就是絕不煮進鍋子裡,而是趁熱抓緊吃。

你们都爱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窝是不是该算上一个?

酥肉

好吃歸好吃,不敢多吃。因一般的看法,是認為油炸食品不利健康,導致好些美妙的食物如今都較少問津。

但是很奇怪,無論中外,老百姓對油炸食品的喜愛卻並無兩樣。

你们都爱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窝是不是该算上一个?

炸魚薯條

英國的炸魚薯條入選“國寶”,排名第一,我有幸嘗試過。鱈魚去皮裹上面糊,加上切成條狀的土豆,油炸蘸番茄醬吃,除了單調些分量大些,味道著實不壞;日本人則把天婦羅捧上了天,究其實無非各類食材掛糊油炸耳;貴陽或者說貴州人富有特色的油炸食品,我尤其願意推薦豆沙窩,因別處似乎不多見。

你们都爱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窝是不是该算上一个?

天婦羅炸蝦

豆沙窩的做法,是以熟糯米捶成面,裹入鹹豆沙餡子。製作的要訣有二,一是不能捶得太茸,多少要留一些整米,口感方佳,二是餡中需加少量花椒,味道才能正宗。一般來說,賣豆沙窩的油炸攤子都兼做糖麻圓,鹹甜並得,顧客憑口味喜好不同,各有所擇。

你们都爱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窝是不是该算上一个?

油炸攤

寫到這裡,想起一個故事。我有一舊日同事,早餐特喜食豆沙窩,單位門口小攤上購得,熱騰騰地拿進辦公室,衝速溶咖啡一杯佐之。我則反之,出門前烤吐司兩片,抹上黃油或奶酪,帶到辦公室,配的卻是續上開水的隔夜宿茶。都是中西合璧的吃法,各有巧妙不同。

時下不少高檔酒樓都做豆沙窩,味道彷彿,只是形制較小,偏於精緻。不知怎地,總覺得吃起來不如路邊攤入味。尋常小吃,難登大雅之堂,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好在,據說豆沙窩已是大家認可的貴陽名小吃,光大可期。

你们都爱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窝是不是该算上一个?

油炸粑稀飯

油炸豆沙窩不是貴陽人的專利,安順亦有,且吃法略有不同,名喚油炸粑稀飯。當地人推崇的一家,在南水路上,豆沙窩的做法大體相似,略小些,卻不搭配豆漿,大海碗舀上米麵攪熟的糊糊,加一勺引子,澆上滾油,油炸粑切小塊放進去,趁熱西里呼嚕食之,乾溼兩宜,相得益彰,別有風味。

話說回來,油炸食品的確有其誘人之處。原因很簡單,高溫加上掛糊,封住水分,所以得其酥脆鮮嫩之妙。

你们都爱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窝是不是该算上一个?

德國人貢特爾·希施費爾德所著《歐洲飲食文化史》說,人類偏愛油炸食品,是因為,“在歷史的進程中形成了一種文化模式,認為享用肉食有很高的價值。肉食從食品變成了象徵。因此,許多消費者在油炸食品中不僅看到了糧食的配菜,而且它成了飯菜的核心,一塊假肉”。

吾鄉前輩盧惠龍先生,給我講過這樣一段故事,講得實在好,我便照錄瞭如次——

貴州電大大門出來,在八鴿巖路上,有家賣腸旺面的小鋪子,要上幾步石階,門口的招牌是“腸旺面加豆沙窩——貴陽小吃的絕配”。朋友推薦,我去了兩次,果然味道不一般。我小時候沒有油炸食品不健康的觀念,愛吃豆沙窩。一九六零年,一下子什麼都沒吃了。哪裡看得到油星?有的是糠粑粑,蕨根粉,實難果腹。夢中常常出現油炸粑,醒來想:豆沙窩可能會失傳,哪裡去找那麼多油呢?

你们都爱吃的油炸食品中,豆沙窝是不是该算上一个?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過來人,都有對於油的特殊記憶。華東師範大學名教授楊國榮先生,上海人,某次共飯,上了一碗餛飩,他邊吃邊回憶小時吃剩的餛飩涼透後,油煎配泡飯吃,想起來都流口水,須知那時代,但凡大量用油,都是奢侈的吃法,尋常人家,只是偶一為之耳。

如今社會進步,經濟繁榮,中國人早就不再缺油短食,油炸食品不難到嘴,出於健康原因,反倒需要控制自己“饞”的慾望,怎麼說都不是一件壞事。

編審:鐵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