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巨星:科比與姚明,誰更能“投”?


籃球巨星:科比與姚明,誰更能“投”?

科比:NBA史上最傑出、最成功的運動員之一,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後衛/小前鋒(鋒衛搖擺人),綽號“黑曼巴”/“小飛俠”。

科比是前NBA球員喬·布萊恩特的兒子。在1996年NBA選秀中,科比於第1輪第13位被夏洛特黃蜂隊選中,後被交易至洛杉磯湖人隊,整個NBA生涯(1996年-2016年)都效力於洛杉磯湖人隊。


籃球巨星:科比與姚明,誰更能“投”?

姚明:1998年4月,姚明入選王非執教的國家隊,開始籃球生涯。2001奪得CBA常規賽MVP,2002年奪得CBA總冠軍以及總決賽MVP,分別3次當選CBA籃板王以及蓋帽王,2次當選CBA扣籃王。在2002年NBA選秀中,他以狀元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隊選中,2003-09年連續6個賽季(生涯共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三陣。2009年,姚明收購上海男籃,成為上海大鯊魚籃球俱樂部老闆。2011年7月20日,姚明正式宣佈退役。

科比的投資之路

作為NBA史上最傑出、最成功的運動員之一,科比在20年的籃球職業生涯裡大放異彩、戰果累累。他憑藉著熱情執著、勤奮堅持、永不言棄的“曼巴精神”共拿下5次NBA總冠軍、4次全明星賽MVP、2次總決賽MVP、2枚奧運金牌、1次常規賽MVP,單場最高得分81分,是公認的NBA最佳得分手之一。

科比依靠出色的球技和極高的商業價值,在職業生涯中共獲得6.8億美元的收入,創下了團隊型項目運動員職業生涯經濟收益的最高紀錄。

早在2013年,尚未退役的科比便成立了公司Kobe Inc.,開始搭建自己的商業版圖,公司以“幫助那些挑戰和重新定義體育行業的品牌及創意成長”為使命。2014年科比用600萬美元買下了小眾運動飲料品牌Body Armor 10%的股份,當時Body Armor的市場份額僅佔2%,但科比很快用自己的影響力給企業帶來了巨大流量。在科比投資的一年後,Body Armor的年銷售額就從300萬美元攀升至3,000萬美元,2017年達到2.35億美元。2018年,可口可樂入股Body Armor,公司估值20億美元,科比所持股份價值一躍至2億美元,短短4年賺了30多倍。

同樣也是在2013年養傷期間,科比與上市公司Web.com前CEO傑夫·斯蒂貝爾共同成立了風投公司Bryant Stibel,公司基金規模1億美元,均來自兩人自有資金。傑夫是一位連續創業者、科技界老手和資深投資人,科比的創造力、品牌和營銷影響力配上傑夫的專業經驗,可謂是完美拍檔。

同時為了做一個好的投資人,高中學歷的科比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能力和熱情,他不斷虛心地向投資界的前輩們取經。科比的“投資導師”美國著名風險投資人Chris Sacca曾透露,科比經常凌晨打電話向他諮詢投資事宜,他評價科比像對待打球一樣專注認真地學習投資。科比表示“對投資和創業充滿真摯熱情,希望以幫助、激勵下一代創業者的方式創造出可以世代相傳的價值”。

截至2019年9月份,Bryant Stibel資產管理規模已經超過了20億美元。

姚明的投資之路

2019年10月29日,胡潤研究院發佈了《2019年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姚明作為體育界唯一一個入榜的選手,他的身價高達22億元,排名第48名。

在2002年以前,姚明還未進入NBA,他的工資收入我們並不清楚,但想來也不會太高,並沒有積累什麼財富。2002年,姚明以狀元的身份首次進入NBA,一直到2011年退役,這期間他的收入主要來自年薪和代言。

我們先來估算一下他的年薪收入,姚明總共在NBA打了9個賽季,一共簽署了2份合同,其中第一個合同從2002年到2006年一共四個賽季,年薪分別是386萬美元、415萬美元、444萬美元以及599萬美元。第二份合同從2007年到2011年共五個賽季,年薪分別是1246萬美元、1376萬美元、1507萬美元、1638萬美元以及1769萬美元,年薪總額高達938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億。

不過姚明的年薪總收入要上交各種稅,首先是33.61%的聯邦稅,姚明的總年薪收入就要減少3138萬美元,接著是聯盟的託管資金費用,需要上交10%,也就是933萬美元,最後就是1.75%的經紀人費用,這筆費用約合256萬美元,僅僅是扣除NBA費用,姚明就只剩下5012萬美元。回到國內,姚明不僅還要再次交稅,還要把薪水的30%上交給籃協,10%上交給上海男籃,10%上交給上海體育局,這些費用扣完之後,姚明實際上的年薪總收入只有2000多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億。

當然,姚明的收入大頭主要來自各種代言,姚明在NBA的九年時間中,代言過許許多多產品,包括中國人壽、麥當勞、百事可樂、蘋果手提電腦、湯臣倍健、奧利奧餅乾、可口可樂、中國聯通等等,由於代言費一般來說都是保密,具體數額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姚明的代言費收入要高於年薪,在扣除各種稅務之後,姚明的代言實際總收入應該是4000-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也就是說姚明在NBA的實際收入高達4.4億人民幣。

姚明退役以後,並沒有拿著工資混吃等死,而是用著這些錢做著各種投資,截止目前,姚明已經先後投資超過16家投資公司,間接或直接持股的金融公司超過20家,其中還包括我們熟知的螞蟻金服。

除了投資公司外,姚明自己也成立了不少事業,早在2005年姚明就成立了“姚餐廳”,如今“姚餐廳”已經成為了休斯頓地標性建築。此外,姚明在2011年還成立了姚家族葡萄酒酒業公司,擁有6個種植園,近年來,隨著亞洲買家的推動,種植園價格瘋狂上漲。

不得不說,姚明的投資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從4.4億元人民幣,到如今的22億身價,漲幅超過5倍,

大家可以看出了,科比與姚明,誰更能“投”。

美國加州時間1月26日上午10點,科比所乘直升機墜毀的噩耗傳來,籃球界的一顆巨星永遠隕落。

他的投資生涯已經劃上句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