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為上將許世友改名字,世界之友不是更好嗎

許世友將軍是我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是著名的57位開國上將之一,他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都功勳卓著,建國後他為國防事業奉獻一生。

上將許世友的一生非常有傳奇色彩,他少年時曾經在少林寺呆過一段時間,習得了一身的好武藝,許和尚這個稱號便由此而來。

許世友是毛主席的愛將,他的名字也是毛主席改的,在這之前許世友有過兩個名字。

毛主席為上將許世友改名字,世界之友不是更好嗎

上將許世友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他出生的時候還是晚期時代,許世友的父母都是當地窮苦的農民,按照族譜許世友是“仕”字輩,於是他們就給兒子起名許仕友。

對於這個名字的來歷,許世友多年後在達維鎮和毛主席交談的曾經說:”我的幼名叫友德,姓是言午許,家譜上是仕字輩,父母給取名叫許仕友"。

許世友家境貧寒,當時河南當地並不太平,匪患四起,而災荒也不斷,雖然許世友非常懂事很小就開始和大人一樣幹農活,但是糧食還是不夠吃,在他八歲那年認識了一個年近八十的雲遊賣藝叫高義的少林高僧,許世友便告別家人,跟著高義去了少林寺,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習武生涯。

許世友在少林寺呆了八年,練就了一身好本領,開國中將錢鈞就曾經說過:“許司令,那武功好著呢,他是靠自己本事打出少林寺的。而我武功太差了,打了幾次都沒打出去,只好從後山小道溜出去,後來參加了紅軍。”

毛主席為上將許世友改名字,世界之友不是更好嗎

許世友16歲從少林寺下山,後來加入了紅軍,歷任紅十一軍班長、排長、營長,加入紅軍後,許世友將名字中做官意思的“仕”字的單人旁去掉,改成了士兵的“士”。

在紅四方面軍時期,許世友歷任紅四方面軍團長,紅四軍副軍長、軍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等職務,在著名的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時,許世友指揮三個團打垮了在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川軍。

中央紅軍經過長征,翻夾金山,和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6月12日在達維鎮會師,這個時候是許世友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會師後召開了一次高級幹部會議。

會議期間,毛主席和許世友交談了很長時間,主席很喜歡這個勇敢的指揮官,在談話中,許世友將他後來把父母起的“許仕友”這個名字改為“許士友”的經過說了一遍,聽完以後毛主席笑著說:“你現在是軍長,不是戰士了。我們共產黨人的口號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你應該放眼世界!世界之友不是更好嗎?”

對毛主席的改名建議,許世友很高興,當場同意。

毛主席為上將許世友改名字,世界之友不是更好嗎

許世友將軍是個卓越的軍事指揮家,他在膠東帶領部隊和數倍之敵進行周旋,硬是將優勢敵軍一口一口吃掉,毛主席就評價道;“許世友是員戰將,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自從第一次遇見毛主席後,許世友便把“士”改為了“世”,之後就再也沒有改過,許世友這個名字從此伴隨了他光輝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