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口字型的土寨子

在詔安的西潭鎮福興村有一座保存較為完好,叫做碩興寨的方形土寨。碩興寨聚居著沈、謝、黃等三姓,如果有一姓做祖誕節(俗稱“祖公生”),其他兩姓也跟著依照習俗同祀共祝,例如該村沈姓做武德侯祖誕辰的時候,其他兩姓也跟著沈姓人前去恭迎開漳太始祖武德侯沈世紀的神像來寨子巡視。

這座碩興寨佔地3600平方米,呈口字型,整個建築顯得格外龐大,系清中葉詔安城關人謝捷科興建的。寨子牆體異常厚實堅固,厚0.68米、外牆高約8米,牆體用殼灰、糯米飯、紅糖水攪拌溪沙夯成的。碩興寨的寨門為拱形的雙層石門斗,寬3.2米,內徑寬2.1米,厚度0.2米。門楣上方有一刻字的石匾,上書“嘉慶柒年置西湖績山書”等金色字樣,從這石匾的字樣當中,我們可以準確得知碩興寨的建造時間為清代嘉慶七年,即公元1802年。該石匾長2.1米、高0.7米。寨門有一“猴嶺獅湖增氣象,龍潭麟石結精靈”的石刻楹聯。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寨子的大門用一種叫做“鹽柴”的木材做成的,歷經214年的風雨依舊不見破損和腐壞,據說用刀斧等利器砍進去,刀斧抽出來的時候,門板上那條口子會自行合攏。寨門上方建有石制的水槽,它的作用是為了防備有人圍攻寨子的時候,如果寨門一旦被燒,寨子裡面的人就可以通過上面的水槽放水淋溼寨門,從而保護其不被燒燬而設計的。寨子的四周設有瞭望臺,寨子內部的四周共有房屋38間,均是兩層樓房,高度大約8米,並且預留了碉堡式的槍眼。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走進寨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謝氏祖祠,這座大祠堂由門樓、下廳、兩廊帶天井、拜亭、大廳以及帶巷子的兩廂房構成的。祠堂的門楣以及牆壁是用雕刻成天官賜福、花卉鳥獸等圖案的花崗岩石料製成的,祠堂門前置有石抱鼓一對。據介紹,這座謝氏祠堂至今做為沈、謝、黃三姓共同辦紅白喜事的場所。祠堂門前的大埕左右兩邊各開挖一口直徑1.5米的水井,外為圓形的青麻晶石井圈,內呈八角形,這兩口水井俗稱“龍井”、“虎井”。據介紹,平常的時候兩口水井清澈見底,水位色澤都一樣。天氣一冷,龍井會冒煙,氣溫越低,煙霧越大。下霜的時候,井底會冒出濃煙,井口就像熱氣騰騰的蒸籠,龍井的水變為金黃色。天氣越寒冷,顏色越金黃。奇怪的是,任憑龍井怎麼變化,虎井卻無動於衷,被人稱之為“陰陽井”,井水據說在大旱的年份也不見乾涸。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據介紹,解放戰爭時期,寨子曾被游擊隊做為據點。當時的國民黨軍隊曾經出動一個營的兵力圍攻碩興寨,卻無法攻破它,足見寨子的防備工事有多麼的堅固。

碩興寨歷時三年才修建完工,如此可見當時寨子的業主一定財力、物力是多麼的雄厚!那麼謝捷科又是一個人什麼樣的人呢?原來謝捷科是從事海上販運(俗稱“走北頭船”),創辦“碩興”商行的老闆,謝捷科就是著名書畫家謝琯樵[謝琯樵名穎蘇(1811年~1864年),初字採山,二十歲後改為管樵,三十年後更字為琯樵,號書畫禪、懶雲山人、北溪漁隱,詔安北關人,著名書畫家。]的高祖,同時又是詔安當時的鉅富,人稱“謝百萬”。謝績山呢?據說是謝琯樵的叔祖。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謝氏家族傳奇的發跡史


談到碩興行,不得不談到謝氏頗具傳奇的發跡史。清代康熙年間,祖居龍溪縣的一戶姓謝的人家因為“遷界”移民到了詔安山區,後來又移居到了詔安城關北門外。嘉慶初年,謝氏家人到了濠港山(又名河港山)割草打柴,撿到了一筆橫財(俗稱“草鞋銀”),大約白銀200斤,謝氏因為這筆橫財,創辦了碩行商行,由謝捷科打理生意。嘉慶七年,謝氏在西潭興建了這座碩興寨,就地收購、加工蔗糖等土特產,為了方便水路運輸貨物並在寨子外的東溪建有一座碼頭。當時詔安時興“走北頭船”,碩興行也跟著投資購置大駁船跑海上運輸。北頭船是商船從事南北貨物對調的一種經濟貿易活動,往來於寧波、上海、濟南、青島、天津、旅順、大連等地。主要運輸南方的蔗糖、花生油、黃麻到北方販賣,再收購北方的大豆、玉米、麵粉、藥材、布匹、宜興水缸、漆器南下販賣。由於碩興行的加工貿易,西潭一帶的鄉村農業種植被帶動了起來。

謝家曾經在大災之年收留了兩個貧苦的農民在碩興寨做工,據說這兩人後來當上了海盜首領。為了感念謝家當年的恩澤,這股海盜對碩興行的船隻多有關照,因此碩興行的海上貿易比較順利,沒有受到海盜的侵擾。從清代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到同治二年(公元1864年)的60年間裡 ,碩興行的船運生意逐步擴大,從開始的一艘增至八艘。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碩興寨和謝琯樵家族的淵源


伴隨著北頭船帶來的殷實鉅富,謝氏家族開始重視培養家族教育,以商養文,培養出了名垂青史的詩詞家女才子謝浣湘、大畫家謝琯樵姐弟倆。謝琯樵出身於“一門稱風雅”的書香門第,曾祖謝國棟從商,祖父謝廷烘業儒。謝琯樵的父親謝聲鶴,字梅貴,號云溪,詔安著名詩人,嘉慶歲貢生,歷任仙遊、清流縣訓導,工詩。著有《云溪詩鈔》、《詞林薈萃》、《禮經匯解》、《古文類選》等書,亦能工筆花鳥。謝琯樵姐弟共四人:姐姐謝浣湘,字芸史,是詔安著名女詩人,著有《詠雪齋詩錄》;謝琯樵長兄謝維崧,是縣學秀才、能詩;謝琯樵弟弟謝穎鋒能詩會畫。家學淵源以及優裕的環境為謝琯樵一家提供了優厚的條件,使之能專心致志學藝。後來謝氏家族八人先後死於非命,財產遭搶劫,家道逐漸中落。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碩興寨竣工以後,一方面碩興行走北頭船,也將其作為存放貨物的倉庫使用。另一方面作為居所,一些謝氏族人在這裡居住了下來。尤其是著名女詩人,一代才女謝浣湘39歲之際,曾在碩興寨開辦私塾,依靠學費維持生計。在這裡她開創了詔安歷史上第一所由女子主講的私塾,也就是說她是詔安歷史上的第一個女教師。據說苦甘終老的謝浣湘在這裡教了的30多年的書,在她的誨人不倦、循循善誘之下,她遍佈鄰縣、鄰省的學生,以及慕名而來找她求教的人當中,後來有不少成為了秀才、舉人或者是書院、私塾的教師。由於謝浣湘在碩興寨這段教學經歷,從而使這座寨子遐邇爭傳,聲名遠播。近年來慕名,尋前賢舊蹤、發懷古之幽情者,絡繹不絕。碩興寨離詔安縣城大約12公里,20分鐘左右的車程,大概位置在美營村對面過東溪橋往亞湖水庫或湖內方向。但凡喜歡鄉土文化的朋友可以去蒞臨訪謁,或者週末、節假日想遊玩的,也可以將其作為休閒度假的一個去處。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家鄉風情」 一座寨子和“北頭船”富商、一代女才子的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