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道德經》是證悟的經典,宣說道妙德善,以濟世救人,棄爭得和,棄野蠻得文明。人們應從宇宙觀來觀察人類文明的道路。

《道德經》建立在宏大宇宙架構之上,從古老的天地人三元宇宙觀發展為道天地人四元宇宙觀,強調了宇宙的法則性和終極性。老子告訴世人在神秘的天之上,還有更神秘更抽象的道存在。道才是最高存在,是宇宙萬物的本原,道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抽象性、真實性。

道是理解宇宙真相的鑰匙,只有道的思維才能窺探宇宙萬物的有序性、穩定性、法則性,離開道的思維,宇宙將失去存在的依據,社會將陷入混亂,秩序永不可得。道的存在確立了人生修行的正確方向。老子四元道天地人宇宙觀的轉變意義重大,第一章的意義在此。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釋德清說“觀”字為入道之要,智者大師說“觀為策發神解之妙術”。觀以禪定為前行,禪定以止為發端。定能發慧,作為華夏文化第一經典,以深刻理念為內涵,《道德經》的深刻理念來自於老子的玄同大定(禪定)玄是老子的獨特術語,是老子對宇宙的神解,從玄入道《道德經》只對玄和道下了定義,“同謂之玄”就是老子的定義。

玄是一根細長的絲線,與弦同源,一端牽連遙遠的另一端。老子在甲骨文中特選玄字,代表宇宙中遙遠而看不見的聯繫。玄就是聯繫,含義有二,一是真實性,二是看不見玄把現實地與究竟地聯繫在一起,要理解現實地,必須理解究竟地,這就是道思維。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人類社會現實雖然紛亂,但最終歸向於“和”已經確定,不可改變,故“自古及今,其名不變”(21)。古人善懂音律,老子從音律中悟道,玄、妙都是音律語言,妙是對音律的最高讚美玄是超越眼耳鼻舌身的,只有妙心才能獨照。《易經·繫辭傳》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道”和“器”把統一的宇宙分為二個世界,道世界和器世界。

道世界是無形的,器世界是有形的,要理解器世界必須理解道世界。這是《道德經》和《易經》的共同哲學基礎,儒家和道家的經典在魏晉奇妙的匯合,成為玄學的共同經典。要契悟宇宙真相,必須穿越有形入於無形,契悟究竟地才能理解現實地,才能找到棄爭得和的道路,文明才有希望。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隱藏在玄的背後的是無無的覺醒是哲學體驗的偉大勝利,老子實證了無的存在性。無的本質是五官不能覺察,五官能夠覺察的具有存在性,五官不能覺察的更具有存在性。這是五官的缺陷,因為五官是為了食物進化而來的,不是為了悟道而進化出來的。數學中的0符號是七世紀印度數學家發明的,在此之前人們心中有0的概念,但不願承認0與1一樣是真實存在的。1早早被承認了,0卻遲遲得不到承認,這是人類心智的缺點。無就是0,老子大膽的宣稱了它的存在。

數學沒有0是無法進行復雜運算的,思維沒有無同樣不能進行高度的抽象思維。0是關鍵的算法因子,無是關鍵的思維因子。無的覺醒讓魏晉思想精英的大腦活躍度增加了十倍百倍,改變了對真相的解讀。王弼稍後的僧肇說:“自非聖明特達,孰能契神與有無之間哉!”只有最頂級的大腦才能契入有無之間。無是一顆思想“炸彈”,激起千層浪花。

玄的學說開啟了悟入無的道路。有不再孤單,無與有一起演繹宇宙的架構,正像1與0一起進行高級運算一樣,宇宙開始變得真實、有序、美妙。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最大的貢獻是把人帶入了抽象思維,只有高度的抽象思維才能證悟真理,沒有抽象思維的文明是沒有前途的。概念分離是哲學家的高級工具,使人從物的思維轉向象的思維,從象的思維轉向無象的思維,這是抽象思維的成功

。人類智慧是從抽象思維開始,三次概念分離把人帶入三次抽象思維的升級,從而邏輯思維越來越宏大精深,這就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後100多年的名家是邏輯學家,世人誤以為是詭辯家,但他們思考的問題與今天的量子力學和人工智能是多麼一致。老子開啟的牛馬之爭,攪動了墨子、惠施、公孫龍的頂級大腦,使之高速運轉。名是什麼?名與實是什麼關係?首章第一段就攪拌乳海,激起思想的浪花。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是追求真相和真理的智者,這與科學家沒有兩樣,所以道思維也是科學思維。老子的道是混成的,不是肉眼所見的那個單一狀態,是無數種態的疊加,五官對此望塵莫及,在量子力學提出疊加態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科學是求異的知識,道思維是求同的智慧,求異和求同是兩條不同的道路科學越分越細,道思維越求越同,直至玄同。科學和道思維是兩條平行線,可以獨立延伸。

古代名家說“萬物畢同畢異,此為大同異”。科學的求異和道思維的求同一旦交匯,人類解決困局的智慧不可思議。老子的後繼者一部分繼續契悟宇宙實相,成為心靈的遨遊者,一部分成為藝術家,一部分成為懸壺濟世的醫藥家,一部分成為軍事家,功遂身退,今天更多的成為科學家、創意師,還有企業家。但應該看到,後人對老子道思維的深刻思想的繼承還是嚴重不足的。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第一章是最難理解的一章,裡面有十八重關,層層演進,邏輯嚴謹,闡說老子入玄同大定所證悟的宇宙宏大模型和對道的認知系統。老子說:“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以清靜心觀是無慾觀,所以能夠觀妙以染汙心觀是有欲觀,所以只能觀徼。無慾觀是真觀,有欲觀是俗觀。證悟者能夠妙徼等觀。

於是老子指出宇宙有妙、徼二態,猶如真俗二諦,妙是真諦,徼是俗諦妙代表無邊界、未固化、未顯形;徼代表有邊界、已固化、已顯形。徼的思維是有邊際的思維,世人陷入徼的思維之中不能自拔,不識道的真體。只有聖人具有妙的思維,能夠玄照道的真實。有大覺聖人出世,能夠在妙與徼之間(無邊際和有邊際之間)自由穿行,即徼即妙,即妙即徼,妙徼不二,入重玄之境,契悟妙徼玄同,證得無限喜悅。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具有極強的邏輯性,分段解讀可以清晰看出一章之中段與段之間的邏輯承轉。帛書沒有分章,王弼河上公分為81章,雖然老子本身並未分章,但傳授時是有主題的,這些主題自然構成章,王河分章基本符合老子主題,但也有不僅合理的地方,這是為了要與81這個九九之數吻合(《黃帝內經》、《太玄》分為81章(首),漢代經師特別重視81之數)

,致使經意有所割裂。

漢代嚴遵分為72章,尤其把第39章與第40章合為一章,義理極為清晰完整,可以彌補王河分章缺陷。《道德經》第一章的地位極為重要,不可撼動,是其他80章不能比擬的。認識第一章所架構的宇宙觀是理解整部《道德經》的關鍵《道德經》第一章嚴密的邏輯性證明整部經典是經過沉思、證悟的哲學經典,不是部分學術大家所認為的沒有體系的格言彙編。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哲學術語是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哲學思想成熟的標誌。《道德經》有大量的哲學術語,大部分是老子首次定義或使用的,對後世玄學、道教和佛經影響極大,第一章有十八個術語,是術語最集中的一章。這些術語體現了老子思想體系的嚴謹和邏輯推理。老子用字極為精嚴,觀、玄、妙三法印是精義之精義,把弟子一下帶入道的哲學語境中。

第1章

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第二段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第三段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第四段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是中國最有世界影響力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餘二位是孔子和慧能。莊子毫無疑問應該是其中之一,但目前對莊子的解讀還遠遠不夠充分,莊子的齊物論是無與倫比的學說,對激發人的科學思維和創造力意義重大。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道是一個目標老子《道德經》對華夏文明的貢獻是巨大的,用道思維深度塑造了華人的思想模式。老子生活在遠古社會到中古社會的轉折點,周公高舉的德治大旗風雨飄渺之際。華夏自古就有修道傳統,老子是修道士的領袖,是古代修道傳統的傳承宗師社會的現實地是爭,但終極目標是和。這個目標能否實現?這是有巨大爭議的。

社會紛亂的背後是否存在必然的法則?社會的紛亂不能在社會內部來尋找解決方案,因為這些方案都是人為的,不可靠的,是人有限壽命所觀察的“結論”。只有領會宇宙法則,才能找到社會紛亂的解決方案,因此就以修道實踐去證悟宇宙的道,希望用道的深刻思想來救濟世人,只有道才能使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禪定是印度修道士的實踐,在莊子中可以看到同樣的禪定實踐,莊子和印度的齋戒都是三日、五日、七日,完全相同。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齊物論》描寫了一位大覺聖人南郭子綦入定後所證悟的“吾喪我”的境界,這種精神獨往的心靈實踐產生“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入定相。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16)就是教導弟子的禪定要訣,經文中禪定要訣有多處。莊子曾經提到“

宇泰定”(庚桑楚),這是大定,如《楞嚴經》的楞嚴大定。

老子被稱為“博大真人”,第一章就領教了。《道德經》的妙理從第一章開始,老子一開始就測試弟子的智力。學人前來惠南禪師處學禪,禪師就伸出一隻手,問:“我手何如佛手?”學人剛要回答“是”,禪師又伸出一隻腳,問:“我腳何如驢腳?”學人蒙了。佛手應該長在佛身上,怎麼突然長在驢腳上?佛手與驢腳是玄通的,牛生馬是可能的。這是大邏輯,不是小邏輯。小邏輯是解決肚子飢渴的,大邏輯是解決心靈飢渴的。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黑格爾分析古希臘人的品格,指出後者對“普遍問題”具有不可遏制的熱情,所以其哲學對後世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人類一旦失去對普遍問題的關注,命運就變得暗淡了。因為對普遍問題的探索本身就是點亮心靈的智慧,沒有點亮心靈的智慧,那文明社會無從建立。普遍問題就是老子的道,道的本質是同,為了區別於相同和大同,老子命名為玄同。玄同就是大邏輯。

道、名、常道、常名、無名、有名、始、母、無慾、有欲、觀、妙、徼、同、異、玄、重玄、眾妙,共有十八重關。老子具有超強的體系架構能力,十八重關就是老子架構的宇宙真相的大玄同體系。李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解讀《道德經》第一章比蜀道還難,所以司馬遷說老子思想微妙難識。讀《道德經》第一章就感到“難於上青天”。這是老子的棒喝,是接引弟子的秘要。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第一章有二大難,第一是斷句難,第二是“此二者”到底指哪裡二者?王弼、河上公斷句: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宋代王安石首先提出新斷句: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這二種斷句區別極大,老子思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蘇轍和範應元都贊同新斷句,於是經典的王河斷句被王安石新斷句所取代。

第二個難題是“此二者”指誰?王注二者為“始與母”,河注為“有欲、無慾也”,王安石注“有與無”,還有人注為“道與名”,張松如依據文法注為“妙與徼”。高明哀嘆,“此二者”,前人已經把前面所有的概念都注遍了,但沒有得出公認的結論。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道德經》一開始就陷入困境,斷句都無法取得一致,而且分歧很大。 我們順著老子不得已留下的迷局,深入十八重關。儒家和孔子刻意迴避建立宇宙架構,認為太過遙遠,沒有實際意義。所以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這是繼承周公的德治思想,天、神、道都不可忘記,但不必深究,提到一下就可以了。

但這成為儒家思想的軟肋,後來佛教傳入中華,正是在宇宙架構上,包括生死歸屬、性命、天道這些內在心靈的關切上找到了突破口,在華人的心靈中牢牢紮下了根。司馬遷說自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史記·論六家要旨》)。司馬遷父子承載華人史家的歷史責任,要“究天人之際”,留下遠古到今天的輝煌的歷史,以激勵後人。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中華文化缺乏大宇宙架構,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宏大宇宙架構形成鮮明對比。漢代的董仲舒和楊雄是個例外,二位深刻認識宇宙架構的重要性。董仲舒的宇宙架構是功利性的,不具有本體論的價值,不能觸動心靈世界,可以作為風靡一時的主流思想,但在漢末大亂和五胡亂華的大混亂時代,就成為雞肋。楊雄師從《道德經》《易經》傳承師嚴遵,認為玄是天地人的內在聯繫,故作《太玄》其本體論價值要高許多,北宋司馬光為之作注,並把楊雄推崇為孔子之後第一人,超過孟子。

楊雄酷愛宇宙架構,這是老子《道德經》中繼承而來。老子《道德經》本來具有宇宙宏大架構,只是只有五千文,隱藏很深。老子深知文化思想的深度和傳承久遠依靠內在的證悟力量,不是依靠響亮的口號。華人哲學家只有老子一人成功建立了宇宙的宏大架構,並傳承幾千年而不斷絕,其他都沒有獲得成功,

根本原因是證悟遠遠不足,這與印度的修道士形成強大的反差。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第一章共分四段,每段之間都具有邏輯關係。《道德經》分段解讀極為重要,可以證實每一章都有內在論證邏輯,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整部《道德經》的邏輯性。

第一段經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裡有道、可道、常道;名、可名、常名六個概念。這是典型的概念分離,是解開道的內涵的關鍵。老子心中證悟的道與世人語言的道天地懸隔,雖然字相同,但內在境界極為不同。這是宣說經典首先要闡明的,這叫開宗明義第一個道是判教,把世人的道與證悟的道判別,讓弟子放棄可言語的道,契悟不可言語的道。

語言與道的距離是巨大的,不明這點則學道無益。這一思想貫穿整部《道德經》。可道是指凡夫所稱道。關鍵是“常道”指什麼?常和道都是道家術語。常指永恆真常,帛書是“恆”常是因為避漢文帝劉恆諱而改但後面“知常曰明”的常原來就是常,因此原文的常與恆是有區別的,今天的版本已經無法區分了。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恆指時間上的無限性,常指真常不變的本體性,前者是形容詞,後者是名詞,詞性不同。藉助帛書《老子》,我們可以讀出常與恆的差異,這也是老子的原意。辨認術語很重要,是讀懂《道德經》的第一步。常道就是真常之道,永恆之道。一個常字使道的正義凸顯,與凡夫的言說之道區別。

從“覆命曰常,知常曰明”(16)看,常與覆命有關覆命的含義有系統重置的概念,即宇宙一個輪轉週期,佛教講宇宙成住壞空為一個大劫,二者類似。恆則是指一個輪轉週期之內因此從常和恆二個概念可以看出老子是從宇宙一個大劫(借用佛教名相)之內和之外雙重證道。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莊子說:“跡,履之所出,跡非履也。”足跡與產生足跡的鞋子不是一回事。莊子又說:“言者所以在意,意非言也。”莊子清晰的把語言與語言所表達的意義分為二個概念,這是邏輯學家(名家)的概念分離能力。概念分離正是邏輯學家的武器,沒有概念分離,認知系統就建立不起來。

哲學家的思想進步正是藉助於概念分離這一工具,後世名家的“白馬非馬”是把白馬與馬分離為二個概念,才有這樣似乎不合理,實際合理的結論。概念分離使抽象思維成為可能,抽象思維促進思想的深入和文化的發展。第三十八章老子把德分為“上德”和“下德”,都是概念分離,然後才可以論證推理。科學的成功同樣需要概念分離,分離才精確,才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可道與常道的概念分離是老子建立道的認知體系的第一步,只有這樣的概念分離,老子的宇宙架構才得以建立。概念分離是一種判教,天台宗智者大師對佛教進行了藏通別圓的判教,使教理清晰可信。在老子的宇宙架構中概念分離可以找到一切問題的答案,是人性改良的可靠途徑。老子堅信,只要有可靠的宇宙架構作為人的生存指引,那人性改良就會最終得以實現。可道與常道的概念分離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第一段第二句“名可名,非常名”與第一句都是運用概念分離在下定義,使可名與常名區別開來,消除弟子的概念模糊。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名可名,非常名”,這裡的“名”不是簡單的稱名,而是指認知者對道的具有嚴密邏輯的認知系統。如果名只是稱名這樣一個簡單內涵,則開頭二句話就一頭霧水。學人會問,至高無上的道與名怎麼會聯繫在一起?名是敲門磚,總是要被拋棄的,有必要置於首句經文嗎?老子定中已經證得絕對存在者,同時也是絕對創造者的道。

如果要讓修道成為可能,必須有一套認知系統和相應的修學體系(聞思修),這是借假修真。二句話的文字形式相同,但內涵不同。凡夫語言對道的認知系統不是“常名”,用後即棄,不可執著常道是鞋子,常名是足跡。足跡是鞋子踩出來的,沒有鞋子就沒有足跡,鞋子應該帶著,足跡不應該帶著。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非常道”暗示常道是存在的,“非常名”暗示常名是不存在的。這個區別十分重要,弟子應該直接體驗道,而不是停留在常名上,最後成為空洞的語言。認知系統本身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必須以道為本。所以莊子進一步說“得魚忘筌,得意忘言”。名是一個工具,如同筌是捕魚的工具,捕魚時不可缺少捕魚工具,但魚捕到了,就應該扔掉捕魚工具。這是老子的“道與名”的中道觀。

開創認知系統的嚴密邏輯性,精細的概念分離是建立邏輯系統的必要途徑。老子是一個邏輯學家,“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了。佛法中同樣有因明學,成為證明佛法真理性的邏輯學。邏輯學非常枯燥無味,但不可缺失。在人工智能發展的今天,邏輯成為最核心的真實,如同對於生物來說,基因是最核心的真實。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第二段經文: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是解說“非‘常名’”一句的。有了後面二句,“非常名”真義就清晰了。認知者對道的認知系統有一個從無到有的產生過程,道自在的存在,“獨立而不改”,但認知體系不是如此,是後於道的。這個認知系統(名)絕對不是先在的,不是獨立的。

這裡老子首次提出了

無名學說,並在後文多次重申(道常,無名;道隱,無名),是根本教義之一。司馬遷《老子列傳》說老子“無名自隱”,老子道家契悟萬物的本原是無形的,名只是認知工具。這與世人正好相反,世人爭利爭名,是混亂的根源。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真實姓名無人知道,這是老子的戒律。莊子如此大智慧,辯才無礙,但來歷模糊。張良的師父也是無名,河上公隱居河上,釣魚修道,不知何名。

天下無道,不得已出世而有名,應該在適當時機功遂身退,自然才是他們的歸宿無名是無為的第一步,無名都做不到,無為更不可及

經文:無名,天地之始。天地之始就是無名,這是本來狀態。弟子應該以此修行,方能入道。無名顯示道的混成,以無分別智觀察。莊子《齊物論》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是說天地萬物與我是無二無別的,是混成的,是同。接著說:“既以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本來面目就是一,還能用語言描述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但一動嘴說出混成妙理,語言已經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一說出來就不再是一了。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語言、念頭已經把宇宙真相踐踏了,此時“二”實際上已經誕生。一代表無分別(混成),二代表分別(小成)。老子把混成又稱為大成,這是不顯形的成。相比之下,顯形的成只是小成。老師黑板上寫個一,問學生看見了什麼?學生答:一個一。老師說:不對,有二個一。學生說:只有一個。老師說:黑板上一個一,你心裡還有一個一,這不是二個一嗎?念頭一動,就複製一個,再一動,再複製一個。

為一和謂一是不同的。使用語言,又把語言滅了,實證那個一。弟子一定要區別語言和本來面目的不同,科學家應該區別光子的波-粒二象性與光子的本來面目,光子是一,沒有波也沒有粒子,人們只是用波、粒子去描述而已,光子還可能是其他。既然是混成,可能性太多了。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無名學說非常有價值,但應該正確解讀,還是要把祖師證悟境界如實記錄下來,積累文化,供弟子學習,形成道藏、大藏經這樣的文獻寶庫,不然文獻失傳了,損失無法彌補。當年佛陀雖然口授佛經,但弟子憑記憶全部背誦下來,哪怕一個字都不能丟失,然後結集成無比珍貴的經藏。

現在佛教的《大藏經》最為豐富,《道藏》也保留了很多珍貴的典籍,但遺失實在太多,歷史上還有多次人為破壞。儒家最重視讀書,但儒家竟然沒有儒藏。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個人的著作留下來的遠遠超過華人同時留下的典籍。契悟大道的經典缺失必然會造成思想的貧乏。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經文:有名,萬物之母。第三十二章說“始制有名”,既然心念動了,有觀察者出現了,名是不可避免的,但切記名是製造出來的,如同造假,或者說是複製品,拿來教學用。畫家的名畫必須珍藏起來,不能教學用,混成的道當然更應該珍藏在妙心中。

《道德經》用名來述說,世人用名來交流,但純樸的道不要因此而丟失。老子為弟子解困,不然弟子記住無名,昏睡過去,還說是祖師說的,這也是過失。振作精神,努力學道,還必須一字一句的闡說,每一個概念都不能混淆,要嚴格考試的,甚至要辯經的,道的傳承不能中斷,必須像吟遊詩人荷馬一樣整部背下來,高聲詠唱。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母是疑惑點。母代表道,但簡單的把母理解為道,二句經文就含義不清了,似乎老子的邏輯糊塗了。是否可以反過來說呢?肯定學人會這樣想,以為是互文,互文在文學中很多。第五十二章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始、母不能互換。始更為古始,是胚胎,是種子,甲骨文造字學上一看就明白。古代發生一場激烈爭論:“天地有始嗎?”或者問:“萬物原來就存在嗎?牛一直是牛,馬一直是馬嗎?”爭論分為二派,一派認為有始,一派認為無始。

莊子說:“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齊物論)。無始派是最高的智慧了,無法超越了。這是混沌學說的必然答案。“有名,萬物之母”,此萬物已經顯形了,孩子呱呱墮地了。母與子相對,始是孕育中。所以“

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老子的語言是嚴密的,與“有始、無始”的最古老命題有關。老子這裡敘說的是無始派的觀點。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王安石的斷句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如此斷句,名不再是術語,與上段不連了。宋代是一個思想精細化的時代,有與無的精細理念得到高度重視

。宋代儒學復活,正是藉助於思想精細化的工具。道家思想是高度精細化的,儒學思想雖然最接近人情,卻成為軟肋,在道家精細化思想面前失去了邏輯的嚴密性和魅力,從而失去了自信。

一位畫師聽聞“凡夫不是真凡夫,因為凡夫內心有見道的渴望”的繪畫秘訣,從此靈感勃發。儒家缺少對宇宙人生真相的熱情,缺少高度精細化的抽象思維,遠離了人內心見道的渴望,忘記了“凡夫不是真凡夫”密法。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西漢時代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儒學空前繁榮,經師輩出,傳承嚴謹,學派眾多,儒家思想深入人心,規範人間的行為。東漢末年儒學已經被黨錮摧毀,人心失去了對儒學的心理依賴,魏晉玄學興起和佛教的傳播,使儒學步入低潮,儒家的理論短板暴露無遺。北宋五子終於意識到理論架構的重要性。

於是對老子《道德經》產生了極大興趣,極端抽象的理論概念受到了儒家文化精英的深度研究。所以王安石、蘇澈、司馬光、呂惠卿、範應元這一批宋代《道德經》註釋家提出了新斷句,同時也提出了新解讀,從而提高儒家思想體系的理論解構能力和對廣大士子的說服力。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這是王安石新斷句的時代背景,儒家思想家已經深知精細思維和建構宇宙論的重要性。但這只是心願,不是致力於功名的兼職思想家所能完成的,這是需要實證的,一旦實證,就會對功名毫無熱忱。

王安石的新斷句讓學人耳目一新,後代註釋家擁護者極多。王安石的新斷句雖然推動了“有、無”這對哲學理念的認知,但卻偏離了本章的主題和上下文,同時也使中國哲學家的第一個龐大的邏輯嚴密的宇宙學體系受損。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常無慾,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萬物顯形了,這是大事件,平衡打破了,一顯形就不是一物,而是萬物,所謂萬物萬形。道體怎麼啦?宇宙怎麼啦?這不是大混亂的開始嗎?這二句經文比上二段更為深入,玄照妙心出現了。心智是領悟的主體,可以細分為七階:覺知-分別-意識-思維-沉思-禪定-玄照。

覺知就是接受五官信息;分別就是信息成像,牛馬各有物象意識就是認出牛是牛,馬是馬,知道牛不是馬,馬不是牛,並與記憶比對思維就是知道牛馬的價值,如何利用,產生愛憎取捨沉思就是讓牛馬的物象淡化,心智逐步放棄愛憎取捨,探索牛馬本身,甚至轉移關注點。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禪定就是心智進入無慾狀態,牛馬的物性徹底消失,成為純粹的象,對心智幾乎沒有影響,最後達到“致虛極,守靜篤”的清靜地;玄照就是牛原來就是馬,牛與馬與我都是混成的本來面貌,無二無別,都是道的化現,心智徹底消失,妙心呈現,觀一切皆妙。這個妙不是觀出來的,而是本來現成,妙心只是進入混成的本來面貌中,與之為一,無主無客,主客一如。

了知心智七階十分必要。世人進入前三支:覺知-分別-意識,第四支進入一半;科學家進入第四支思維,第五支沉思進入一半;哲學家完全進入第五支;禪師進入第六支禪定,第七支玄照進入一半;證悟者進入第七支。

禪定是止,是契悟混成道體的關鍵,智者大師止觀境界不可思議。

止觀又稱定慧,止即定,慧即玄照。無慾是止,神解是觀。常無慾則一個大劫如如不動,後文說“常無慾,可名為小”(34),又說“欲無慾”(63)這是老子在大定中,雖然萬物顯形,但如幻如化,不離道體混成,故一切皆妙。顯形是假,混成是真。青青翠竹,皆是法相;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但對於世人就不同了,常有欲中,一是此生常有欲,二是生生世世(物化中)常有欲,三是萬物(欲界、色界、無色界)常有欲,故世人眼中只見徼,有形,有邊界,固化,甚至混亂,醜陋。老子出定也稱常有欲,一自觀徼,二觀世人所觀為徼,三妙徼同觀,妙徼不二,子母雙照,一心三觀。徼是現實地,妙是究竟地。徼的本來面目還是妙,一旦復性,依然是妙。世人面前,翠竹是翠竹,黃花是黃花;證悟者面前,皆是法相般若。

混成道體因為常無慾和常有欲二種觀法,顯現妙和徼二態,但世人心智中只呈現徼(現實地)的一態,沒有妙(究竟地),所以世人與聖人所見有別。天地萬物誕生以來,混成體道並未發生變化,並未失去有序性。這裡凸顯禪定和觀法的重要。證悟者和世人心智的區別就是禪定和觀法。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世人的認知是染汙的,所以只能看見萬物的顯形,看見徼。世人不能“無有入無間”(43),觀出萬物的妙。老子的觀法是清靜觀,即使出定,也能做到妙徼同觀,子母雙照。所以《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六祖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證悟者觀妙之法。

常無慾斷句是確定的。王安石“有、無”斷句未妥,自己意識到有邏輯瑕疵,所以註釋說:“道之本出於無,故常無,所以自觀其妙;道之用常歸於有,故常有,得以自觀其徼。”註釋很精微,但忘記“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3)並與“弱者道之用”和“有生於無”(40)經文義理衝突。無與常道一致,有與非常道一致,佛教的無常翻譯受此影響。老子是邏輯學的始祖,整部《道德經》邏輯十分嚴謹,決不鬆散。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按王弼斷句解讀,能夠更好解讀老子邏輯的嚴謹。這裡宣說“常、無慾、有欲、觀、妙、徼”六重根本義。莊子說:“聖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入定能觀真諦,出定能觀俗諦。真諦和俗諦是二態,真諦是妙,俗諦是徼。入定中觀到無形無邊際,出定中觀到有形有邊際。老子所觀的成像就是疊加態,與量子力學所觀很近似,這是混成的宇宙真相

。平行線交叉了。

此章被忽視的重要理念有四個:名、徼、欲(無慾、有欲)、同這四個理念極為重要,是老子的宇宙模型和認識論的架構點,離開這四個架構點,老子的宇宙模型就崩塌了。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名是第一個被忽視的架構點,是道的認知系統。

徼是第二個被忽視的架構點,顯形的、固化的、有邊際的現實地,是肉眼所見的一切。世人以徼建立錯誤的認知。徼與妙相對而立。

欲是第三個被忽視的架構點,具體說就是無慾和有欲欲是心念的生滅,無慾就是入定狀態,有欲就是出定狀態。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同是第四個被忽視的架構點。妙與徼是同,這個同是指玄同男人與男人是相同,男人與女人是玄同。陰是獨立的,有邊界的;陽是獨立的,有邊界的。但陰與陽二者是玄同的,生生不息的根源在此。家庭中男人和女人把對方稱為另一半,這是一個新理念,說明男人和女人的邊際是虛假的,自己只是一半,還有另一半,這樣的思想才能組成家庭,才能生生不息。陰和陽表面是有邊際的,實際是無邊際的,這才是玄同。理解宇宙的本質是玄同,這才是大智慧。這正是《道德經》要得出的結論。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二者,妙與徼也。同,玄同也,即徼即妙,妙徼不二。異名,即是假名,如夢幻泡影。“此二者同,出而異名”,經義很精妙。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同謂之玄”,點出同的根本意。玄終於露面,大弟子聽聞此句,一定感激流淚,忽然開朗。妙徼本來不同,究竟地和現實地本來不同,怎麼是同?多少下士、中士、上士在疑惑,裡面的邏輯等待開解。邏輯是有等級的,不同的邏輯構成一座知識體系的邏輯塔。邏輯塔分為高中低三層(實際可分為更多層),線性邏輯、玄態(非線性)邏輯、超玄態邏輯。

線性邏輯對應的聯繫和答案是直觀的,一對一的;玄態(非線性)邏輯對應的答案是不直觀的,隱形的,一對多的;超玄態(超非線性)邏輯答案更不直觀,是超隱形的,多對多、多維對多維;非線性邏輯對應老子的玄態邏輯,超非線性邏輯對應超玄態邏輯。這樣構成一座輝煌的邏輯塔。不同是線性邏輯的不同,在玄態邏輯中就同了,這正是為玄同,玄同之上還有大玄同。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子的思想正是建立在邏輯塔的認知之上,單一邏輯無法解釋混成道體,多層邏輯的時代已經來臨。正像幾何學中,歐氏幾何不足以解決廣義相對論的問題,黎曼幾何應運而生。這裡借用相對論和幾何學有助於分析老子“同謂之玄”的邏輯思想,但二者也不是完全對應的。老子從道體混成讀懂了宇宙真相是玄態的,其邏輯思想十分清楚,可以稱為混成邏輯,混成邏輯必然是一座單向透明的邏輯塔,因為中間有一座防火牆,只有玄能夠穿過防火牆。

頂層邏輯對底層邏輯一覽無餘,底層邏輯無法窺探頂層邏輯,如同衣服對於肉眼隱形,對於X光不隱形。老子說證悟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實際就是有座防火牆契悟道體的證悟者對於世間法一清二楚,這是邏輯單向透明的結果。所以老子道家弟子懸壺濟世,必要時或作為軍事家出現,但同時老子提出不居功、功遂身退的告誡。可惜“同謂之玄”此句經文在《帛書老子》中丟失了,這是傳承師的問題。

玄是整部《道德經》的支柱,老子大定中證悟混成道體與宇宙萬物是因為玄而聯繫在一起。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歷代註釋家對玄的註釋如下:

王弼:“玄者,冥也,默然無有也”。

河上公:“玄,天也。玄之又玄,天中復有天也”。

蘇轍:“凡遠而無所至極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極也”。

範應元:“玄者,深遠而不可分別之意”。

吳澄:“玄者,幽而不可測知之意”。

張岱年:“玄的觀念,亦即道的觀念之變相”(《中國哲學大綱》)。

陳鼓應:“幽眛深遠的意思”(《老子譯註即評價》)。

玄是隱形的聯繫。玄的基本含義是:看不見,極遙遠,極幽深,不可分別,天邊的顏色,比喻為天。玄的根本義來源於甲骨文造字,是一根絲線牽連,極其遙遠,但是連為一個整體,不可分開。玄是宇宙的聯繫圖。

玄有二個要點:一,真實的聯繫,二,看不見的。老子用玄這個關鍵的甲骨文字定義了道思維的核心思想,重建了宇宙萬物的真相,架構了宇宙萬物從現實地向究竟地的演化,即人類社會從爭向和,從野蠻向文明的演化。道的根本義通過玄的術語而定義,相比而言諸子百家對道的定義是蒼白無力的,毫無哲學內涵的,不可能啟迪大智慧。老子用玄字是靈感突發,是頓悟。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玄是第一根絲線,老子還有第二根絲線,這就是繟。老子說:“繟然而善謀”(73),每一個惡人背後都有一根隱形的絲線牽住,如同衛星定位,無處可逃,所以說“天網恢恢疏而不失”(73)。理解《道德經》不可以忘記玄和繟這二根看不見的絲線,道的體系是建立在玄和繟的磐石之上的。老子從音樂中悟得無形的絲線,如同愛因斯坦的引力場,這被稱為玄。

萬物玄同是因為玄這根絲線揭示了有形無形互相牽連,不可分割,世人茫然無知,但真真確確。道與萬物之間因為玄這根絲線連為一個混成整體。古代註釋沒有看到這跟絲線的聯繫,因此領會了幽深玄遠、看不見這一層意義,忽視了更本質的意義--真實聯繫,互相牽連萬物的聯繫遠遠超出五官六根感知的範圍,這將被物理學所證明。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萬物即使今天完全不同,隱藏的聯繫依然存在,過去現在未來從來沒有獨立存在過,其中有玄的聯繫,陰陽也沒有獨立存在過,因為其中有玄的聯繫,雌雄從來沒有獨立存在過,因為其中有玄的聯繫。雖然今天的牛不是馬,但不證明未來的牛不是馬,內在聯繫確實存在只有老子實證了這種隱蔽的聯繫,並命名為玄,宇宙萬物的運行由玄的聯繫決定。玄的思維一旦進入大腦,思維空間迅速擴大無數倍,創造力不可思議。

魏晉時期老子道思維被稱為玄學,是對老子玄的學說的繼承。但不得不承認,後世對玄的理解出現偏差,失去了最核心的內涵--真實聯繫,逐步向虛玄方向演化,這是文化的不幸。華人文化的軟肋由此產生,空談代替了嚴肅的玄哲學,自我拯救的力量消失了。這可能是華人性格的某種隱憂吧。老子以玄字命名,體現了老子的深度禪定和玄照。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世人的同是相同,男人與男人同,女人與女人同;孔子的同是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只有老子提出玄同,表面的不同隱藏著互相不可或缺,所以是同,過去現在未來是玄同萬物因無而生,因和而生,因缺而生。玄是因觀而建立,沒有觀就沒有玄。觀因為禪定而建立,沒有禪定就沒有觀無慾是禪定的基本工夫

。同生於玄,玄生於觀,觀生於禪定,禪定生於無慾。玄同玄通得一,三無差別。

智慧因玄而生,心智無玄就枯死了。靈感因玄而產生,無玄就無靈感。玄的概念激動了幾代人,造就了很多偉大的詩人、畫家。玄的思維因子的引入是老子的一大哲學貢獻,把道體混成的真相描繪出來。有了玄的思維因子,老子的道思維如虎添翼,開始展示不可思議的智慧。結合現代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及邏輯學深入探討玄的學說很有價值。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道體混成的宏大宇宙模型更上一層樓。弟子理解玄已經很吃力,明顯跟不上老子的證悟境界。但老子不會考慮弟子的接受能力,一定要把真相揭示出來。萬世之後必有大覺聖人來與之對話(齊物論),讓世人從大夢中驚醒,這個感覺真是“超逸絕塵”。“玄”超過了凡夫的最高智慧,“玄之又玄”超過了聖人的最高智慧。理解“玄之又玄”智力上確實很困難,只能“以其知養其所不知”。弟子還不如在玄的境界上下功夫,做透工夫,玄之又玄的境界也許有所契悟。

莊子說:“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莊子·知北遊》)莊子這段話令人著迷,但更多人陷入迷惑之中。這段話是對“玄之又玄”的解釋。莊子初觀,物與物之間有邊界(所謂物際者也);再觀,無邊界(無際)與有邊界(際)之間又有一個隱形的邊界(不際之際);三觀,無邊界與有邊界之間的隱形邊界也是可以自由穿越,可以逆轉的,直至最後消失於玄之又玄之中(際之不際者也)。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所以說造物者與物之間既是二又是不二(物物者與物無際)。這才是真正的玄之又玄的無上妙境。這裡從玄態進入了超玄態,老子稱為重玄修道士入玄同大定首先證悟了妙與徼的玄同,生生不息就隱藏在玄同之中。天地怎麼來,萬物怎麼來,人怎麼來的問題有了一個答案。生生不息是陰陽玄同的必然結果。

但玄同大定中又證悟了重玄,即玄之又玄,物之間的邊際,徼與妙的邊際對於世人是真實的,對於證悟者是虛設的。

現在真正的困難出現了,我們找不到一個恰當的比喻來描繪重玄之象。黃龍三關的第一句是“人人有個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每個人都有一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秘密,你的秘密在哪裡?黃龍三關稱為禪門利劍,鋒利無比,把天下學人的智慧拷問個乾乾淨淨,把愚蠢揭露的明明白白。這個出生的秘密就是佛手長在驢腳上。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一切的邊界都是虛設的,牛與馬的邊界是虛設的,妙與徼的邊界也是虛設的,一切都是玄同的,對於凡夫來說是邊界,對於聖人來說都不是邊界,對於聖人來說是邊界,對於大覺聖人就不是邊界,只有大覺聖人與混成道體無二無別。鮮花插在牛糞上,看似平常,實際上就是玄之又玄的無上妙理。

只要有一個生緣,一個秘密的種子,牛糞中可以生出鮮花。大自然本來就是妙,只是凡夫不知道。驢腳可以長出佛手,牛糞可以長出鮮花,腐朽可以化為神奇,肉體凡胎可以證得無生妙果(無生法忍),這就是眾妙,無處不妙,無物不妙,不妙也妙。所以,生命是妙的,是無比美好的。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可惜世人無緣重玄妙境,因為世人有欲,不僅有欲,而且嗜慾很深,所以天機淺對於世人這三重邊際是實實在在的有,是實實在在的防火牆,穿不過去。世人只能觀徼,在分別中觀徼,一切都是邊際,牛不是馬,馬不是牛,世人不入玄境,更不能入重玄妙境,聽聞也不會相信。

“眾妙之門”是理解“玄之又玄”的關鍵信息。妙再次出現,帶有特別重要的使命。觀是第一個獨創,玄是第二個獨創,妙是第三個獨創。觀、玄、妙是老子的三法印,以心印心。第一章果然是精神大餐,前無古人,高深的佛教從印度傳來,觀、玄、妙三法印同樣重要。妙是三法印之首,《道德經》道妙德善,以妙法濟世。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老子從音樂中開悟,第一悟到玄,第二悟到妙。妙是對音樂的讚美詞,老子找不出更好的詞了。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一個妙字就講了90天,宇宙萬物太妙,生命太妙。魚為什麼能遊?鳥為什麼能飛?北極熊為什麼能長出絨毛禦寒?這些都已經超出人的理解力。妙就是不可思議。但最妙的還是心,所以稱為妙心,能夠子母雙照,一心三觀,與混成道體相應。

妙是不可思議的精神體驗,是極樂世界。道體混成,所以是眾妙。肉眼見徼,很少見妙,所見之妙,也是秋毫之妙,不是道體混成的眾妙。眾妙之門,玄之又玄,不可思、不可說,代表語言的極致。老子妙字用的太妙了,找不到更好的讚美詞了。老子用字精妙,後世難以匹敵。觀、玄、妙三法印印入每一個哲人心中,真有頓悟之感。“眾妙之門”引發了最大的想象力,那是最美的,無法用語言描繪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寫音樂已經登峰造極了,詩中有畫,詩中有音樂,但離現場的聆聽還是“秋毫之末萬分不及一”。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音樂的美妙本質上只屬於現場聆聽,老子用音樂的妙來結束第一章,並且還是“眾妙”。老子開啟“眾妙之門”,就是開啟幸福之門,棄爭得和,棄野蠻得文明老子堅信《道德經》是有助於人類走向文明,整部經典不斷強調不爭、善利、守柔,貶斥強梁,反對戰爭,甚至對惡人發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的警告,最終對實現“損有餘以補不足”的公平正義充滿了期待。這是《道德經》的主基調和心智模式。

集體聚餐合影,咔嚓一聲,照片出來了。女士大喊,太醜了,不要這張!嚇一大跳!女士的臉不就是混成的道體嗎?可哭可笑,可醜可美,有無數態。咔嚓一聲,只有一態。女士是A,照片是P,世人錯把P當A了。P是徼,A是妙。P是有限,A是無限。

《道德經》第一章精解及譯文

C是真知比,即P\\A,C=P\\A=0 。世人的知是有限的,與混成的道體相比,“秋毫之末萬分不及一”(莊子),光子不是粒子,不是波,只是粒子和波的二張照片,光子的體性是妙,是無限,將來還有無限的發現,這就是妙。大千世界有無限的無限,這是眾妙

。只有玄照妙心能夠契悟眾妙之門。

第一章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結束,真是不可思議。這是《道德經》的大綱大本,只有唯一。


本章要點:

1,道至高無上。

2,文化建立在抽象思維的磐石上。

3,抽象是理的真實,理是更高等級的存在。

4,觀、玄、妙三法印。

5,子母雙照是妙觀察。

6,觀徼淺矣,觀玄深矣,轉觀轉深,眾妙之門。

7,眾妙之門是悟道妙果。

偉大的道啊,

我稱頌您的聖名,

當稱頌的時候,

我忐忑不安,

因為任何聖名都不足與您相配,

即使用最聖潔的語言稱頌您,

您比任何聖名都更加高高在上。

任何聖名都是短暫的,

只有無法稱頌的道才是真常的,

我把對道的崇拜深藏在心中,

您超越了時間和空間。

亙古之時,

天地尚未開啟,

您獨自存在,

安住於大劫的寂靜地,

道體混成,無名無相,

經過了不知多少大劫,

不知什麼力量讓您感動,

開始運化天地萬物,

天誕生了,

地誕生了,

金木水火土五種有形物誕生了,

海洋中出現了魚類,

陸地上百花盛開,

百獸在大地上自由行走,

鳥在天空中飛翔,

您給萬物賜了嘉名,

您已經成為萬物的母親。

我在玄同大定中觀照這一切神奇的造化,

真是奇妙無比,令我無法想象。

我離開玄同大定,

頓時顯現出山河大地,

顯現有形有相的萬物,

它們互相區別,顯現不同,

但我知道它們都是道的造化,

道生萬物,萬物歸道,

我把無形無邊際的稱作妙,

我把有形有邊際的稱作徼,

妙顯現未固化的相,

徼顯現固化的相。

其實妙可以轉化為徼,

徼可以轉化為妙,

世人的肉眼只看見徼,

從來不知道背後的妙,

更不知道妙徼可以互轉,

這就是世人的可悲。

道和萬物,

妙和徼,

無形和有形,

本來無二無別,

非同非不同,

這就是神奇的玄同,

肉眼觀看是不同,

但道眼觀照是相同,

肉眼看牛是牛,馬是馬,

道眼觀照牛就是馬,馬就是牛,

牛與馬與人,

原來都是道的化現。

我把道的化現稱為玄,

玄是一根細長的絲線,

一頭連著萬物,

一頭連著道。

雖然肉眼無法看見玄的存在,

但玄是真真實實的存在,

因為玄就是萬物之間的聯繫,

就是道與萬物的聯繫,

有形與有形之間有肉眼看不見的聯繫,

有形與無形至間有肉眼更看不見的聯繫,

無形與無形之間有心智無法感知的聯繫,

無形與更無形之間有心智無法感知的聯繫,

正是有形的、無形的、更無形的這些聯繫,

陰和陽二位創造神才大顯身手,

創造了廣袤的宇宙,

創造了虛空,

宇宙間虛空是最神奇的,

沒有虛空我們渺小的身體將無處安身,

我們的心靈將無法自由馳騁,

還有比虛空更虛空的,

還有比玄更玄的,

因為道是混成的,

道是含藏,

道是法則,

道是神奇,

道是創造,

道是靜,

道是動,

道是一,

道是無,

道是玄德

道妙德善,

道是不生不滅,

窮盡世人的智慧也無法領會的奇妙,

我無法描繪更玄的神奇世界,

只能稱之為玄之又玄,

看到了玄之又玄的世界,

眾妙之門就此開啟,

歡呼吧!歌唱吧!

當窺探道的玄之又玄的那一刻,

知道含藏了無限的可能性,

我的玄照妙心已經打開,

我的心不再哀傷,

只有無限的喜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