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共待山花爛漫時

發佈:濟南中院新聞中心

戰“疫”日記 | 陳旭:共待山花爛漫時

濟南中院民三庭 陳 旭

春天的氣息越來越濃,千佛山上的花也已悄悄綻放,為濟南增添了幾分香氣,彷彿一切的美好正在開始蔓延。這天,恰逢國際三八婦女節,田越洋庭長跟我幽默而又莊重地說道:“陳旭啊,我們過一次特別的節日,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體驗什麼是真正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田庭長的話讓我充滿了期待:走進防疫一線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將以這樣特別的方式,來紀念這個獨一無二的“女神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兩天的工作,主要是為社區居民辦理人員及車輛的出入證,向返濟社區居民講解、強化防疫知識和要求。3月7日,我們早早來到社區,前來辦理出入證的居民還不是很多,社區楊大姐便趁機給我們講起了舜中社區的情況:作為開放式老舊小區,管轄了兩千多戶居民,但是她們只有七名工作人員,管理難度和強度都很大,從疫情戰打響以來從未休息過一天,數據統計、入戶排查、隔離監護等工作讓她們精疲力竭。這兩天,我們服務的居民主要是從外地或國外返濟的住戶、租房戶和返濟務工人員,要高度警惕。瞭解情況後,田庭長要求我們要仔細詢問前來辦理的居民是否離開過濟南、何時何地通過什麼方式回濟南等,同時要仔細核對居民房產證、身份證、戶口本、租房合同等信息,生怕漏掉一點點信息產生風險隱患。

戰“疫”日記 | 陳旭:共待山花爛漫時

3月8日上午10點左右,一名40歲左右的女士來到居委會說:“我要為我家兩個老人辦一下出入證!”當了解到他家之前已經領過兩張出入證,我們委婉的拒絕了這位女同志的要求。得知辦不了,這位女同志顯得有些著急,眉頭也皺成一團。田庭長請她坐下來,細細瞭解。原來,兩位老人看著窗外天氣不錯,心裡癢癢,吵著想外出走走。“老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疫情風險現在還沒解除呢,老人家身體抵抗力弱,出門風險高,天氣剛剛轉暖,以後開花的地方還多著呢,跟老人家說說,為了家人健康,也為了不給國家增加麻煩,再堅持堅持,您看呢?”這位女同志連連點頭,“我就說這事不行,回去我再勸勸!”像這樣為老人、孩子辦證的情況這兩天時有發生。其實,經過數月的戰疫,很多居民開始放鬆警惕,很多環節的把控開始疲軟,但是一時的疏忽容易導致我們前功盡棄,這次我們下沉一線,既要做好戰鬥員,更要做好宣傳員,讓居民們意識到危險還在,疫情並沒有解除,仍要做好自身防護,既是保護自己,也是為國家做貢獻。

一位男士急匆匆的走進居委會辦公室,“請問一下從荷蘭回來的人員是在這兒登記嗎?”“人現在回來了嗎?”“她還在車上呢,我從機場接上她就直接過來了,我提前來問問需要怎麼隔離,別給咱社區添麻煩。”我們按照有關政策規定,一一作出詳細解答。又有一名男子前來辦理健康證,居委會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位大哥是多天前從河南迴來的,當天就自覺開始居家隔離14天,讓我們非常感動。”

戰“疫”日記 | 陳旭:共待山花爛漫時

天色漸漸暗下來了,一位年邁的老婆婆來辦理出入證,但身份證上的住址不在本小區,還需要房產證,考慮到老婆婆年事已高,不宜來回折騰,我就說拿著辦證的手續陪著老婆婆到她家裡,審查完手續現場給老婆婆辦理,沒想到老婆婆馬上顫顫巍巍起身說:“不用了,我家不遠,我回家拿就是,明天再辦吧,你們都忙了一天了,工作太辛苦了,別麻煩了。”

看到這些真誠、善良的居民們,我幾度溼了眼眶,理解萬歲!確實,抗擊疫情,又有誰可以置身事外呢?無論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在戰疫後方的後勤保障者,亦或是宅在家中的萬千居民們。只有社會各界互相配合和理解,才能讓防疫工作更有效果,更有力度。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庭裡的黨員同志們紛紛主動請纓,志願下沉一線。雖然沒有在疫情防控一線衝鋒陷陣,但是我們跟許許多多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崗位的共產黨員一樣,用奉獻,忠誠履行著自己的工作職責,我們的一言一行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而我也感觸良多,我是一名年輕黨員,這些年讀書、畢業、步入社會,我從未像今天一樣,深感責任重大。疫情來襲,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正是我們衝鋒的時候,也許不能像醫療工作者與病毒零距離搏鬥,但能在最基層為居民辦一張安心的出入證,又何嘗不是一份承諾的踐行。

疫情無情,人有情。黨群一心,大家用行動詮釋責任,用決心構築起“戰疫堡壘”。我堅信,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凝聚全力,迎難而上,黎明的那道光會穿越黑暗,我們終將在山花爛漫時見到大家摘下口罩後笑靨如花的臉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