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我們在平凡世界奏起交響樂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已是很多年前,如今,我不再問為什麼1900不願意上岸。

1900不一定是孤獨的,是我們,在不斷探索更大的世界時,學會了孤獨的感覺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遊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並不羨慕。

Why why why why why... I think land people waste a lot of time wondering why. Winter comes they can't wait for summer; summer comes they're living dread of winter. That's why you're never tired of travelling, with chasing some place far away, where there's always summer. That doesn't sound like a good bet to me.


故事是這樣的,1900年,一個孤兒被遺棄在Virginian號豪華郵輪上,由船上鍋爐工撫養長大,並被取名1900,隨著1900長大,他無師自通,展示了驚人的鋼琴天賦,1900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艘郵輪去岸上看看,即使是為了心愛的女孩。1900唯一的朋友,小號手,一直勸他上岸看看,可他站在舷梯上看著陸地上那無盡的世界,還是退了回去。


還記得看完這部電影時的感受,是孤獨。而這一孤獨,並不來自1900,我不認為1900是孤獨的,一個擁有天賜的才華的人,一個有能力用鋼琴表達自己的人,怎麼會是孤獨的。一個鋼琴家,有天賦、有鋼琴、有靈感、有彈琴場所,而且這一場所是漂在海上的船,也就意味著沒有人打擾,

他的一生沉浸在自己熱愛的,而且擅長的是事情裡,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1900並不孤獨,我羨慕他有真正的才華,羨慕他有真正熱愛的東西,羨慕他的一生如同有使命一般,看得見起點,看得見終點,而且他的終點戲劇般的符合他的天賦與熱情。誰能不羨慕那1900,有夢想,有熱愛,他沒有完整的姓名,卻明明確確的有自我,即使沒有被任何人記住,可是確實真真實實存在過。


與之相對比的,是資質平平可替代性極強的我們,是按部就班不停歇的搬磚卻不知道未來在何方的我們,是對自我使命毫無頭緒的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是否有使命,不停的探索、追求,卻不知道答案在哪裡,也不知道要找的答案到底是什麼。就像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所說:“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不過,電影終歸是電影,迴歸生活,這平凡的生活有太多值得珍惜的溫暖,我已知這會是平凡的一生,如果這平凡的一生能問心無愧,也沒什麼不好。


平凡的我們,腳步不停,我想,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內在不夠充盈,所以才在不斷尋找。可能在尋找更大世界的同時,我們也更能發現自我。已經生活在陸地上的平凡的我們,還是要探索更多地方,讀更多的書,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很多孤獨的感受,不過至少現在我相信,這一孤獨的感受還是因為理解的東西不夠多。總會在某個瞬間找到霍金所說的“遙遠的相似性”的,而這種相似性是多麼的讓人感動


鋼琴的鍵盤是有限的,而在上面能表現的音樂卻是無限的。我們有溫暖的、緊張的、感動的、悲傷的、疲憊的、堅強的、失落的、自信的樂章。海上有鋼琴師,而這無盡的陸地上也正演出著一場壯闊的交響樂,我們都是其中的音符,這一個個孤獨的音符卻正在彼此配合著、溫暖著彼此,或許大部分音符都不知道自己的使命,可組合起來,確是一場多麼宏大美妙史詩般的的演出。


正如《百年孤獨》,馬孔多在下雨,每一代人都那麼孤獨,可那命運的相似性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卻又讓我覺得無比的不孤獨。


最後,附上在這部電影裡我很喜歡的溫馨小片段。

1900問收養他的鍋爐工爸爸:什麼是孤兒院呀?

鍋爐工爸爸答道:那些沒有孩子的人就會被送到孤兒院。

1900驕傲地說:哦~原來是這樣啊,那你是因為有了我才沒被送到孤兒院。

一個從小沒有家的孩子,問起什麼是孤兒院,我想不到有什麼樣的回答能比這個更善良。


願善良的人永遠善良

願孤獨的人都能找到那“遙遠的相似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