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在日本东京,突然之间一次大停电的灾难降临。最初,人们以为是小范围,暂时性的停电,不当回事。被电车抛弃的上班族奔命一样想办法赶到办公室,学生们发现老师没能来校上课,都欢呼雀跃。

《生存家族》的导演矢口史靖是日本最炙手可热的导演之一,毕业于东京造型大学。在大学期间就开始8毫米的自主创作,1990年凭借《雨女》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后来到富士电视台,拍摄了一系列的青春喜剧片,一举成为最年轻有为的电影导演。

而《生存家族》就是矢口史靖的其中一部喜剧片,以一个灾难片的外壳,包裹住了日式喜剧片的内容。看似只是一部轻松喜剧,却有着别样的细腻与善良。首映周末观众达到12万9886人次,票房收入1亿6534万9100日元。影片被提名第4年度豆瓣电影年度评分最高的日本电影和10月最受关注电影。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影片讲述的是铃木义之起床后发现停电了,所有电器都无法运转。最开始以为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停电,直到超市水粮售空,交通瘫痪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在东京生活的他决定和家人骑自行车去乡下,寻找有电的地方,在逃亡的过程中一家人的关系发生微妙了变化。

这部灾难电影明显有着环保题材的意义,不像《釜山行》一样直接揭露人性。而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喜剧加一点温情的调性,又反映着司空见惯的社会问题。

电影想警示人们,当有一天全世界停水停电,现代文明没有用武之地,高于生存需求的物质都会失去意义。本文将从电气时代的发展历程,以及便利下的我们所缺失的能力,来聊聊电影反映的社会问题。

电气时代的发展历程:让14亿人口大国全部通电,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和智慧。

1821年法拉第发明了第一台可以连续产生电流的发电机,但是要在14亿人口的中国要实现全部通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国发电主要是这五种,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以及核电。其中火力发电占据一大部分,比例70.4%。煤炭、石油、天然气,甚至秸秆、垃圾等等,都是可用于火力发电的燃料。由于燃料易得、技术成熟,成为中国发电的主力军。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但火力发电占地多,污染大。而水力,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存在分布同样极不均衡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随后发现核电的存在,就大大改进了发电的难度。核电燃料可以运输,运输的成本将大大降低。能量产出也较为稳定,基本不受气候和时间的影响。

截至2018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466万千瓦;而预计到2020年,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每年将替代1.74亿吨煤炭燃烧,减排约4.3亿吨二氧化碳。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随后的近30年间里,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中国核电技术逐渐开始自主化。

电气时代的普及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让我们不用畏惧黑暗,生活也变得更加的便利。电带给人类高效创造生产和生活的能源,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在这个电气时代,我们缺失了什么能力?

凡事有利必有弊,电力的普及能带给我们便利,也会有它的弊端。人们过分的依赖科技的便利性,从而丧失了本身所应该具备的能力。

  • 生存能力

铃木义之一睡醒发现家里停电了,所有电器都不能使用,想打求教电话也打不出去。镜头紧随着铃木义之出门上班后的场景,人类没电后问题接踵而来。电梯不能用,要走楼梯。地铁公交不运转,单车变成了抢手货。去到公司发现,公司的电子门打不开要破门而入,整个城市像是瘫痪了一般。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电气的普及使这些年衍生出很多科技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失去了一些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父亲在电气时代里如鱼得水,却在后面的逃亡中表现的笨手笨脚,影射出很多现代人的通病。

在逃亡的路上,铃木一家遇到了同事高桥亮三, 高桥亮三是一个野外生存高手。在他的带领下,另外同行的3个人像是在逃亡路上享受旅游。同时在逃亡的铃木一家则是疲惫难堪,两组人的对手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发现美好的能力

停电那会,智能产品发挥不了作用,家里没了任何的娱乐活动。铃木光惠无聊的走出阳台想看看外面的风景,抬头一看才发现上空有星星和银河。连忙叫他们出来看,四人在感叹那么美的风景竟现在才发现。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现代人都是手机不离手,街头随处都能看到低头党。无论是坐车还是走路都是一直在盯着手机看,他们的视野局限在一部6英寸的手机里。会忽略身边发生的事,包括那些美好的事物与风景。其实美景并没有远在天边,而是近在眼前,一抬头就能看见。

  • 与家人亲近的能力

铃木一家住在团地大楼,一家四口靠着铃木义之的工资度日,不窘迫,却也不富裕。铃木义之工作稳定却没什么前景,在家整天就唠唠叨叨。儿女们都是手机重度患者,几人相处的不怎么样,妻子和他之间也存在着隔膜。妻子维持着家庭的表面和谐,在儿女和丈夫之间充当着和事佬。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这是个典型的问题家庭,虽然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但家人之间却缺少沟通,显得有些疏离。

手机应用的多样化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吸引着年轻人对手机爱不释手,与家人能面对面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

时代的变化也让情感表达变得薄弱,沟通的桥梁搭建不上,使人与人之间缺少人情味。

心理学研究调查了来自加州南部公立学校的两组11到12岁的儿童,其中51人一起在洛杉矶东部的巴利语学院住五天,另54人来自同一所学校,研究中住在营地的学生不允许使用电子设备。在这个政策施行的前几天,许多学生都面临了挑战。

学生们需要观察研究出示的48张有着快乐、悲伤、愤怒或害怕的面孔的照片,并且他们识别画中人的感受。他们也会看的演员彼此间交流的视频,并被要求描述人物的情感。五天没有使用智能手机、电视或其它数字产品的学生辨识人们表情的能力显著强于那些玩手机的人。研究人员还追踪当试图描述照片和视频中人物的情感时,学生所犯的错误。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当浏览这些照片时,或者在营地的学生在研究结束时,平均犯了9.41处错误,研究开始时他们平均犯了14.02处错误。“人们从屏幕上很难了解非语言形式的情绪线索,而面对面的交流时却能做到这点。”研究表明:孩子失去手机后,对情感信号的敏感度下降,失去理解别人的情感的能力。研究的主要作者耶尔达·乌尔丝说:“如果你不练习面对面交流,你可能会散失一些重要的社交技巧。”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你拥有手机,能拥有一分钟尽知天下事的便捷。而你失去的,是躲藏在这些电子产品跟网络背后的温情,是那个需要你亲手触摸的有温度的世界。

探讨这部电影反映的社会问题

电已经方方面面的融入我们的生活,而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但一不小心就会依赖过度,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耗。正在一步步损坏我们的居住环境。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例如我们夏天都离不开的空调,过去的空调都是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这种制冷剂性价比高,但是在使用中会释放一定的氟利昂到空气中。这些物质到大气层中去以后,对臭氧层的破坏是相当大的,一个氟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臭氧层遭到破坏以后,对紫外线的削弱作用减弱了。太阳散发出来的热量更多的抵达了地球,造成全球变暖。另外一方面,空调的耗电量也是很大的。由于在很多国家,发电的主要方式还是火电,而火电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是最多的。所以空调的过度使用也在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变暖。

一个是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而另一个是家庭相处问题。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电影里这一家是典型的问题家庭,影射出现在很多家庭的真实情况。年轻一代沉迷手机,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没有争吵,也没有交流。

如果导演用了灾难片的惯用套路来续写他们的结局,那么他们就没有机会可以珍惜对方。这种反向思维也是想告诉大家,不要等到失去才来后悔。

若不想电影里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上演,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节约用电,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养成人走开随手关掉电器的习惯。

2.家人和孩子若有时间多去参加户外活动,例如野营。培养自己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3.放下手机,多陪陪家人。

《生存家族》电气时代下,是生存能力的退化

结语:

电影以温情的结局结束,一家四口从互相指责推诿到重拾返璞归真的亲情,懂得了家人之间不抛弃不放弃的伴随与羁绊。通电后的一天,收到了当年逃亡时一张灰头土脸的照片。而此时,阳光灿烂,你我安好。这就是矢口史靖导演的厉害之处,喜剧式表达让所谓反思现代性的灾难片题材得以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