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無意識不能成為抽象藝術的構成要件

非理性、無意識不能成為抽象藝術的構成要件

有人定義抽象藝術為:非具象、非理性、純粹的視覺藝術。我們感覺不妥。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大家往往不是在同一概念範疇內討論“非理性”、“無意識”。所以,在討論中往往“驢頭不對馬嘴”、“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既混亂又難以服人,更得不出正確、合理的結論。

在學術層面上,“非理性”是與理性相對應的,是指:還未被外界約束、規範的、本能的、精神層面的概念。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直覺和頓悟,情感和慾望,以及想象。

“無意識”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指:潛伏在人類意識閾限以下的一個精神領域,是一種不能被意識到的心理動機、心理能量。

而我們在日常生活語境中的非理性,則與上述概念並不完全是一回事。比如,我們會認為:不合邏輯的就是非理性的,具有破壞性的就是非理性的,違反道德法律的就是非理性的等等。想象、頓悟又常常被理解為是理性的。顯然與學術上的“非理性”概念是有偏差的。

無意識在日常生活語境中,常常被解讀為:不小心、沒注意、不是故意的、沒有意識到,甚至認為是沒有意識。顯然與學術上的“無意識”概念相差很遠。

所以,為了便於討論、研究,就應該按照學術上的統一概念,來討論研究問題,這樣才是科學的、嚴謹的。

這其中,我們尤其認為“無意識”這個概念詞彙,在中國當前的語境中,應該規範為“潛意識”,則較為妥當,這樣才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解。

一、 理性與非理性

理性是指:觀念化的公理和規範。它包括:認知理性、道德理性、評價理性。認知理性是指按照規律,遵循邏輯的認知。道德理性是指遵守道德規範的認知。評價理性是指按照一定價值標準進行評價、選擇的認知。理性是與意識相聯繫的。也就是說,理性是大腦思維的產物,而且,是受到一定條件約束的。

理性與“非理性”是什麼關係呢?是“水火不相容”、“老死不相往來”的相鄰或相離的關係?還是相交的關係?

我們認為是相交的關係,理性與非理性存在一定的相互重疊。比如,直覺與頓悟,作為非理性的認知功能,它可以不遵循某種公理和規範,但是,有時理性的思考也可以產生頓悟的現象;直覺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轉化為理性的思考,理性可以影響直覺。

情感和慾望作為非理性的心理動力,它也可以不遵循某種公理和規範,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它們當然也可以遵循某種公理和規範,而進入理性的範疇。

想象與思考之間更沒有什麼明確而不可逾越的屏障,甚至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換,這裡關鍵是條件。

二、潛意識與意識

能夠被意識到的就不是潛意識。因為潛意識不是意識,它是一種心理能量,是一種不被意識到的心理動機。潛意識的爆發就會有表現,會產生後果,而這些表現和後果並非潛意識,只是由潛意識引起的罷了。

弗洛伊德發現的潛意識理論,不是從學術理論研究中得來的,而是來自心理醫療的實踐,是從心理醫療實踐中發掘和總結出來的。他發現病人所意識到的動機,與實際的動機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他認為在病人自己意識到的動機背後,一定有未被意識到的動機,這就是潛意識。後來的醫療實踐證明了潛意識的存在。

可見,潛意識是與非正常、病症相聯繫的。將潛意識與藝術相聯繫是不可想象的。

三、 非理性與潛意識

非理性是哲學範疇中的一個概念,是與理性相對應的,是從哲學角度來度量的。

潛意識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核心內容,是揭示人類大腦功能結構的一個概念,是屬於深層次心理學的範疇。

所以,兩者不是一回事,但是,兩者卻

有不可決斷的聯繫。

比如,心理疾病患者,其潛意識一旦爆發,就會產生非理性的行為或現象,甚至破壞性行為。

非理性、無意識不能成為抽象藝術的構成要件


四、 非理性、潛意識與藝術

藝術是人的情感與認知的抒發。情感、感性對藝術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認知也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藝術能夠表達藝術家個體的情感,甚至社會的情緒;但是,藝術同樣也是藝術家對世界、對大自然、對社會表達認知的工具,所以才衍生出來教育的功能、宣傳的功能、歌頌的功能、宗教的功能、引導的功能等等。

藝術創作中需要靈感、情感、直覺、想象、激情等非理性的因素。比如,藝術家常常在情緒高度亢奮時(激動、高興、悲傷、沮喪等等),揮筆作畫,已達到情緒的釋放。但是,這只是偶發現象、特殊現象,而不是普遍現象。沒有一個藝術家的大部分時間、大部分作品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的。藝術作為一門學科、行業,主要的還是依靠理性的思維、觀念、認識,進行立意、選題、佈置等步驟進行創作。所以說,藝術是一種理性的規範,是一種具有知識、邏輯、規律、能夠發展的精神文明產物。

潛意識是深層次心理學的概念,與藝術沒有必然的聯繫。

五、 非理性不是抽象藝術的構成要件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藝術是一門理性的學科,雖然藝術不排斥非理性的因素,但是,非理性不能成為藝術的構成要件。換句話說,藝術包含了理性與非理性,但是,藝術不一定是非理性的產物,非理性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藝術,兩者之間不是構成關係。

同理,非理性也不能成為抽象繪畫藝術的構成要件。

抽象是哲學中的概念,是一種理性概念,抽象概念的形成,促成了現代意義的抽象繪畫藝術。抽象繪畫藝術中的抽象是與具象相對應的。抽象思維是一種理性思維,而跟非理性沒有必然的聯繫。非理性雖然對抽象繪畫藝術中也有一定的影響,但那不是主要的。所以,非理性也不能成為抽象繪畫藝術的構成要件。

正是由於對非理性、潛意識概念的錯誤理解與認識,以及對非理性、潛意識與抽象繪畫藝術之間關係的錯誤理解與認識,才造成了有些藝術家亂畫、胡畫,畫出的作品自己也解讀不了,觀眾就更看不懂了。這些作品又往往表現出醜、惡、亂,完全背離了藝術美學的精髓。

這也是抽象繪畫藝術不能被廣大觀眾認可與欣賞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恰當地強調非理性、潛意識在抽象繪畫藝術中的地位、作用,只會使抽象繪畫藝術走向歧途。

據此,我們認為,抽象藝術可以定義為:非具象、純粹的、視覺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