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大決戰:貴州省去年24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24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告。經縣級申請、市級初審、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和向社會公示等程序,貴州省有24個縣(區)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這批縣(區)的脫貧摘帽意味著什麼?9個未退出縣的脫貧摘帽工作該如何推進?3月4日,記者專訪了貴州省扶貧辦副主任覃儒方。

問:這24個縣的退出,對於貴州決勝脫貧攻堅有何意義?

答:我省24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我省貧困縣退出取得重大突破,為2020年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撕掉貴州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奠定了堅實基礎,意義不言而喻。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表明我省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決定性勝利。2016年以來,我省已有57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佔全省66個貧困縣的86%,標誌著我省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取得決定性勝利,我省貧困縣退出步驟、時序與全國完全保持一致,能夠確保在2020年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和貧困縣全部摘帽。

(二)我省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實現重大突破。24個貧困縣中,正安縣、水城縣、三都縣、羅甸縣、劍河縣、錦屏縣、冊亨縣7個縣是深度貧困縣。從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情況和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數據看,7個深度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23.59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3.2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8.54%下降到1.18%,下降7.36個百分點。充分說明只要按照現行扶貧標準、堅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深度貧困縣能夠提前實現脫貧摘帽。

(三)脫貧質量穩定提高。2019年24個退出縣與2018年18個退出縣,在第三方實地評估檢查中都沒有發現錯退和漏評,表明我省貧困縣脫貧退出精準度持續穩定。從評估檢查情況看,24個縣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處於全省中上游,縣域整體面貌發生明顯變化,“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有效解決。

(四)脫貧摘帽得到社會普遍認可。第三方評估機構反饋,無論是進村入戶調查,還是訪談縣鄉村幹部、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對我省脫貧摘帽給予高度認可。評估檢查結果顯示,我省24個貧困縣基層幹部群眾對脫貧摘帽認可度全部超過國家明確的90%,最低都在95%以上。

問:您認為這24個縣能如期退出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實地評估情況如何?

答:這24個貧困縣在全省貧困縣中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涵蓋除貴陽市以外的8個市州和我省三大片區,有普通的貧困縣、也有7個深度貧困縣。從專項評估的情況看,這24個貧困縣都沒有錯退和漏評,貧困發生率為1.31%、比2018年退出的18個貧困縣貧困發生率低0.42個百分點,群眾認可度達到97.94%、比2018年退出的18個貧困縣高0.27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都表明,我省24個貧困縣脫貧摘帽符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退出質量經得起檢驗,退出結果得到社會和群眾認可。

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真正意義脫貧攻堅,總攬社會發展全局是評估成功的前提。省委連續召開十二屆五次、六次全會聚焦脫貧攻堅,連續發起春季攻勢、夏秋決戰、冬季充電、新一輪“五個專項治理”和貧困人口“大篩查”等系列攻堅打法,為24個縣退出提供了堅強保障,充分說明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完全符合中央要求和基層實際,具有強大的生命。

二是得益於科學有效的頂層設計。根據國務院扶貧辦相關要求,在志剛書記、貽琴省長和吳強副省長的領導下,我們出臺了《貴州省2019年貧困縣退出專項評估檢查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貴州省貧困縣退出的頂層設計。同時充分發揮省級貧困縣退出領導小組和專家組作用,推動24個貧困縣始終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切實做到既不拔高標準吊高胃口,也不降低標準影響質量。

三是加強領導和指導是評估成功的保證。省委、省政府始終把貧困縣退出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省委常委會議高頻次研究脫貧攻堅工作,省政府每次召開常務會議至少有一個以上脫貧攻堅方面的議題。志剛書記、貽琴省長分別掛幫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縣和鄉鎮,帶頭深入貧困人口多、貧困發生率高的深度貧困一線調研,以抓具體、抓深入的工作作風逐一研究解決問題,帶頭示範。吳強副省長多次率隊對24個貧困縣進行暗訪督查,其他省領導也結合分管工作加強對24個貧困縣的調研指導。省扶貧辦組織專人對退出縣進行精準指導和精準督查,幫助基層找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些都為精準退出提供了領導和組織保障。

四是貧困縣幹部群眾團結奮鬥、紮實苦幹是評估成功的根本。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深入攻堅第一線,聚焦脫貧標準,加強問題整改,加快補齊短板,在“幹”中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再次充分證明,脫貧攻堅是實實在在“幹”出來的,而不是“評”出來、“考”出來的。

問:省委、省政府反覆強調既要戰“疫”又要戰貧,我省還有9個未退出縣,您認為這9個縣的脫貧摘帽工作該如何推進?

答:目前我省未退出摘帽的威寧縣等9個深度貧困縣貧困程度最深、基礎設施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條件弱,又地處烏蒙山、滇桂黔和武陵山三大片區中的少數民族聚居區,脫貧摘帽難度最大,是我省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攻克的最後堡壘。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主要從以下三點著力:

一是堅決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全力攻克最後堡壘。我們將繼續對標對錶《貴州省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方案》,督促指導各市州、未脫貧摘帽的9個深度貧困縣和剩餘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織金縣、水城縣、七星關區結合實際,緊緊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標準和督戰內容,在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戰的同時,當前要突出抓好春耕生產,發展扶貧產業,加快扶貧項目落地,強化攻堅舉措,攻克最後堡壘,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二是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督促指導9個縣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找短板、補短板,當前要重點解決安全飲水、醫療保障和移民搬遷後的配套工作。確保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今年上半年所有貧困人口都要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

三是保障特殊貧困人口基本生活。統籌落實好養老、醫療、低保、救助等社會保障措施,對無法依靠產業就業幫扶脫貧的特殊貧困人口,實現應保盡保,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

總之,我們將按照孫志剛書記“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錯、一天不能耽誤”的要求,盡銳出戰,務求精準,堅決奪取2020年決勝之年的全面勝利。

脱贫大决战:贵州省去年24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問:目前,我省已有57個縣實現脫貧摘帽退出,您認為還有哪些工作要繼續推進?

答:我省共有57個縣實現貧困退出,只是說明在消除絕對貧困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在兩個方面重點發力:

一是抓好剩餘9個縣的高質量退出,二是要抓好已退出的57個已脫貧縣的鞏固提升工作。

我重點說說鞏固提升的問題,我們將按照總書記“四個不摘”的要求。

一是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普查。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聚焦已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穩定實現情況、獲得幫扶情況、參與脫貧攻堅項目等情況對57個已脫貧摘帽縣開展普查,進一步督促地方黨委和政府及時查缺補漏,強化責任、政策和工作“三落實”,確保識別、幫扶、退出“三精準”,切實做到剩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二是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對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戶實行動態監測,及時將返貧人口和新增貧困人口納入幫扶範圍。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綜合社會保障政策進行兜底。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

三是做好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加強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頂層設計,明確目標任務、扶貧標準、工作對象、政策措施等,建立健全鞏固脫貧成果的長效機制。更加註重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強化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總結推廣脫貧經驗,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

四是全力做好迎接中央的抽查工作。按照慣例,國家將按照退出縣的20%對我省進行抽查,我們將按照相關要求指導正安、水城等24個已退出縣抓好整改、補齊短板,確保24個縣退出結果經得起中央抽查,經得起人民的檢驗,確保萬無一失。(文字和照片由貴州省扶貧辦宣教處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