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新疆”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吃货大国,赏景之余,不寻些饱腹之物可怎么行?提起新疆,新疆的美景,天池、五彩池、喀纳斯湖、巴音布鲁克等,早已是耳熟能详,新疆不仅透着迷人的风情,自然风景也是美到极致,这些美丽的景色无时无刻的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到新疆来旅游,不仅是为了看美景,更多的是要品尝新疆的美食。

新疆的美食品种真的是太多了,因为新疆是个大家庭,在新疆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所以美食也经过了千锤百炼,衍生出很多不一样的美味。

切糕

“舌尖上的新疆”

切糕是新疆维吾尔族民众采用的传统特色小吃,切糕历史悠久。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据说早在丝绸之路时期,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

酸奶疙瘩

酸奶疙瘩,新疆小吃,哈萨克语叫“库勒提”,是哈萨克民族手工制作的奶制品之一,有保存时间长,便于携带等优点。酸奶疙瘩不仅是食物,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食用酸奶疙瘩,可以调节人的内分泌系统,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种腺体的功能。

“舌尖上的新疆”

米肠子与面肺子

米肠子与面肺子是新疆街头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而它是用羊肺子和羊大肠做成主食材,然后在羊肺子中灌满面筋,在羊肠中加入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最后摆放均匀在锅中蒸熟,这样做好的米肠子与面肺子吃起来非常鲜美软糯。

“舌尖上的新疆”

烤包子

“舌尖上的新疆”

烤包子(维语叫“沙木萨”)和薄皮包子(维语叫“皮特尔曼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爱的食品之一。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种食品。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

烤全羊

“舌尖上的新疆”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大名撰,其风味可以同北京烤鸭媲美,维吾尔语叫“吐努尔喀瓦甫”。烤全羊是选择羯羊或周岁以内的肥羊羔为主要原料,羊宰杀后,去其蹄及内脏,用精面粉、盐水、鸡蛋、姜黄、胡椒粉和孜然粉等调成糊状,均匀地抹在羊的全身,然后用钉有铁钉的木棍,从头穿到尾,放在特制的馕坑里,盖严坑口,并要不断地翻动观察,约1小时左右即成。

大盘鸡

新疆大盘鸡诞生的过程,算得上是民族团结的产物,它既有鸡块,又有相关的蔬菜,还有主食;味道上,既有新疆人喜欢的辣味,又有四川人着迷的麻味。新疆大盘鸡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与变化,现在已遍布全国,而且出现了很多口味各不相同的大盘鸡。

“舌尖上的新疆”

粉汤

粉汤是新疆回族的风味小吃。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几乎每家回族都要烹制粉汤,恭候贵客和亲友们的到来。这种风味小吃虽然上不了宴席,却深受群众的喜爱。常常是款待客人的一道小吃。粉汤分酸辣粉汤和杂碎粉汤。无论哪种粉汤,一要粉好,二要汤好。尽管这只是一种家常食品,但要做得味道鲜美,酸辣适中度,油而不腻,开胃爽口,也要下一番功夫。

“舌尖上的新疆”

“抓饭”

抓饭,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抓着吃,当然现在大家都会用勺子挖着吃。我觉得最好吃的抓饭应该是这样的:肉呢,瘦而不精,肥而不腻。嫩嫩的小羊腿才是最好。米饭粒粒饱满,然后鲜橙色的胡萝卜要煮的软软的。色泽鲜艳。是维吾尔族最喜欢的食品之一,维吾尔族称“朴劳”,维吾尔民族逢年过节、婚嫁喜庆日子里,招待亲朋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舌尖上的新疆”

最后说说夏天,来上几串滋滋冒油的烤羊肉,再喝上一杯冰镇过的啤酒,和几个朋友胡吹乱侃,没有比这更舒坦的了,如果你还是感到不开心,那,就多来几串烤羊肉,再加几瓶啤酒,没有撒是烤羊肉+啤酒解决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