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山的草样时代——国企二十年》

第一章 毕业待分配的日子很漫长

1.家乡的样子——

大兴安岭山脉,横亘在祖国的北部边疆,由西北向东南把刘小山国最大的国有林区一分为二,其西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辖区,东北,按管理体制上,归黑龙江政府管辖。

上世纪60-80年代,大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由祖国各地来到黑龙江,参与林业开发建设。同时,内蒙古、黑龙江伊春等地大批林业职工被调往黑龙江大兴安岭援建。刘小山的父亲,就是70年代初,进入内蒙古林区工作的。也是这批林业大军中的一员。1987年,刘小山们全年随父亲迁移至现在的生活的地方——位于黑龙江畔80公里的一个林业局。

这是个很奇特的地方。刘小山所在的林业局是一家大型国企,属于政企合一的性质,县处级配置,企业下设的政府性职能门类齐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商、税务、技术监督,街道办、教育局、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等等等等。而所在地还有个乡政府——鄂伦春民族自治乡。“小政府、大企业”的行政布局,在全国也算是个奇葩存在。

1974年,这个林业局刚刚开始筹建,1982年刚刚有点模样。同大多数林区的企业一样,这个叫某某站的林业局,局址由四纵三横几条街道分割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域。由北向南,分别是铁路住宅区、林业局行政办公区、企业职工住宅区和商业区。方圆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小镇,留下了刘小山青少年时期的许多回忆。

从局址往北80公里,就是刘小山国第三大江——黑龙江,过了江,就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刘小山上初中的时候,变成了俄罗斯。


《刘小山的草样时代——国企二十年》纪实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